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蜀
相
杜甫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3.通过诸葛亮的英雄事迹,体悟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敬佩之情。
读
懂
表层义
深层情
标题
作者
注释
意象
典故
题材
尾句
知人论世
蜀相
杜甫(712—770)
字 ,自号 ,京兆杜陵人, 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 。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 ,与“诗仙”李白齐名。诗作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著有《杜工部集》。 其中著名的有
等。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子美
少陵野老
唐代
“诗史”
“诗圣”
“三吏”“三别”
杜甫(712—770)
第一时期:35岁以前,读书壮游时期。《望岳》,渴望建功立业,兼济苍生,有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
第二时期:35—45岁,困守长安时期。《兵车行》《丽人行》,十年困苦生活,使杜甫看到了政治的黑暗,忧国忧民。
第三时期:45岁—48岁,投奔新皇被俘,后因触怒皇帝,失去为官兴趣,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三别三吏《春望》,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
第四时期:48—58岁,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登高》《秋兴八首》抒发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
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像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759年,诗人杜甫避乱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城西浣花溪边修建了几间草堂定居,开始了在蜀中较为稳定的生活。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2.写作背景
浣花溪畔
杜甫草堂
吟咏诗韵
蜀相
关于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兴起于南朝成熟于盛唐。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平仄示例:
丞相(平仄)祠堂(平平)何处(平仄)寻(平)
锦官(仄平)城外(平仄)柏(仄)森(平)森(平)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八句四联
颔颈对仗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二四六分明
蜀 相(七律)
读
对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朗读诗歌
(1)播放多媒体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七律的节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bǎi
hǎo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读 诗
2.朗读感知
(1)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2)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杜甫游武侯祠的所见所感。
感伤叹惋
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以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鉴赏要点:1.抓题目:弄清凭吊地点
2.看内容:了解历史事件
3.辨手法:明确作者情感
以意逆志
蜀相
用
意象及主观感受
推测
作者写作
诗歌的本意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2.描写郁郁葱葱的翠柏有什么作用?
讨论:1. “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明确:1.丞相:
以官职名去称呼,含有尊敬之意。
2.寻
含义:作者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
情感:表达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示其访庙吊古心
思的急切。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3.锦官城外:自问自答,点明地点
4.柏森森:
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象征着忠贞、高洁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由远而近,
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讨论1:
说说这一联中的诗眼,哪两个字用得精妙?好在何处?
诗眼: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最精练传神表现诗歌意境的字词句。
讨论2: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映阶碧草 春色,隔叶黄鹂 好音
自
空
比较理解
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揣摩语言 想象意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落寞和感伤
寄寓
冷寂凄清
融情于景
以乐衬哀
自
空
——徒自
——空有
意境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炼字题类型的答题步骤:
1.解释含义
准确表明该字在诗中的含义
2.描述景象
结合诗歌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景象
3.分析手法
分析该句运用的表达技巧
4.阐明作用
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突出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 ①“自”是“兀自”、“徒自”的意思,“空”是“空有”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
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说明这里的景色没人欣赏,进一步表明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写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
③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
④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
1.释字义 2.绘景象 3.点手法 4.析情感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联中“自和空”两字一用,境界全出。试作简要分析。
答题范例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天下计:雄才大略(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老臣心:忠心报国(尽忠蜀国,不遗余力)
手法:用典
手法:用典
情感: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诸葛亮形象
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
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讨论1:杜甫借古伤己,泣下沾襟究竟是为什么?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泪满襟——表达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
。
讨论2:“英雄”指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诗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英雄”:指失败的英雄,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也包括着诗人自己。
诸葛亮 杜甫
志向抱负
境 遇
命 运
讨论3: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诗人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诗歌主旨)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
刘备三顾茅庐
辅佐两朝,六出祁山,
遇到名主,知遇之恩
早年仕途坎坷
晚年漂泊西南,
疾病缠身,怀才不遇
出师未捷身先死
壮志未酬身先(已)老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自问自答,点明地点
颔联:描述景象,凄清冷落
颈联:称赞业绩,表达仰慕
尾联:壮志未酬,惋惜伤感
起
承
转
合
借景抒情
借古喻己
蜀
相
全诗主旨
本诗怀古喻今,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强烈怀念之情;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艺术特色
1.起承转合的章法
2.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
3.用典 ,怀古伤今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
国家——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
2.阅读《旅夜书怀》
理解性默写
1、杜甫《蜀相》中
“ ”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风格基础,并且洋溢着一种蕴借哀凉的气氛。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3、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4、杜甫《蜀相》中
“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感情。
2.第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一联和二联的景物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①一联:细草、微风、危樯、独舟。
二联:星、平野、月、大江。
②第一联的景物显的渺小脆弱,第二联的景物显得雄浑浩大。
③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危樯独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更加渺小孤苦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