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 相交线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 相交线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8 17: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教学目标
1. 知道看图时会产生错觉
2. 能借助现有工具来验证自己对图形的猜想是否正确
3. 掌握观察猜想与实验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借助现有工具来验证自己对图形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掌握观察猜想与实验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观察图中三人谁的身高最高?(快速回答)
由此题的认识:人有时看图时会产生错觉,观察问题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马虎,因为我们的观察猜想有时不正确,所以必须要验证。
二 自主活动(独立完成)
观察下列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三幅图线段a,b哪一条长?
图2中圆A与圆B谁大?
图3中四边形是正方形吗?
图4中直线平行吗?(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已提前学完)
你对自己的结论有把握吗?利用手中工具(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等)量一量,测一测,检验你对答案是否正确?
归纳:以上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三 合作探究
1 比较线段的长短(方法:三角尺等工具测量;论证,逻辑推理)
如图,B,C,E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连接BG,DE
观察猜想BG与DG之间的大小关系
观察是获取认识的重要途径,但观察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通过验证。
2 趣味思考
假设有一条足够长的绳子正好绕地球一圈,如果绳子增加10米,绳子会开地面一定距离,此时恰好容哪只动物通过?
四 课堂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认识 用一两句话表述)
1.人是会产生错觉的,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实。
2.猜想要通过实验去验证(借助工具,逻辑推理等)。
3.数学是一门逻辑非常强的学科,我们往往要通过严格逻辑来解决问题。
五 视频欣赏(错觉有利有弊,正确利用错觉。)
六 作业
1.搜集资料:什么是错觉?错觉的成因和应用?
2.欣赏错觉图片或欣赏一部应用错觉原理设计的电影或动画
A
B
C
D
E
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