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黄土铺就的高原 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同步练习
1. 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秦岭,西抵乌鞘岭,东至( )
A. 太行山 B. 大兴安岭
C. 贺兰山 D. 武夷山
2. 【2020·信阳月考】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 “水成说” B. 地震
C. “风成说” D. 火山灰堆积
3. 图6-2-1中描述的是黄土高原三种地貌,从左到右分别是( )
图6-2-1
A.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塬
B. 黄土峁 黄土塬 黄土梁
C. 黄土峁 黄土梁 黄土塬
D.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4. 【2021·黄山月考】我们漫步在黄土高原上,常常可以看到( )
A. 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B. 千沟万壑,窑洞层叠
C. 河网密布,四合院落
D. 椰树林立,竹楼掩映
5. 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污染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全球气候变暖
6. 【2021·临汾期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因素是( )
A. 土质疏松 B. 中下游支流多
C. 地面破碎 D. 夏天多暴雨
7.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著名的“米粮川”的是( )
A. 黄河谷地 B. 汾河谷地
C. 渭河平原 D. 吕梁山区
【2021 随州】央视《地理 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图6-2-2示意黄河“桥上桥”。根据材料,完成1~2题。
图6-2-2
1. “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
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河套平原
2. “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地壳变动 B. 过度开垦
C. 水土流失 D. 围河造田
3. 图6-2-3所示,此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图6-2-3
A. 流水冲刷形成的 B. 流水沉积形成的
C. 风力侵蚀形成的 D. 风力沉积形成的
读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图6-2-4),回答4~5题
图6-2-4
4. 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条件差
B. ①植被条件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 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条件差,③地表侵蚀
D. 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条件差
5. 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 地表起伏增大 B. 河流含沙量增大
C. 土壤质地变差 D. 植被条件变差
5. 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 地表起伏增大 B. 河流含沙量增大
C. 土壤质地变差 D. 植被条件变差
7. 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①碉楼 ②信天游
③京剧 ④白羊肚头巾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8.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9. 【地理实践力】读“黄土高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______,它与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一月份__________等温线。
(2)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________(填“多”或“少”)。
(3)不能作为黄土高原“风成说”证据的是( )
A. 黄土以差不多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
B.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C.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
D.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基岩成分是不一样的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C
6.D 7.D 8.B 9.C 10.A
11.D 12.B 13.D 14.C 15.C
16.(1)秦岭;0℃
(2)少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