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课一练(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课一练(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7 19: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学生课堂导学考练 LISHIYKDL(文)七年级下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物是历史舞台上鮮活的元素。下列人物与澶渊之盟关系最密切的有()①宋太宗②宋真宗③岳飞④寇准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假如你是代表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A.宋向元昊称臣 B.宋给西夏岁币 C.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D.西夏向宋派兵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交纳的岁币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阿骨打
5.两宋时期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时期。下列史实能反映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
A,楚汉之争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渊之盟
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较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7、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
A.战争频繁B.双方和平共处C.时战时和D.互不往来
8、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阿保机称帝②赵匡胤建立北宋③宋夏和议④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9、在辽宋反复攻防作战中,双方争夺一处战略要地的控制权,该战略要地的得失涉及中原农耕民族的安
危。该战略要地是()A.潼关B.函谷关C.河套地区D.燕云十六州
10、下列对北宋和辽、西夏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们之间有战有和 B.北宋和辽、西夏的议和具有屈辱性 C.议和之后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 D.议和之后北宋和西夏形成了对時局面
11、好多诗词中都有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写契丹族生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③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2、西夏政权从公元1038年到1227年,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共存在了近200年之久。下列有关西夏的表
述,错误的是()
A.原属羌族的一支,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唐朝时,与中原尚未接触
B.11世纪前期,首领元吴称大夏国皇帝,史称西夏
C.元昊仿效唐宋制度,制定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西夏文字
D.元昊称帝后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13、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驿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
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A.民族政权的并立B.国家的统C.民族政权的繁荣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14、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権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
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
15、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史书当中对此事评价不ー,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
①澶渊之盟对宋朝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④“(辽)与朝延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 (20分)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ニ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ー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4)
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4)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4)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对“1004年的协定”的评价。(8)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