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7 地形和地形图
一、基础题
1.在等高线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来判读即可。
【解答】等高线的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脊,不是山顶,山顶是该地最高的地方。其他说法均正确。
故答案为:D。
2.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形变化的两种作用的认识,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解答】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属于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故答案为:B。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特征进行判读即可。
【解答】两个山顶之间相对平坦的部位是鞍部。
故答案为:C
4.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
【答案】B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山脉,骨架之间为我国四大盆地、高原,三大平原与丘陵。
【解答】我国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选山脉。
故答案为:B。
5.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类型的判读,地形类型主要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解答】根据地形类型的判读,一共有五种。根据题意可知,该地的地形属于山地。
故答案为:C。
6.(2019七上·天台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点P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
【解答】由图可知,A为山顶,B为鞍部,C为山谷,D为山脊。
故答案为:C
7.(2018七上·天台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则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的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的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发,李村所处的地形部位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
故选B。
二、中档题
8.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答案】A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读,五种地形类型各有所不同。需要仔细判读。
【解答】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A.
9.下图中,甲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题意可知,甲处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说明是山脊。
【解答】该图中,甲部位是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故答案为:C.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答案】C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的五种类型的理解,内容简单。
【解答】根据题意分析得知,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崎岖,说明是山地。
故答案为:C。
11.当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时,则表示的地形是( )
A.盆地 B.山顶 C.山脊 D.陡崖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一般不重合,除非是陡崖。根据题意可知,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说明是陡崖。
【解答】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表示的地形是陡崖。
故答案为:D.
12.某同学的家乡在山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随海拔高低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如图所示是该地区的等高线图。根据此等高线的分布特点,箭头所指的甲地的地形部位为 ;当A地的气温为36℃时,B地的气温为 ℃
【答案】山顶;32.4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分析得出。
【解答】根据图中给的信息来看,等高线的数值往里越来越大了,说明海拔越来越高了,甲处是山顶,当A地的气温是36℃时,B地的气温应该逐渐降低,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来计算,两地相差600米,温度相差3.6℃,所以B地气温是32.4℃。
故答案为:山顶;32.4℃。
13.读“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小河的是 ,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流向 。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处。
【答案】(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2)B;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3)EF;西北;东南
(4)G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需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特征才可以进行判读。(1)A处位于等高线对称分布,两边高,中间低,处于鞍部。B处等高线向高处突出,说明是山谷。C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说明是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2)比较两点坡度陡,可以根据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来判断。
(3)河流一般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水往低处流,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4)攀岩活动一般在陡崖处进行。
【解答】(1)A表示的地形是鞍部,B表示的地形是山谷,C表示的地形是山脊,G表示的地形是陡崖。(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B,判断理由是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此处坡陡。(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小河EF,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G处。
故答案为:(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2)B;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3)EF;西北;东南 (4)G
14.(2018七上·长兴月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A、B、C、D、E、F六地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含义的是 地。
(2)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 。
(5)该地的地形属于 (类型),如果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最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
【答案】(1)570;F
(2)3
(3)自西北向东南流
(4)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距离也会拉长
(5)山地;泥石流等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
【解答】(1)由地形图可知A处的等高线高度为670m,而D处等高线高度为100m,所以AD相对高度相差570m;F地等高线海拔高出凸为山谷,最符合深山藏古寺;故答案为:570;F;
(2)由地形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即地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为100000cm,所以CD之间地图距离为3cm,实际距离为:300000cm=3km;故答案为:3;
(3)由地形图右上角可知,正上方为北方,溪流的流向是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区,所以小溪的流向为西北向东南;故答案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4)由地形图可知,EA方向等高线明显比CA密集,所以EA方向比较陡峭,CA方向坡度则较为缓和,所以比较省力的方向是CA;故答案为: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距离也会拉长;
(5)由地形图可知,该地区海拔超过500m,且起伏较大,所以该地区为山地;山地地区的植被较为脆弱,如果被破坏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故答案为:山地;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1)570;F;(2)3;(3)自西北向东南流;(4)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距离也会拉长;(5)山地;泥石流等。
三、拓展题
15.(2019七上·杭州期末)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选填“中心”或“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3)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丙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交界处
(2)地壳
(3)B,B位于峡谷,集水效果好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结构和等高线意义及地形简单判断.
【解答】(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比较频繁,容易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所以云南省应位于板块交界处;
(2)地球结构由内往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所以A点应位于地壳;
(3)等高线凸向中间表示高度逐渐降低,表示峡谷或者裂缝,所以B处位于峡谷中,最符合建设大坝。
故答案为:(1) 交界处 ;(2) 地壳 ;(3) B,B位于峡谷,集水效果好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7 地形和地形图
一、基础题
1.在等高线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2.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
4.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
5.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6.(2019七上·天台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点P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7.(2018七上·天台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则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二、中档题
8.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9.下图中,甲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11.当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时,则表示的地形是( )
A.盆地 B.山顶 C.山脊 D.陡崖
12.某同学的家乡在山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随海拔高低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如图所示是该地区的等高线图。根据此等高线的分布特点,箭头所指的甲地的地形部位为 ;当A地的气温为36℃时,B地的气温为 ℃
13.读“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小河的是 ,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流向 。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处。
14.(2018七上·长兴月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A、B、C、D、E、F六地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含义的是 地。
(2)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 。
(5)该地的地形属于 (类型),如果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最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
三、拓展题
15.(2019七上·杭州期末)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选填“中心”或“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3)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丙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来判读即可。
【解答】等高线的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脊,不是山顶,山顶是该地最高的地方。其他说法均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形变化的两种作用的认识,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解答】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属于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特征进行判读即可。
【解答】两个山顶之间相对平坦的部位是鞍部。
故答案为:C
4.【答案】B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山脉,骨架之间为我国四大盆地、高原,三大平原与丘陵。
【解答】我国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选山脉。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类型的判读,地形类型主要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解答】根据地形类型的判读,一共有五种。根据题意可知,该地的地形属于山地。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
【解答】由图可知,A为山顶,B为鞍部,C为山谷,D为山脊。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的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的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发,李村所处的地形部位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读,五种地形类型各有所不同。需要仔细判读。
【解答】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题意可知,甲处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说明是山脊。
【解答】该图中,甲部位是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的五种类型的理解,内容简单。
【解答】根据题意分析得知,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崎岖,说明是山地。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一般不重合,除非是陡崖。根据题意可知,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说明是陡崖。
【解答】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表示的地形是陡崖。
故答案为:D.
12.【答案】山顶;32.4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分析得出。
【解答】根据图中给的信息来看,等高线的数值往里越来越大了,说明海拔越来越高了,甲处是山顶,当A地的气温是36℃时,B地的气温应该逐渐降低,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来计算,两地相差600米,温度相差3.6℃,所以B地气温是32.4℃。
故答案为:山顶;32.4℃。
13.【答案】(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2)B;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3)EF;西北;东南
(4)G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需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特征才可以进行判读。(1)A处位于等高线对称分布,两边高,中间低,处于鞍部。B处等高线向高处突出,说明是山谷。C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说明是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2)比较两点坡度陡,可以根据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来判断。
(3)河流一般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水往低处流,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4)攀岩活动一般在陡崖处进行。
【解答】(1)A表示的地形是鞍部,B表示的地形是山谷,C表示的地形是山脊,G表示的地形是陡崖。(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B,判断理由是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此处坡陡。(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小河EF,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G处。
故答案为:(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2)B;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3)EF;西北;东南 (4)G
14.【答案】(1)570;F
(2)3
(3)自西北向东南流
(4)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距离也会拉长
(5)山地;泥石流等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
【解答】(1)由地形图可知A处的等高线高度为670m,而D处等高线高度为100m,所以AD相对高度相差570m;F地等高线海拔高出凸为山谷,最符合深山藏古寺;故答案为:570;F;
(2)由地形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即地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为100000cm,所以CD之间地图距离为3cm,实际距离为:300000cm=3km;故答案为:3;
(3)由地形图右上角可知,正上方为北方,溪流的流向是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区,所以小溪的流向为西北向东南;故答案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4)由地形图可知,EA方向等高线明显比CA密集,所以EA方向比较陡峭,CA方向坡度则较为缓和,所以比较省力的方向是CA;故答案为: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距离也会拉长;
(5)由地形图可知,该地区海拔超过500m,且起伏较大,所以该地区为山地;山地地区的植被较为脆弱,如果被破坏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故答案为:山地;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1)570;F;(2)3;(3)自西北向东南流;(4)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距离也会拉长;(5)山地;泥石流等。
15.【答案】(1)交界处
(2)地壳
(3)B,B位于峡谷,集水效果好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结构和等高线意义及地形简单判断.
【解答】(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比较频繁,容易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所以云南省应位于板块交界处;
(2)地球结构由内往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所以A点应位于地壳;
(3)等高线凸向中间表示高度逐渐降低,表示峡谷或者裂缝,所以B处位于峡谷中,最符合建设大坝。
故答案为:(1) 交界处 ;(2) 地壳 ;(3) B,B位于峡谷,集水效果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