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一位外国政要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苏联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2.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
A.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3.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是( )
A. 三个代表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科学发展观
4.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的是( )
A.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5.一把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谈话 D.高举旗帜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在( )
A.中共十二大上 B.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
C.中共十五大上 D.中共十六大上
7.右图为中共十八大的会场。下列对该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C.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D.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A. 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 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9.2017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的元旦社论,号召人们“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同时间赛跑,把‘四个意识’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干劲,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四条元旦社论,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迎接改革的第十年》 ②《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③《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④《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10.关于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旗帜,强调建设小康社会
B. 都强调要建立和谐社会
C. 都选江泽民为总书记
D. 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1.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主题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
A. 新阶段 B. 新时代 C. 新征程 D. 新常态
12.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报告”指的是哪次会议上的报告 (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能力素养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两个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需要“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需要大智大勇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要求超前预见的历史转折关头,呼唤着一种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
——王东《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阅读材料一,你认为邓小平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个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一些什么精神?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指导思想。
14.2020年是邓小平诞辰116周年,邓小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强盛作出的丰功伟绩,世人将永远铭记。请你以此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编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依据材料一说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材料二“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2)“一桥飞架南北”指哪座桥?属于哪一建设计划的成就?该计划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摘编自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3)材料三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重大举措。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
(4)材料四中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
1.B 2.B 3.A 4.A 5.D 6.D 7.A 8.D 9.D 10.D 11C 12A
13.(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创新等优秀品质。
(2)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4.小平,你好!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15.(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武汉长江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创办经济特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开创中国特色会主义建设道路。
(4)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