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4北京市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资料,举例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2.结合地图,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并对北京的位置进行简要评价。
3.结合图文资料,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发展成就,说出主要的名胜古迹,并探讨二者之间发展的矛盾。
【学习重点】
1.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和历史文化古迹;
2. 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课内探究】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展示北京双奥之城宣传海报,激发兴趣,你对北京了解多少?
播放北京组图。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交流探究: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吗?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点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阅读教材第二框内容,结合图7.59北京市地形图,回答问题:
(1)简述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主要河流。
(2)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简述北京市的气候特点。
(3)说一说,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比一比:谁知道北京名胜古迹多。
知识点三: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阅读教材第三框内容,回答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今天的北京已经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2.北京的交通发展怎样?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哪两方面?北京未来的发展正朝哪些方向迈进?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阅读教材知识之窗“北京的水资源”,了解北京水资源的状况,谈谈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北京如何解决水资源的短缺提出建议。
三、基础练习,巩固提升
1.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北平原南部 B.东临渤海
C.与河北、天津两省级行政区相邻 D.西面背靠青藏高原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下列属于首都北京的”符号“是( )
A.故宫 B.四合院
C.“鸟巢” D.人民大会堂
4.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背靠群山,南临渤海
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处于中温带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地处东北平原的北部
参考答案: C A D C
四、课堂总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五、自主检测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水库、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
2.下列有关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完整的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B. 彻底改变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C. 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D. 拆除四合院和胡同,建设高楼大厦
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全国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分别于2021年3月4日、3月5日在北京召开,这体现北京具有的城市职能是( )
A. 全国政治中心 B. 全国文化中心 C. 全国经济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4.下列名胜古迹中,位于北京的是( )
A. 大三巴牌坊 B. 颐和园 C. 敦煌莫高窟 D. 布达拉宫
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组委始终践行低碳办会,组委会入驻地是由大型钢铁企业“首钢”外迁后改造而成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力争“碳中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首钢”外迁对北京市的主要影响是( )
A. 解决了交通拥堵 B. 改善了环境质量 C. 改善了住房状况 D. 解决了就业问题
6.北京冬奥会力争“碳中和”,组委会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 ②使用传统能源汽车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减少使用办公纸张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A C A B B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四节 北京市 教学设计
课题 7.4北京市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在本节中,安排了“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三部分内容。课本首先呈现图片及简介,让学生据此说明北京是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之后从历史上选择北京建都切入,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思考现代化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在第三部分,课本通过现实的数据、资料对比,展现了现代北京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资源、环境和交通等问题,课本通过案例介绍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看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结合图文资料,举例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2.结合地图,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并对北京的位置进行简要评价。3.结合图文资料,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发展成就,说出主要的名胜古迹,并探讨二者之间发展的矛盾。
重点 1.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和历史文化古迹;2. 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难点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展示北京双奥之城宣传海报,激发兴趣,你对北京了解多少?播放北京组图。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观看图片,进入情境。 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一、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交流探究: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吗?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小结归纳: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交通中心。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所在地都在北京,因此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余所高等院校和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这充分体现文化中心; 北京有外国大使管137个,众多的海外代表机构和驻京记者,举办了很多的国际体育赛事和国际会议,体现北京是我国的对外交往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框内容,结合图7.59北京市地形图,回答问题:(1)简述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主要河流。(2)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简述北京市的气候特点。(3)说一说,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1)北京大致位于(40°E,116°N),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北靠燕山,东望渤海,是连接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北京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永定河、潮白河顺着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流。(3)北京地处半湿润区,暖温带,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活动交流:比一比:谁知道北京名胜古迹多,由学生抢答。学生交流思考,举手回答,并相互补充。三、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合作学习:阅读教材第三框内容,思考、交流。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今天的北京已经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2.北京的交通发展怎样?形成了怎样的格局?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哪两方面?北京未来的发展正朝哪些方向迈进?教师归纳:(1)北京城市现代化表现在:城市范围扩大、人口增多、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等等。(2)北京未来应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3)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发展中的北京也同样存在着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水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北京城区的发展北京常住户籍人口变化图活动探究:阅读教材知识之窗“北京的水资源”,了解北京水资源的状况,谈谈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北京如何解决水资源的短缺提出建议。主要问题:北京用水紧张,水资源短缺严重;水污染问题突出。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或分散集中的人口,建设节约型社会;南水北调;治理水污染,注重水资源保护。 学生交流,积极发言。阅读相关地图,和教材资料,小组合作,学生积极发言,踊跃作答。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课堂展示。认真阅读资料,思考交流,积极发言。小组讨论、交流,积极发表见解。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小组交流,积极发言。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图习惯,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课上展示环节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厘清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课堂练习 1.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北平原南部 B.东临渤海 C.与河北、天津两省级行政区相邻 D.西面背靠青藏高原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3.下列属于首都北京的”符号“是( )A.故宫 B.四合院C.“鸟巢” D.人民大会堂4.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背靠群山,南临渤海 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处于中温带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地处东北平原的北部参考答案: C A D C
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做好知识构建。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理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粤教版 八年级下
第四 节 北京市
2020年冬奥会在哪里举行?
谈到北京这座城市,你对它的印象有什么?
新课导入
北京故宫
天坛
北京颐和园
长城
明十三陵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01
02
03
结合图文资料,举例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结合图文资料,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发展成就,说出主要的名胜古迹,并探讨二者之间发展的矛盾。
结合地图,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并对北京的位置进行简要评价。
新知讲解
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01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02
目 录
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03
01
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新知讲解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新知讲解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共中内和国务院等众多党和国家重要部门的所在地。
新知讲解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地
政治中心
新知讲解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还是我国的文化中心,聚集了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全国最大的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以及国家级文艺团体。
新知讲解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化中心
新知讲解
中国美术馆
国家体育场
文化中心
新知讲解
国家大剧院
故宫博物院
文化中心
新知讲解
美国驻华大使馆
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国际交往中心
新知讲解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全球最大的火车站——北京南站
交通中心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02
新知讲解
为什么要选择在北京建都呢?
北京不单是祖国的首都,更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
新知讲解
地理位置
华北平原西北部
北靠燕山,东望渤海,是连接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枢纽。
(40° N , 116° E)
位于北温带。
新知讲解
地形特征
地势特征
以_____、_____为主
______高______低
山地
平原
西北
东南
新知讲解
主要河流
永
定
河
京杭运河
潮
白
河
永定河
京杭运河
潮白河
新知讲解
气候特征
北京地处半湿润区,暖温带,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新知讲解
纬度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应充盈。
新知讲解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尤其是元、明、清三朝的发展,使北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明清两朝皇宫——故宫
故宫位于 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天坛坐落在北京城南永门内,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坛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新知讲解
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约290公顷,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长城万里蜿蜒,以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
新知讲解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是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在圆明三园。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新知讲解
你去过北京吗?给同学们介绍下列活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提高门票价格
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
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这种压力?
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03
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区范围迅速拓展,城市交通持续改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北京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
新知讲解
北京城区的发展
北京市常住户籍人口变化图
中央商务区
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是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王府井商业街
王府井商业街拥有众多的大型商场,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
新知讲解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与地铁、轻轨构成了四通八达、繁忙的城市交通网络。以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北京优先发展了公共交通体系完善了公路、快速路、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
新知讲解
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
新知讲解
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新知讲解
北京的铁路、公路和民用航空呈放射状分布,四通八达。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现有京承、京包、京沪、京广、京九、京通、大秦等铁路干线,可通达全国的主要城市;公路交通有多条国道干线和高速公路通往全国各地;国际、国内航线众多,其中首都国际机场是全国规模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
北京——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
新知讲解
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带了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
新知讲解
近年来,北京调整了经济结构,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逐步转产或外迁,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基本建成了环绕京城的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
新知讲解
中关村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以北京的著名学府和国家研究机构为依托,高度集中了北京的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是我国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地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
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
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
种、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是全国最活跃最
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
技术交易、技术辐射和科
技成果转化中心。
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景
新知讲解
北京的水资源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
新知讲解
控制人口或分散集中的人口,建设节约型社会;南水北调;治理水污染,注重水资源保护。
北京用水紧张,水资源短缺严重;水污染问题突出。
问题
解决措施
新知讲解
北京用水紧张,水资源短缺严重。同时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挤、森林减少(植被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大气污染(雾霾)、水污染等问题突出。
新知讲解
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高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新知讲解
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基本建成了环绕京城的三道绿色生态屏障。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新知讲解
归纳总结
1.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北平原南部
B.东临渤海
C.与河北、天津两省级行政区相邻
D.西面背靠青藏高原
课堂练习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C
A
课堂练习
3.下列属于首都北京的”符号“是( )
A.故宫 B.四合院
C.“鸟巢” D.人民大会堂
D
4.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背靠群山,南临渤海
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处于中温带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地处东北平原的北部
C
课堂练习
5.北京适合发展的产业有( )
①重工业 ②出口加工工业 ③文化产业 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各项措施,能够促进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②规划和建设重点功能区,兴建卫星城 ③改善交通设施 ④拆除所有的四合院和胡同,统一建设高楼大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A
课堂练习
7.关于北京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成方格状道路
B.建设成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C.建设成高架公路网
D.建设城市环状高速公路
8.北京的环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属于此范畴的是( )
A.北京实现城区绿色覆盖率达到48%
B.北京市投入巨额资金将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市区
C.对重要旅游景点的古迹全部进行拆建
D.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将考虑充分利用太阳能
B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