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面对英国殖民者利用鸦片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主持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廷桢 D.葛云飞
解析:面对鸦片对中国的毒害,林则徐坚决主张禁烟,并主持了虎门销烟。关天培、邓廷桢、葛云飞都是抵抗外国侵略的著名将领。?
答案:A
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840年的是 (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解析: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是在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是在1842年。故B项正确。?
答案:B
3.《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一带,注意结合其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由南往北进行强化记忆。?
答案: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4.《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 )?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道光帝??
解析:根据题干首先排除D项,因为道光帝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皇帝。而A、B、C三项都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并编译了《四洲志》;魏源在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成《海国图志》;严复编译了《天演论》一书。
答案:B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勒索赔款 B.割占土地 C.贩卖鸦片 D.打开中国市场?
解析:注意题干中“主要目的”,在四个选项中,打开中国市场是最主要的,故选D项。? 答案:D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B.保护鸦片贸易 C.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割占中国的领土?
解析: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英国早就有侵略中国的野心。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答案:C
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 )?
A.广州 B.厦门 C.上海 D.天津?
解析:条约明确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而D项中的天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北京条约》开放的。?
答案:D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在英国炮舰的威胁下,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答案:A
5.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 )?
A.《三国志》B.《天演论》C.《四洲志》D.《海国图志》?
解析: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选择D项。?
答案:D
6.识读右图,请完成:?
(1)右图中的人物是,他曾在年底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查禁鸦片。?
(2)请列举他的主要事迹。???
解析: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平日学习中关注教材中的重要人物,并根据所学知识逐一作答。
答案:(1)林则徐 1838年 道光帝?
(2)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鸦片战争爆发前,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主要列强是 ( )?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西班牙?
解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并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由于英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就转而向中国走私大量的鸦片。?
答案:A
2. 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答案:A
3.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发生在 ( )?
A.1838~1840年 B.1839~1841年? C.1840~1842年 D.1856~1860年?
解析:英国于1840年6月派军舰侵入中国广东海面,标志着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故C项正确。?
答案:C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中国的社会矛盾、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此后民族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即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答案:C
5.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的作者是 ( )?
A.林则徐 B.詹天佑? C.魏源 D.严复?
解析: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目的是通过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也是思想家魏源最突出的思想主张。?
答案:C
6. 2010年,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提出了“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的口号。166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关天培?
解析:注意从题干中提炼重要信息“广州虎门”,根据时间推断,此事件应发生在1839年,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C项。?
答案:C
7.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被列强割占或租占的七个地区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感情。其中一首写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97年7月1日,“守夜的黄豹”终于回归祖国怀抱。“黄豹”指什么?它的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 ( )
A.澳门《南京条约》 B.香港《马关条约》 C.香港《南京条约》 D.台湾《马关条约》?
解析:解答时结合材料中的“1997年”和“狞恶的海狮”进行分析,能够认识到英国的侵略,就可以确定C项是正确的。?
答案:C
8. 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明确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答案:A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杂剧《枪瘾居》写道:“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把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的惨败和英国的胜利而结束。?
请完成:
鸦片什么时候输入中国?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
????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历史的思考????
??
解析:结合教材中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回答第(1)(2)问。第(3)问既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思维能力,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清政府统治走向衰落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扭转正当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清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或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或两国政治体制先进与落后均可)。?
(3)只要能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即可(如联系中西巨大差距,先进与落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等)。
10.阅读下列材料:?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完成:?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
(2)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同在一个省的有哪些????
(3)条约中第一款和第四款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解析:此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第(1)问结合材料的内容就可直接回答;第(2)问须在掌握五口在地图上的位置的基础上来回答;第(3)问应结合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参考答案:(1)《南京条约》。?
(2)厦门、福州同在福建省。?
(3)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关税自主权,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