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蚕长大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第3课
温馨提示
幼蚕 放大镜 透明杯 安全剪刀
前一段时间,我们以家长的身份领养了蚕宝宝,在照顾和观察蚕宝宝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一、分享发现,聚焦问题
分享养蚕发现
分享养蚕发现
蚕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蚕脱去旧皮长出新皮,叫蜕皮。幼蚕要经历4次蜕皮。
对于这些同学画的幼蚕肖像图,你有什么疑问?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我观察蚕幼虫的身体结构
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
把蚕轻轻的放在玻璃片上,从下往上观察
可以数一数蚕的身体有多少节,足有多少对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图游戏
1、观察蚕幼虫的身体结构
2、拼出正确的身体结构图
体节
足(一对)
尾角
气门
温馨提示:
1、下载《拼图图形卡》文档,把图形卡剪下来或直接按右图的图形剪下来;
2、请边观察边拼,这样才更准确。
头部
胸部
腹部
尾足
1对
腹足
4对
胸足
3对
身体圆筒形
(13个体节)
蚕的眼睛:
蚕的视力很差,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的东西。
假眼
真眼
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能帮助蚕进行呼吸。
气门
尾角
尾角的坚挺程度能反映蚕的健康状况。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活动二:观察和模拟蚕吃食物
1、观察蚕吃食物,有什么特点?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模拟蚕吃食物
蚕吃桑叶像啃西瓜那样
蚕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
利用3对胸足协助,把持住桑叶进行吃食。
(蚕食)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活动三:观察和模拟蚕的运动
1、观察蚕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模拟蚕的运动。
用手指模拟蚕的运动
蚕宝宝主要用腹足爬行,爬行时中间身体拱起来,
借助体节的伸缩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叫蠕动。
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研讨交流,总结提升
幼蚕的
身体变化
体色:
体型:
表面:
由黑变白
由短变长
由细变粗
由有细毛变光滑
幼蚕的
生长需要
温度:
食物:
其他:
20-30℃
桑叶、莴笋叶(干净无水)
有空气、无异味、
及时清理蚕沙
幼蚕的
身体结构
整体: 形、 个体节、 对足
局部
头部(有 口器)
胸部(有 对足)
腹部(有 对腹足,还有 )
圆筒
13
8
咀嚼式
3
4
气门、尾角等
四、预测变化,拓展延伸
四、预测变化,拓展延伸
1、用硬纸做好小格子,方便蚕吐丝结茧。
2、及时观察,用多种方式记录蚕的吐丝情况。
需要做哪些准备?
期待你的新发现!
课后实践:做一只会动的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