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16: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精读赏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根据年段目标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本课教学,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认识“块、捉”等13个生字和提土旁一个偏旁;会写“哥、河”等七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制定以下重、难点:
1.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2.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法、学法教法:
1.以读代讲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启发诱导法“思起于疑”,教学中,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3.情境创设法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法:
1.自主预习法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课前,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预习,而我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团结合作。
课时1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阅读《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有幸请到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到我们教室做客,我们赶紧喊喊他们的名字,跟他们打打招呼吧!(黑板张贴小公鸡和小鸭子图片)学生:小公鸡,小鸭子
教师:孩子们这么热情,两位好朋友也迫不及待要向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呢。根据老师的提示,认真观察图片,谁愿意做小公鸡的代言人?(PPT出示小公鸡图片。并出示提示语——大家好,我是小公鸡,我的嘴巴_____________,我的脚趾是_______________的,我的本领可大着呢!)
学生:大家好,我是小公鸡,我的嘴巴尖尖的,我的脚趾是分开的,我的本领可大着呢!
教师:孩子,你加入了动作,真是有模有样的小代言人。
教师:那谁代表小鸭子发言?
学生:大家好,我是小鸭子,我的嘴巴扁扁的,我的脚趾是连在一起的,我的本领也大着呢!
教师:孩子,你真会学习,你不仅加上了动作,老师还从你的表情中读出了热情与自信,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小鸭子代言人,小鸭子明信片奖给你。
教师:孩子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和”。接下来,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齐读课题。
学生: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师:要读出停顿和节奏美,再来一遍。(好美啊!)
教师:孩子们,小公鸡和小鸭子各自有着什么本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9页,动作真迅速,端起书,用自己的速度,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读完后:嗯,这个同学坐的真端正。)
【设计意图: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伊始,以我是小小代言人的游戏导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顺势借助图片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为下文故事发展做好铺垫。】
二、初识友谊,学习生字
教师:课文读完了,老师想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朋友关系。
教师:我们要有理有据地表达,谁能告诉老师,你从文中哪个句子看出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是朋友关系呢?
学生:我从“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这句话看出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朋友关系。
教师:真是一个负责人的表达者。老师还听到你读出了儿化音“一块儿”,“块”这个字是这节课我们要记住的生字宝宝。快来说说,我们怎样记住它?
学生:换一换。(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块,把快来说说的快的竖心旁换成土字旁就是一块儿的块。)
教师:真善于倾听,刚刚老师的教学提醒中就有快慢的快。换一换的确是个好办法。老师还想给孩子们补充一个非常重要的小知识:追溯到“块”字的字源,“块”字本作“凷”,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如:山坡的坡,埋土的埋,大地的地,都跟土有关,所以都是提土旁(田字格中板书提土旁)。这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齐读两遍。
教师:孩子们,正如诗人郑敏所说的那样“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每个汉字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跟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来的还有这些生字宝宝呢!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PPT出示带拼音生字:块捉急直河行死信跟忽喊身
教师:齐读难不倒大家,下面我们同桌合作思考:用什么识字方法我们能快速识记这些生字宝宝。
学生:谜语“捉”手脚并用。联系生活识记“行”行村镇的行。加一加:忽、喊换一换:跟......
教师:有了这些好方法,我们识字就更容易了。瞧,孩子们,小公鸡小鸭子带着生字宝宝一块儿赶来了,我们一块儿去认认吧。PPT出示生字:块捉急直河行死信跟忽喊身
教师:孩子们,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可是调皮的“河”字宝宝给我们一块儿又带来了文中的三个字宝宝,它向我们发出了挑战?孩子们,请接招。录音1播放:小朋友们,认真观察我们朋友四个,我们共同拥有一部分,你发现了吗?录音2播放:看来难不倒大家,再认真看看,“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样吗?
学生:河中的口写在田字格的正中;说中的口在右上格;听中的口在左上格;哥中的口在横中线上下,靠近竖中线。
教师:拿出我们的练字纸,把这朋友四个请到我们的田字格中做客吧,一个字写一遍,注意口字的位置。准备好写字姿势开始吧。
教师:预设坐姿真端正、执笔准确,左宽右窄,哥的上下两口大小不一样......
【设计意图: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难点。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由文中“一块儿”这个词语介绍朋友的方式将将加一加、换一换、字源识字、谜语识字等方法穿插其中,这样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同样用“河”介绍朋友的方式引出“河、说、听、哥”的写字教学。有了情感的教育,会减少很多阻力。】
三、课文
(一)游戏过渡,进入课文老师:小小书法家们,下面,我们歇歇小手,一起做个小游戏,师生配合情景表演——(教师)小鸡,小鸡,(学生)唧唧唧;(教师)小鸭,小鸭,(学生)嘎嘎嘎;(教师)一唱一喝结伴行。孩子们,看,他们来了(PPT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出去玩(学生齐读)。我们马上走进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游玩之旅吧。
(二)草地里,小鸡伸出援手教师:他们的第一站来到了草地里。瞧,他们在干什么呢?(PPT出示课文插图一)用一句话来描述。
学生:引导学生说出——小公鸡在给小鸭子吃虫子。教师:仔细观察小鸭子的表情,想像小鸭子的心情。(PPT出示:吃到虫子的小鸭子,此时_____________.)
学生:吃到虫子的小鸭子,此时高兴极了(非常感动、开心极了......)
教师:就在前一刻,小鸭子还在哭鼻子呢,发生什么事情了?看!(PPT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教师:谁来给大家揭开谜底?
学生: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教师:想象你就是这只小公鸡,你来到草地上,捉了一条又一条虫子,你的心情如何?
学生:高兴,兴奋,开心......
教师:你从句子中哪几个字能体会到小公鸡的高兴,开心?
学生:吃得很欢。
教师:那你开心地读一下这一句吧。(学生读)
教师:孩子,如果你能扬起嘴角,放开声音,我们会更能感受到你此时的高兴。试试看。
学生:读。
教师:此时,嘴巴扁扁的,脚趾连在一起的小鸭子这边却是另一片天地,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带上表情,我们一起到句子中感受小鸭子的着急与伤心。学生齐读: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教师:这个时候的小公鸡没有袖手旁观——学生齐读: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教师:吃到虫子的小鸭子心情非常高兴——学生齐读: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教师:吃到虫子的小鸭子心里充满了对小公鸡的感激——学生齐读: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三)小河边,小鸭子知恩图报
教师:得到帮助的小鸭子牢牢的记住了小公鸡的恩情,他们又来到了小河边。这可是小鸭子大展身手,知恩图报的时候了:(师生配合,完成对话)
教师:心怀感激的小鸭子许诺到——
学生:“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教师:不甘示弱,跃跃欲试的小公鸡喊到——
学生:“我也去。”
教师:担心小公鸡人身安全的小鸭子嘱咐到——
学生:“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教师:从刚刚我们的配合中,老师感受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情谊,下面,我们男女生配合,男子汉们读红色部分,女孩子读蓝色部分。PPT出示:心怀感激的小鸭子许诺到:“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不甘示弱,跃跃欲试的小公鸡喊到:“我也去。”担心小公鸡人身安全的小鸭子嘱咐到:“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教师:配合多默契啊!
(四)老师:咦?看图片,发生什么了?(PPT出示图片配文字: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水了。)小公鸡之所以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是因为小鸭子许诺过他——
学生:“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之所以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是因为小公鸡实在是太想下水捉鱼了——
学生:“我也去。”小公鸡之所以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是因为小鸭子曾嘱咐到:“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教师:最终,小公鸡的好奇心占了上风——
学生:“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水了。”
教师:忽然,小公鸡直喊救命。此时的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做在自己的背上。孩子们,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小鸭子奋不顾身救小公鸡。(PPT出示: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学生:飞快地。
教师: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一定是想到了——
学生:“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设计意图:朗读教学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环节抓住“吃得欢”“急得直哭”“飞快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等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读中悟情。】
四、总结(一)
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的小公鸡,还结识了知恩图报的小鸭子,多棒啊!现在,我们不妨拿出老师给孩子们精心准备的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头饰,在朗读中再一次重温《小公鸡和小鸭子》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启示吧。朗读之前,小公鸡和小鸭子还给我们发出了一个挑战,我们需要先解决它。你听:小朋友们,认真看看红色字体部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吧!(PPT展示课文:将“捉不到”“不行不行”“不会”描红)
教师:不在不同的语境中读音不同,这就叫变调。接受了这个挑战,我们赶紧带好头饰,找到自己的角色,再一次读起课文吧。(PPT展示课文:三种颜色字体标注,教师读旁白,戴小鸭子头饰的孩子读小鸭子的语句,小公鸡头饰的孩子读小公鸡的语句)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他们走进草地里。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他们走到小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学生:读。教师:表演得真棒!
(二)老师:通过表演读,我们进一步熟悉课文了,看看谁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背下来?(PPT出示:课文填空)()和()一块儿出去玩。他们走进()。()找到了许多(),()。()捉不到(),()。()看见了,捉到()就给()吃。他们走到()。()说:“()。”小公鸡说:“()。”小鸭子说:“()”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他()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学生:读。教师:真是聪明的孩子啊。(三)教师:孩子们,在这碧绿的草地上,在这清澈的河水中,我们见证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深情厚谊。愿我们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得一挚友,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