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判断题; (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1五上·京山期末)通过对多种植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后代和亲代都非常相似。( )
2.(2021五上·京山期末)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 )
3.(2021五上·京山期末)保温的材料都是热的良导体。( )
4.(2021五上·京山期末)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 )
5.(2021五上·京山期末)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
6.(2021五上·京山期末)三个同学在火炉周围不同的方位取暖,他们到火炉边缘的距离相等,但受到的热辐射是不一样的。( )
7.(2021五上·京山期末)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8.(2021五上·京山期末)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泡菜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
9.(2021五上·京山期末)有些微生物可以被人们利用,如发面做馒头用的就是酵母菌。( )
10.(2021五上·京山期末)病毒、细菌或寄生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病原体。(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11- -3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1.(2021五上·京山期末)给右图中铁棒加热,火柴梗下落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同时下落
12.(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列三组材料中,都是热的良导体的是( ) 。
A.玻璃棒、铁棒、铜棒
B.铝棒、铜棒、铁棒
C.铜棒、竹条、塑料棒
13.(2021五上·京山期末)夏天,我们用棉被将雪糕包裹严实,雪糕会( ) 。
A.加快融化,因为棉被会产生更多的热
B.延缓融化,因为棉被可以保温
C.棉被包裹不影响雪糕的融化速度
14.(2021五上·京山期末)冬天,分别用手摸金属制品和木制品,感觉( )
A.金属制品更凉 B.木制品更凉 C.没有区别
15.(2021五上·京山期末)炒锅、锅铲的手柄大多用塑料或木材制作,主要是因为( )。
A.塑料和木材是热的不良导体,不会烫手
B.用塑料和木材制作,美观
C.塑料和木材导热性好
16.(2021五上·京山期末)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要将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是为了( )
A.操作方便 B.防止出现气泡 C.防止玻片破碎
17.(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所示的显微镜结构图中,编号( )为目镜
A.① B.③ C.⑤
18.(2021五上·京山期末)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19.(2021五上·京山期末)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将热“发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20.(2021五上·京山期末)新的棉袄中棉花特别蓬松,充满大量空气,穿起来很暖和。因为( )
A.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B.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C.保暖与棉花中充满空气无关
21.(2021五上·京山期末)不同品牌的汽车前脸都有一个“中网”。中网的主要作用是为了( )。
A.安全 B.通风散热 C.结构牢固
22.(2021五上·京山期末)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木柴 B.萤火虫 C.镜子
23.(2021五上·京山期末)我们看到的月光光源来自(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24.(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中,三张卡片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眼睛才能看到蜡烛的光,说明光的传播方式是( )
A.直线传播 B.向四面八方传播 C.波浪式传播
25.(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面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直接利用了太阳能的是( )
A.晾晒稻谷 B.风干稻谷 C.喷撒农药
26.(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是同学们曾经做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模型。( )是细胞核。
A.① B.② C.③
27.(2021五上·京山期末)酵母菌和乳酸菌属于(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28.(2021五上·京山期末)室内的暖气片都离地面不高,可打开不一会整个房间上下都暖和了。这时空气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29.(2021五上·京山期末)关于太阳光,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一种黄色的光
B.太阳光是一种橙色的光
C.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30.(2021五上·京山期末)曾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遗传实验,被誉为遗传学之父的奧地利遗传学家是(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法布尔
三、理解运用,选择填空(填A、B即可,共28分)。
31.(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面是太阳能热水器结构示意图。请看图
(1) 表示热水流动的路径(A、箭头①;B、箭头②) ;
(2)制作集热管,需要选用 (A、深色材料;B、浅色材料)
(3)由于阳光是斜射的,屋顶上太阳能集热管都要倾斜安装,倾斜的方向是 (A、面向南; B、面向北)。
(4)太阳能集热管里面的水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
32.(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是用酒精灯给瓶底装有小鱼的烧瓶加热的实验。根据实验情况选择填空。
(1)当烧瓶颈部的水被短时加热时,烧瓶底部的鱼儿 (A、会立即死去;B、依然活着)
(2)本实验时间 (A、不可太长;B、可以长时间烧)
(3)实验结束时 (A、可立即将鱼倒出;B、烧瓶颈部冷却后,再将鱼倒出)
四、连线。(每条线3分,共12分}
33.(2021五上·京山期末)请将下列材料中,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分别连线。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铁片 塑料片 铝片 瓷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正
【考点】遗传
【解析】【分析】通过对多种植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的性状,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2.【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以传染的,它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题干正确。
3.【答案】(1)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能够加快热量的散发,通常用于散热或者快速传热的地方。保温要求尽量减慢热量传递,应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答案】(1)正
【考点】自然选择
【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植食性恐龙的牙齿一般比较钝,呈叶状,勺状,用来研磨食物。肉食性恐龙的牙齿一般呈刀状、刺状、边缘带锯齿、向后弯。用于切割、刺穿、咬碎骨头等。
5.【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现代定义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故题干说法正确。
6.【答案】(1)错误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火炉向外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热辐射,热辐射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三个同学的位置距离火炉边缘同样远,则他们受到的热辐射是相同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答案】(1)错误
【考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茵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题目观点正确。
9.【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有些微生物可以被人们利用,酵母菌在发面时,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变软。
10.【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
11.【答案】B
【考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传导。给图中铁棒加热,③离火焰最近,温度最高,①离火焰最远,温度最低,火柴梗下落的顺序是③②①。
12.【答案】B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棒、竹条、塑料棒不容易传热是热的不良导体;铁棒、钥棒、铝棒容易传热是热的良导体。所以都是热的良导体的一组是B,B符合题意。
13.【答案】B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A.棉被不会产生热,更不会加快雪糕融化的速度,故A错误;
B.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阻挡雪糕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延缓雪糕融化速度,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棉被难以导热,棉被包裹会减缓雪糕的融化速度,故C错误。
14.【答案】A
【考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金属制品导热快,木制品导热慢,冬天,分别用手摸金属制品和木制品,感觉金属制品更凉。
15.【答案】A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塑料或木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导热慢,用于炒锅、锅铲的手柄,主要是因为它们导热慢,不会烫手,方便使用。
16.【答案】B
【考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破片下产生气泡。
17.【答案】A
【考点】显微镜的结构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调节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其中①是目镜。
18.【答案】B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逐渐均匀。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对流。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热对流。
19.【答案】C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太阳的热不是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传导地球的,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辐射。
20.【答案】A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棉衣里填充着棉花,莲莲松松的棉花纤维里充满着无数小空洞,空洞中有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它能阻止身体里发出来的热量跑到外面去,所以新的棉袄穿起来很暖和。
21.【答案】B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汽车发动机在工作中会产生热量,中网留有许多进气孔式的网罩或格栅以便让空气进入,用于水箱、发动机、空调等的通风进气,并且可以适当的冷却发动机。
22.【答案】B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木柴、镜子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23.【答案】A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球、地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月球自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光光源来自太阳。
24.【答案】A
【考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张卡片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眼晴才能看到蜡烛的光,说明光的传播方式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与光的向四面八方传播无关,光不是波浪式传播。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25.【答案】A
【考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晾晒稻谷直接利用了太阳能;风干稻谷利用了风能;喷酒农药利用了机械能。A符合题意。
26.【答案】A
【考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它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核生物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分析图片可知,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液泡。
27.【答案】C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发面时,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变软。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酵母菌和乳酸菌属于微生物。
28.【答案】A
【考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传热主要是以对流和热传导的方式进行的。它们都是物体传热过程的基本模式。对流主要体现在温度高的气体和温度低的气体的热量会发生交换从而将温度中和,发生传热。在空气中热传导体现在空气中的微观情形下各种分子在热量不同的时候发生的热传递过程。室内的暖气片使得空气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29.【答案】C
【考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会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C符合题意。
30.【答案】B
【考点】遗传
【解析】【分析】奥地利帝国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建立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基础,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1.【答案】(1)A
(2)A
(3)A
(4)B
【考点】热传递;太阳能
【解析】【分析】(1)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水受热膨胀,向上运动,受冷收缩下沉运动,因此,图中箭头①表示热水流动的路径,箭头②表示冷水运动路径。故A正确,B选项错误。
(2)因为不同颜色对光热吸收能力不同,深颜色吸热能力较强,浅色物体吸热能力较弱,因此,制作集热管,需要选用深色材料,集热效果更好一些。故A正确,B选项错误。
(3)太阳能集热管与太阳光线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强,由于阳光是斜射的,太阳大部分时间位于南方,屋顶上太阳能集热管都要倾斜安装,倾斜的方向是面向南,故A正确,B选项错误。
(4)水的导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因此,太阳能集热管里面的水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故B正确,A选项错误。
32.【答案】(1)B
(2)A
(3)B
【考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1)当烧瓶颈部的水被短时加热时,烧瓶底部的鱼儿依然活着。因为由于烧瓶形状的影响,其中的水在颈部位置进行对流比较强烈,短时间内对瓶底部分水的水温影响较小。
(2)本实验时间不可太长,否则烧瓶底部温度升高,会影响鱼的生命安全。
(3)实验结束时烧瓶颈部冷却后,再将鱼倒出,否则会影响鱼的生命安全。
33.【答案】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的导热能力不同,铁皮、铝片导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塑料片、瓷片导热能力弱,是热的不良导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判断题; (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1五上·京山期末)通过对多种植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后代和亲代都非常相似。( )
【答案】(1)正
【考点】遗传
【解析】【分析】通过对多种植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的性状,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2.(2021五上·京山期末)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 )
【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以传染的,它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题干正确。
3.(2021五上·京山期末)保温的材料都是热的良导体。( )
【答案】(1)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能够加快热量的散发,通常用于散热或者快速传热的地方。保温要求尽量减慢热量传递,应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2021五上·京山期末)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 )
【答案】(1)正
【考点】自然选择
【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植食性恐龙的牙齿一般比较钝,呈叶状,勺状,用来研磨食物。肉食性恐龙的牙齿一般呈刀状、刺状、边缘带锯齿、向后弯。用于切割、刺穿、咬碎骨头等。
5.(2021五上·京山期末)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
【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现代定义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故题干说法正确。
6.(2021五上·京山期末)三个同学在火炉周围不同的方位取暖,他们到火炉边缘的距离相等,但受到的热辐射是不一样的。( )
【答案】(1)错误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火炉向外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热辐射,热辐射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三个同学的位置距离火炉边缘同样远,则他们受到的热辐射是相同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2021五上·京山期末)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答案】(1)错误
【考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2021五上·京山期末)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泡菜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
【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茵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题目观点正确。
9.(2021五上·京山期末)有些微生物可以被人们利用,如发面做馒头用的就是酵母菌。( )
【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有些微生物可以被人们利用,酵母菌在发面时,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变软。
10.(2021五上·京山期末)病毒、细菌或寄生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病原体。( )
【答案】(1)正
【考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11- -3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1.(2021五上·京山期末)给右图中铁棒加热,火柴梗下落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同时下落
【答案】B
【考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传导。给图中铁棒加热,③离火焰最近,温度最高,①离火焰最远,温度最低,火柴梗下落的顺序是③②①。
12.(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列三组材料中,都是热的良导体的是( ) 。
A.玻璃棒、铁棒、铜棒
B.铝棒、铜棒、铁棒
C.铜棒、竹条、塑料棒
【答案】B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棒、竹条、塑料棒不容易传热是热的不良导体;铁棒、钥棒、铝棒容易传热是热的良导体。所以都是热的良导体的一组是B,B符合题意。
13.(2021五上·京山期末)夏天,我们用棉被将雪糕包裹严实,雪糕会( ) 。
A.加快融化,因为棉被会产生更多的热
B.延缓融化,因为棉被可以保温
C.棉被包裹不影响雪糕的融化速度
【答案】B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A.棉被不会产生热,更不会加快雪糕融化的速度,故A错误;
B.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阻挡雪糕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延缓雪糕融化速度,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棉被难以导热,棉被包裹会减缓雪糕的融化速度,故C错误。
14.(2021五上·京山期末)冬天,分别用手摸金属制品和木制品,感觉( )
A.金属制品更凉 B.木制品更凉 C.没有区别
【答案】A
【考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金属制品导热快,木制品导热慢,冬天,分别用手摸金属制品和木制品,感觉金属制品更凉。
15.(2021五上·京山期末)炒锅、锅铲的手柄大多用塑料或木材制作,主要是因为( )。
A.塑料和木材是热的不良导体,不会烫手
B.用塑料和木材制作,美观
C.塑料和木材导热性好
【答案】A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塑料或木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导热慢,用于炒锅、锅铲的手柄,主要是因为它们导热慢,不会烫手,方便使用。
16.(2021五上·京山期末)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要将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是为了( )
A.操作方便 B.防止出现气泡 C.防止玻片破碎
【答案】B
【考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破片下产生气泡。
17.(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所示的显微镜结构图中,编号( )为目镜
A.① B.③ C.⑤
【答案】A
【考点】显微镜的结构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调节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其中①是目镜。
18.(2021五上·京山期末)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答案】B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逐渐均匀。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对流。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热对流。
19.(2021五上·京山期末)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将热“发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答案】C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太阳的热不是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传导地球的,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辐射。
20.(2021五上·京山期末)新的棉袄中棉花特别蓬松,充满大量空气,穿起来很暖和。因为( )
A.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B.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C.保暖与棉花中充满空气无关
【答案】A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棉衣里填充着棉花,莲莲松松的棉花纤维里充满着无数小空洞,空洞中有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它能阻止身体里发出来的热量跑到外面去,所以新的棉袄穿起来很暖和。
21.(2021五上·京山期末)不同品牌的汽车前脸都有一个“中网”。中网的主要作用是为了( )。
A.安全 B.通风散热 C.结构牢固
【答案】B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汽车发动机在工作中会产生热量,中网留有许多进气孔式的网罩或格栅以便让空气进入,用于水箱、发动机、空调等的通风进气,并且可以适当的冷却发动机。
22.(2021五上·京山期末)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木柴 B.萤火虫 C.镜子
【答案】B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木柴、镜子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23.(2021五上·京山期末)我们看到的月光光源来自(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答案】A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球、地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月球自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光光源来自太阳。
24.(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中,三张卡片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眼睛才能看到蜡烛的光,说明光的传播方式是( )
A.直线传播 B.向四面八方传播 C.波浪式传播
【答案】A
【考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张卡片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眼晴才能看到蜡烛的光,说明光的传播方式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与光的向四面八方传播无关,光不是波浪式传播。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25.(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面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直接利用了太阳能的是( )
A.晾晒稻谷 B.风干稻谷 C.喷撒农药
【答案】A
【考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晾晒稻谷直接利用了太阳能;风干稻谷利用了风能;喷酒农药利用了机械能。A符合题意。
26.(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是同学们曾经做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模型。( )是细胞核。
A.① B.② C.③
【答案】A
【考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它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核生物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分析图片可知,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液泡。
27.(2021五上·京山期末)酵母菌和乳酸菌属于(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答案】C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发面时,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变软。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酵母菌和乳酸菌属于微生物。
28.(2021五上·京山期末)室内的暖气片都离地面不高,可打开不一会整个房间上下都暖和了。这时空气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答案】A
【考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传热主要是以对流和热传导的方式进行的。它们都是物体传热过程的基本模式。对流主要体现在温度高的气体和温度低的气体的热量会发生交换从而将温度中和,发生传热。在空气中热传导体现在空气中的微观情形下各种分子在热量不同的时候发生的热传递过程。室内的暖气片使得空气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29.(2021五上·京山期末)关于太阳光,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一种黄色的光
B.太阳光是一种橙色的光
C.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答案】C
【考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会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C符合题意。
30.(2021五上·京山期末)曾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遗传实验,被誉为遗传学之父的奧地利遗传学家是(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法布尔
【答案】B
【考点】遗传
【解析】【分析】奥地利帝国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建立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基础,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三、理解运用,选择填空(填A、B即可,共28分)。
31.(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面是太阳能热水器结构示意图。请看图
(1) 表示热水流动的路径(A、箭头①;B、箭头②) ;
(2)制作集热管,需要选用 (A、深色材料;B、浅色材料)
(3)由于阳光是斜射的,屋顶上太阳能集热管都要倾斜安装,倾斜的方向是 (A、面向南; B、面向北)。
(4)太阳能集热管里面的水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
【答案】(1)A
(2)A
(3)A
(4)B
【考点】热传递;太阳能
【解析】【分析】(1)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水受热膨胀,向上运动,受冷收缩下沉运动,因此,图中箭头①表示热水流动的路径,箭头②表示冷水运动路径。故A正确,B选项错误。
(2)因为不同颜色对光热吸收能力不同,深颜色吸热能力较强,浅色物体吸热能力较弱,因此,制作集热管,需要选用深色材料,集热效果更好一些。故A正确,B选项错误。
(3)太阳能集热管与太阳光线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强,由于阳光是斜射的,太阳大部分时间位于南方,屋顶上太阳能集热管都要倾斜安装,倾斜的方向是面向南,故A正确,B选项错误。
(4)水的导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因此,太阳能集热管里面的水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故B正确,A选项错误。
32.(2021五上·京山期末)下图是用酒精灯给瓶底装有小鱼的烧瓶加热的实验。根据实验情况选择填空。
(1)当烧瓶颈部的水被短时加热时,烧瓶底部的鱼儿 (A、会立即死去;B、依然活着)
(2)本实验时间 (A、不可太长;B、可以长时间烧)
(3)实验结束时 (A、可立即将鱼倒出;B、烧瓶颈部冷却后,再将鱼倒出)
【答案】(1)B
(2)A
(3)B
【考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1)当烧瓶颈部的水被短时加热时,烧瓶底部的鱼儿依然活着。因为由于烧瓶形状的影响,其中的水在颈部位置进行对流比较强烈,短时间内对瓶底部分水的水温影响较小。
(2)本实验时间不可太长,否则烧瓶底部温度升高,会影响鱼的生命安全。
(3)实验结束时烧瓶颈部冷却后,再将鱼倒出,否则会影响鱼的生命安全。
四、连线。(每条线3分,共12分}
33.(2021五上·京山期末)请将下列材料中,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分别连线。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铁片 塑料片 铝片 瓷片
【答案】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的导热能力不同,铁皮、铝片导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塑料片、瓷片导热能力弱,是热的不良导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