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教案)体育一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立定跳远(教案)体育一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3-18 09: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设计者: 学科:体育
课题:立定跳远
前端分析 教材分析 三读 读内容类别: 立定跳远是(水平一、二)体育教学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两脚同时发力起跳,落地要平稳。因此,教学中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水平一、二)学生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学生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读纵向联系: 立定跳远共分为4个步骤:准备姿势、起跳,腾空,落地。本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
读核心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提高,更主要的是重视、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习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自己的个性也得到了展示和张扬。
学情分析 三知 知识储备点: 通过教师教授,学生练习体会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让学生基本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知思维触发点: 在进行立定跳远的学习时,通过小青蛙的蜕变,从小蝌蚪慢慢变为小青蛙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并积极参加练习。
知情感触发点: 学生在练习时学会保护与帮助,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建立起立定跳远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80%的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同时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灵敏素质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勤于动脑、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落地轻巧屈膝缓冲
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
预设学科核心问题及层次性子问题设计结构图: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解决两脚同时起跳,落地轻盈) 立定跳远 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解决手臂摆臂的动作技术和上下肢协调) 小蝌蚪蜕变为小青蛙(解决向前跳远的动作要求)
学科核心问题及层次性子问题生成及提出策略: 提出怎么样才能轻轻的落在地上 2、提出怎么样进行摆臂动作 3、提出怎么样才能跳的更远
新技术的运用及预期作用: 通过模拟小蝌蚪蜕变成小青蛙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
教 学 内 容 立定跳远-小蝌蚪学本领
重难点 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落地轻巧屈膝缓冲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课的 顺序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练 习 队 形 设计 意图
一 (10′)情境导入,愉悦热身 1.课堂常规: ①师生问好。 ②安排见习生,宣布目标、内容。 2、猜谜语激趣导入 绿衣小英雄,田间抓害虫,水陆都是家,唱歌顶呱呱 3、小蝌蚪游玩(绕着池塘跑步) 4、小蝌蚪跳准备操 协调 有力 1、师:“同学们好” 2、教师集合整队,检查着装,清点人数 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4、教师出谜语,导入课堂主题:<小蝌蚪学本领> 5、教师带着学生慢跑 “老师好” 2、体育委员报告人数。 3、学生站四列横队。 4、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5、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6、学生猜谜语 7、学生跟着老师慢跑 8、学生跟着老师的口令跳准备操 4列横队 (见下图) ×××× ×××× O O O O O O O O Δ 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热身的效果。
二 (15′)掌握技能,育心增体 一、小蝌蚪学本领(立定跳远) 情境一: “小蝌蚪长出了后腿” 1、下蹲起练习 动作方法:两手交叉置于被后,两脚开立与肩同宽,1拍蹲,二拍起立,依此进行 2、下蹲双脚跳起 要求:双脚起跳,落地轻巧 3、学生练习 情境二 “小蝌蚪长出了前腿” 1、原地摆臂练习 练习方法:两脚左右开立,1拍两手向上摆动,2拍收回至体侧,依此进行 2、学生练习 情境三 “小蝌蚪尾巴消失长成小青蛙” 1、摆臂与下蹲起结合练习 2、立定跳远讲解示范 3、小青蛙自主练习立定跳远 4、看谁跳得远。每一组的同学比一比,看哪只小青蛙跳得最远。 连贯 协调 用力 1、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青蛙爸爸问小蝌蚪:如果落地声音大的话,会不会吓跑了害虫呢?) 让学生体会怎样落地才不大声。 2、个别动作技术讲解,指导和帮助学生共同完成练习任务 3、配合学生进行评价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摆臂动作。 2、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摆臂动作。 1、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练习。 2、学生自主学习,找出落地声音小的方法。 3、学生展示。 4、学生自评。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摆臂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的口令完成摆臂的动作。 集中 ×××××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Δ 散点 ××│ □ ××│ □ ××│ □ ××│ □ O O │ □ O O │ □ O O │ □ O O │ □ Δ 能够直观的看清楚老师的动作,学会听教师的口令 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共同解疑,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 (10′) 巩固知识,体验乐趣 二、小青蛙抓害虫 游戏方法与规则: 1、将小青蛙分为四组,成纵队分别站于标志线后,每组前方都放有一个小篮子,里面放置着乒乓球(害虫),游戏开始后,每组的第一位小青蛙用立定跳远的方式向小篮子跳进,抓到乒乓球后转身再跳回与下一位击掌接力,依此进行,哪一组最先完成,哪组获胜。如没有按立定跳远的方式跳进的,视为犯规,判为失利! 主动参与 互相 合作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求。 2教师展示完整正确的示范 3 教师个别指导 4找学生示范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4比一比哪一组做的最好 集中 ×××××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Δ 散点 ××│ □ ××│ □ O O│ □ O O│ □    Δ 让学生充满快乐和理想的神情进行练习,展现和谐与希望
四 (5′)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1、放松。 ⑴单腿前屈 ⑵前屈扭转 ⑶束脚前屈 2、小结。 3、清点人数。 4、师生告别。 轻松 愉快 1、 教师示范动作。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教学生S形报数。 1、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2、交流学习心得。 3、S形报数。 4、帮老师收器材 ×××× ×××× O O O O O O O O Δ 使学生消除疲劳,放松心身,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下阶段的学习。
指标 心率预计 90—140次/分 密度预计 40%—45%
场地 器材 乒乓球若干
预计心率曲线图 (
脉搏次数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
)
- 2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