《相遇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和画图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预设过程:
一:课前小互动
师:(1)课前老师和大家来做一个小互动, 现在我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相对”,谁愿意?那“相背”呢?(请学生上台表演)你俩配合的真默契!
(2)现在再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配合完成“两人同时相对而行,直至相遇”。
(3)李老师把最后一个机会大家,来完成“两人同时相背而行”。
二:回顾旧知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吗?(预设:画线段图)画线段图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直观,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之前的策略来解决新的实际问题。
三:出示问题
1、教学例题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出示例题)请同学们齐声地读一读,读得时候请把关键词语读出来。
例题: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如图),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小明:我每分钟走70米 小芳:我每分钟走60米
交流:(1)每分钟走70米、60米:这是小芳和小明的速度。
(2) 4分钟:4分钟是谁用的时间?(这4分钟既是小明用的时间也是小芳用的时间)
(3)由这几个条件,你想到了哪个数量关系式?
(4)从家里走到学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演示),像这样的问题数学上我们称为相遇问题。能用手势来演示一下他俩是怎么走的?(同时板书:两人 两地 同时 相对而行)
这道题目的信息很多,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进行整理?
预设1:列表是我们上学期学的,谁来快速地口头整理一下?(多媒体出示表格)
预设2:刚才同学们还说到了画图的策略,数学画图还讲究简洁美,这些房子我们可以用点和对应的文字表示,表示学校的符号大概标在哪里?为什么?这样一来,原来的情景图就简化成了一条线段图。(多媒体给出)
交流: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整理好了吗?还有什么条件和问题没有整理呢?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好了就请同学们先自己创作,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交流时如果看到组内同学有简洁的、清楚的画法,我们可以学习,修改自己不够完善的地方,开始。
教师巡视,收集一些小组的作品,你们觉得哪一组的图能更清楚、简洁地表示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你在画图整理时有没有吸取别人好的画法?能取长补短,真会学习!
交流: 1.等分:怎样做到等分的?(表扬其他组)还有哪些小组也注意到等分了?
2. 小明和小芳是相对而行的,最好在图上标明行走的方向(箭头),这样就更清楚了。
老师也根据大家的意见画图整理了,(多媒体动态演示画法)。现在看着线段图,你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吗?(同时、相对而行,相遇)你会列式吗?看来,画线段图不仅可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而且能让我们看清数量关系。
现在请你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并与你的同桌交流你的解题思路和想法。
教师巡视,并请两位不同解法的同学上台板演。
解法一: 70×4+60×4
=280+240
=520(米)
解法二:(70+60)×4
=130×4
=520(米)
请第一位同学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同意吗?掌声鼓励。
请第二位同学说说你是先算的什么?70+60表示的是什么?×4是什么意思?
现在观察这两种不同的解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符合哪个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我们又一次通过实际问题验证了乘法分配律。
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1)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2)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3) 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出示“试一试”
中午放学了,谁来大声地读题?能听懂意思吗?这一题跟刚才一题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结合交流板书:相离 两人 同时 同一地点 相背而行
你能用手势演示一下他们的运动吗?
在平面图上有个标志: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出发点)接下来挑战一下,画线段图试试!
(教师巡视选一张完善的)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画的线段图,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预设:1.路程的长短(表扬关注到这一点的同学)
2.等分
3.箭头表示了方向
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自己画的线段图,如果有不够完整、不够规范的地方请改一改。
请大家看着线段图列式计算。(说说第一步的意思)
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解决的两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方向),有相同的地方吗?都运用了画图的策略。
四、巩固练习
下午还有一节体育课呢(出示)!同桌一起轻轻读题。这一题他们的运动还是直线运动吗?(出示跑道)这是他们的起点,他俩可能会在哪里相遇?为什么?
要求跑道长多少米就是求什么(一共跑了多少米)?你会解答吗?(生说师写)大家觉得这里的跑道问题和刚才的两道题目有联系吗?为什么解法一样?如果老师有一把大剪刀,在起点一剪,拉直,同时跑 ,这就是我们的相遇问题,所以这一题和刚才两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是一样的。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确实,画图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与相遇问题有关的问题,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正确选用策略,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