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动物的一生
教科版 三年级下
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
饲养一种动物,是了解动物一生的好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知道关于动物的更多事情。让我们通过养蚕来进一步研究吧!
新知导入
这是什么?
你知道这个被子的原材料是谁制作出来的吗?
蚕
新知导入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聚焦
你养过蚕么?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
聚焦
一、蚕卵是什么样的?
聚焦
二: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首先我们要通过图书、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大致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了解养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
进食
呼吸
健康
住处
其次我们要制订观察计划,准备观察器材,如放大镜。在每天的观察中要把蚕的各项变化记录下来,如蚕的大小、颜色、食量、蜕皮等情况都要详细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文字、画图或者拍照等方法都可以。
一:观察、记录并描述蚕卵的外形特征
想一想,我们可以观察蚕卵的哪些外形特征?
颜色、大小、外形……
怎样观察呢?
探索
用什么方法和工具观察来观察蚕卵呢?
探索
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用放大镜观察外形和颜色
用尺子量大小
探索
活动帮助卡
任务一:观察、记录并描述蚕卵的 第( )组 外形特征 活动 内容
画出你看到的蚕卵
用文字描述你看到的蚕卵
大小:
形状:
颜色:
其他:
探索
观察记录
(1)大小:
(2)形状:
蚕卵长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用放大镜观察,蚕卵近似圆形,很像小米粒(细芝麻粒),仔细观察,可看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
(3)颜色:
刚产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1-2天后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3-4天后随时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时间较长的卵如果仍呈现黄色,可能是未受精,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白色有小孔的,是已经孵化出蚁蚕的卵壳。
(4)其他:
探索
探索
视频: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
蚕卵怎么变成蚕宝宝的呢?
孵化
孵化: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
探索
视频:观察孵化与蚁蚕
探索
蚕卵的颜色变化
淡黄色 淡红色 紫黑色 白色(卵壳)
一般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再经过3-4天变成紫黑色的,以后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蚕卵孵化后,会留下白色的卵壳。
孵化后
蚕卵的颜色:越来越深
探索
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黑黑的,外形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探索
蚕宝宝已经孵化,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准备呢?
探索
二、为蚕宝宝接下来的生长制作一个“家”
我们可以为它的生活创建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蚕宝宝健康生长又需要什么条件呢?
可以为蚕宝宝准备什么食物呢?
带着问题去找一找答案。
探索
资料一
蚕从卵里孵化出来需要大约是15-30
日。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
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
室温25℃,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两个
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虫。幼虫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外,还可以在蚕卵上稍洒点水,让它湿湿的更好孵化。
阅读资料,解决问题
探索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探索
资料二
制作蚕房:
(1)准备一个干净的盒子作为蚕房。
(2)把蚕房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蚕盒上扎一些小孔。
(3)在蚕房中洒一些水,保持蚕房内的湿度。
饲养小蚕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食物:蚕的饲料是桑叶,如果没有桑叶也可用莴笋叶代替,但切不可喂养一段时间的桑叶后改为莴苣叶。
(2)投喂食物:小蚕孵出后2-3小时便需要进食,需要及时投喂食物。桑叶不能水洗后直接投喂,每天可在清晨、中午、傍晚和睡前进行投喂。
(3)清除蚕沙:蚕沙中混有蚕粪和食物残渣,不及时清理会引发疾病。为了避免小蚕丢失,1龄蚕无需清除蚕沙。2~3龄每天除沙两次,4~5龄每日除沙1~2次。
(4)管理病蚕:若在蚕盒中发现病蚕或死蚕,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并除沙,更换饲料盒。
探索
为蚕宝宝造一个“家”
1.蚕宝宝吃什么?需要怎样处理才能给蚕宝宝喂食呢?
2.蚕宝宝需不需要呼吸?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3.蚕宝宝会生病吗? 生病了该怎么办?
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需要,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25℃。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还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若在蚕盒中发现病蚕或死蚕,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并除沙,更换饲料盒,为避免生病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探索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还需要合适的食物和安全卫生的生活场所。(准备的蚕叶不需要水洗,及时清除蚕沙,发现病蚕或死蚕要及时清理。)
总结:
让我们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吧!
探索
视频: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探索
三、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观察计划。
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做好计划。
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探索
将你观察到的蚕宝宝的生长现象记录下来。
探索
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孵化需要的条件:
1.温度:25℃左右
2.空气:保持空气流通
3.湿度:可以适当洒点水
1、大小像小芝麻,宽约1mm,厚约0.5mm﹔形状是扁圆形(中间略微凹陷)﹔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研讨
二: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
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我们应注意观察不同阶段的蚕大小、外形、颜色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蚕的特征用文字或者画图等多种方法记录下来。
我们要遵循科学探究的程序,即先查阅相关资料,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法,然后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得到的信息汇总,总结观察成果。
研讨
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科学
拓
展
拓展
刚穿破蚕卵的蚕宝宝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渐变成紫色
蚕宝宝的头微微探出蚕卵外
即将脱离蚕卵的蚕宝宝
已爬出蚕卵的蚕宝宝
爬行中的蚁蚕
拓展
日期 气温(℃) 蚕卵的变化 我的发现
3月7日 20 蚕卵是紫黑色的、非常小的颗粒,长约1毫米,宽不足1毫米。 刚孵出的蚕宝宝黑黑的,极细小,且多细毛。 蚁蚕长约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样子看起来像蚂蚁。
3月16日 25 从卵壳外隐约看见里面有黑色的环状物在蠕动,小蚕破壳而出。 3月17日 25 卵壳变成灰白色。 蚕的观察记录表
拓展
点击放大观看
课堂总结
知识点
1.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孕育着新生命,我们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小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课堂总结
淡黄色、紫黑色……
扁圆形,中心凹下去
芝麻粒
动物卵中
破壳而出
桑叶
放大镜
温度 水分
空气
蚕卵
写观察日记 拍照 画图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
1.
2.
3.
课堂练习
4.
5.
6.
课堂练习
三、下列各项操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把嫩桑叶切碎或切条 有利于空气流通
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 有利于蚕宝宝进食
用羽毛把蚕移到桑叶上 保持蚕房清洁
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 防止蚕宝宝受伤
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 提供适宜的湿度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