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鸡兔同笼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能力目标】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纯数学问题的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心。
【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普及趋于民众,许多问题浅显易懂,趣味性强,如[九章算术]下卷第三题目“雉兔同笼”等,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等国,对中国古代文明史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雉兔同笼”题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关,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问题1、“上有三十五头”指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呢?
答:“上有三十五头”指的鸡和兔共有三十五个头,“下有九十四足”指的是鸡和兔共有九十四只脚。
问题2、你能根据问题1中的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并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
(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板演)
解:设有鸡x只,兔y只,则
x+y=35 解之得 x=23
2x+4y=94 y=12
答:共有鸡23只,兔12只。
这个古老的数学问题,用今天的方程解决,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为后人理解了数学的过去和现在,当代的著名的数学家陈省生教授在说起“鸡兔同笼”时,曾另有一番别有风趣的延伸:“全体鸡兔立正,兔子提起前面的两只脚,请问现在共有几只脚?”……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四大文明古国,像这样浅显有趣的数学题目还有很多,我们的书上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例题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接下来老师看一下,那位同学的古文水平好,那位同学能自告奋勇地解释一下,这段古文的意思?
(用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分,一份绳子长比井深多5尺;如果将绳折成四等份,一份绳子比井深多1尺,绳子、井深各是多少尺?)
(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板演)
解:设绳子长x尺,井深y尺,则
解之得 x= 48
y=11 答:绳子长为48尺,井深11尺。
议一议
从上面的两个问题的解决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有什么收获?请与同学们交流。
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认真读题和审题,弄清古代问题的现实意义
正确设出未知数
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
写出答案
练一练
古代有一个马快,一天晚上他在野外的一个茅屋里,听到外边来了一群人,在分脏,在吵闹,他隐隐约约地听到几个声音,下面有这一古诗为证:
隔壁听到人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只知每人五两多六两,每人六两少五两,
问你多少人数多少银?
列方程组解古算题:
“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牛、羊各直金几何?”
题目大意是:5头牛、2只羊共价值10两“金”、2头牛、5只羊共价值8两“金”、每头牛、每只羊共价值多少“金”?
[可设每头牛值“金”x两,每只羊值“金”y两,则有方程组
5x+2y=10 解之得 x=
2x+5y=8 y=
小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 作业
7.3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老猎人,进山打了几只山鸡和野兔,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在村口,几个小孩围了过来,“老爷爷,老爷爷,您送给我们几根漂亮的羽毛吧!”老爷爷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孩子们,要羽毛可以,可我有一道题要考考你们,若答对了,羽毛就送给你们了。”“好呀,好呀!您出题吧!”老爷爷说:“鸡兔同笼29,100条腿地下走,问你鸡兔各几许?”同学们,你们觉得山鸡的羽毛漂亮吗?你们想要吗?快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类难题吧!咱们先从简单点的想起:(课件跟上)
2、揭示课题:
大家请看屏幕: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20个头,一共有54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鸡兔同笼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1)鸡和兔一共有20个头。鸡兔一共有54条腿。求分别有几只?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2)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20个头。鸡兔一共有54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2.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40条腿,而题目中是54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80条腿。
3.独立思考:(1)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举手。(2)你们来说一说准备用什么方法。(板书各种方法)当学生说用列表法时,问:你想怎样列表?(课件显示表格)你明白这张表格的意思吗?你来说一说这表头各表示什么?要怎样填?
有没有想用别的方法解决的?(板书各种方法)
(3)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记下各种解法)
4、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做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5.汇报:谁愿意展示你的方法?(汇报时师按巡视时发现的各种方法按顺序,师生、生生质疑,评价)
列表法:(1)逐一列表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
追问“有些同学在填表时写出的腿数特别快,你们有什么秘诀吗?”
(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反之依然,所以列表列得特别快。)
评价“像你们这样,采用列表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这种逐一列举的方法在数学中也称为“逐一列表法”(板书)
师:他们是先考虑鸡,还可以怎样列表呢?(假设有19只兔,1只鸡,又假设有18只兔,2只鸡,……)这样做和刚才的道理一样。
(2)跳跃调整列表法
师:除了像他们这样逐一列举,还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吗?
由学生自己解说他的列表法,师可以边听边问“你是怎样调整的?你能说清楚一点吗?你能再说一遍吗?你这一行为什么这样填?等)
(3)取中列表法
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快捷。
刚才我们同学介绍了用列表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用列表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讲一讲?
画图法:给每只动物先安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40条腿,还剩下14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4条安完,要把7只鸡变成兔。
总结: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
师: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假设法。
假设全都是鸡:2×20=40(条)54-40=14(条) 14÷2=7(只)……兔子
20-7=13(只)……鸡
除了可以假设都是鸡,还可以怎样假设呢?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兔,
拓展延伸:解答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启发学生思考;展示学生的个性解法并以学生的名字来命名。如“方程法”、“砍足法”……
初步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6、了解鸡兔同笼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课件演示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类重要数学问题,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把它叫做“鸡兔同笼”呢?这个名称,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在中国古代数学书《孙子算经》里,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题目中的“雉”(读成“zhì”),就是野鸡。《孙子算经》里这道题目的意思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书中给出了一种巧妙的解法,今译为:
94÷2-35=12(头) …… 兔的头数
35-12=23(头) …… 鸡的头数
这就是最早的鸡兔同笼问题。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很了不起!)
7、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最喜欢那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现在我们重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提示:比如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目大小来确定方法)数目比较小时,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比较好。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的第?页,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练习题第一题。
1、1.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课本练习第一题)
学生汇报,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储蓄罐里也有这样的“鸡兔同笼”题目呢!
2.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工27枚,价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学生汇报,交流。
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有“鸡兔同笼“问题呢?
3.用大小卡车往城市运2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卡车各用几辆能一次运完?(注意有多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解答这类问题有多种方法。在解决其他问题时可以借鉴这些方法。
课件17张PPT。鸡兔同笼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鸡兔同笼“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见于《孙子算经》下卷第31题“雉兔同笼”,流传广泛,许许多多数学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来解决,或者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来解决。
“雉兔同笼”题: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各几何?⑴《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法:金鸡独立,兔子站起94÷2=47(只)1247-35=12(只)脚数:头数:35-12=23(只)兔鸡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能够这样算,主要是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倍数。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脚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1“上有35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94足”呢?2你能根据(1)中的数量关
系列出方程吗?3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吗?解:设笼中有鸡x只,有兔y只由题意可得:x+y=352x+4y=94解此方程组得:X=23Y=12答:笼中有鸡23只,兔12只。例1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题目大意是:用绳子测水井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5米;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1尺。问绳长、井深各是多少尺? 等量关系:
绳长的 — 井深=5
绳长的 —井深=1 解: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由题意得
—y=5 ①
—y=1 ②
①—②,得 — = 4,
=4, x =48。
将x=48代入①,得y=11。
所以绳长48尺,井深11尺。 探究与创新
等量关系:
(井深+5)× 3=绳长
(井深+1)× 4=绳长
解: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由题意得
3(y+5)=x
4(y+1)=x
x=48
y=11
所以绳长48尺,井深11尺。 快速反应: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则甲数的2倍与 乙数的3倍的和为15 ,列出方程
为 。
2: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 有 蛐蛐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若设蛐蛐有x只,蜘蛛有y只,则列出方程组
为 。
3:小刚有5角硬币和一元硬币有8枚,币值 共有6元5角,设5角的有x枚,一元的有y枚,
列出的方程组为 。
2x+3y=15 X+y=10
6x+8y=68 X+y=8
0.5x+y=6.5练习 (4):甲、乙两人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20棵,已知甲植树数是乙的1.5倍。如果设甲植树x棵,乙植树y棵,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
x+y=20 x=20+y
x=2.5y x=1.5y
x+y=20 x+y=20
x=1.5y x=y+1.5
(A)(B)(C)(D)C练习做一做:
列方程组解古算题:
“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牛、羊各直金几何?”
题目大意是:五头牛、2只羊共价值10两“金”。2头牛、5只羊共价值8两“金”。每头牛、每只羊各价值多少“金”?
练习 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练习
一项工程,如果全是晴天,15天可以完成,倘若下雨,雨天一天只能完成晴天的
的工作量。现在知道在施工期间雨天比晴天多3天。问这项工程要多少天才能完成?54练习
学校买铅笔、圆珠笔和钢笔共232支,共花了300元。其中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铅笔每支0.60元,圆珠笔每支2.7元,钢笔每支6.3元。问三种笔各有多少支?练习小结与收获1: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审题; (2)设两个未知数,找两个等量关系;(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联立方程组;
(4)解方程组;(5)检验并作答。
再见7.3鸡兔同笼
一、填空题
1.已知甲库存粮x吨,乙库存粮y吨.若从甲库调出10吨给乙库,乙库的存粮数是甲库存粮数的2倍,则以上用等式表示为_______.
2.兄弟两人,弟弟五年后的年龄与哥哥五年前的年龄相等,3年后兄弟两人的年龄和是他们年龄之差的3倍,则兄弟两人今年的岁数分别是________.
3.两抵相距300千米,一艘船航行与两地之间.若顺流需15时,逆流需用20时,则船在静水中速度和水流速度分别是_______.
4.现有面值总和为570元的人民币50元和20元的共15张,问其中50元人民币和20元人民币分别有_____张.
二、选择题
5.一张试卷有25道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扣1分,小明做了全部试题得70分,则他做对的题数是( ).
(A)16 (B)17 (C)18 (D)19
6.某校150名学生参加数学考试,平均分55分,其中及格学生平均77分,不及格学生平均47分,则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为( ) .
(A)49 (B)101 (C)110 (D)40
三、解答题
7.某校办工厂有工人60名,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配套产品,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4个或螺母20个,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能使生产出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 8.六一儿童节,某动物园的成人门票8元,儿童门票半价(即每张4元),全天共售出门票3000张,共收入15600元,问这天售出成人票和儿童票多少张?
探究升级
9.100元钱买15张邮票,其中有4元、8元、10元的三种,有几种买的方法?
答案:1. 2.17岁和7岁.
3.17.5千米/时, 2.5千米/时. 4.9张和6张.
5.D. 6.C.
7.25个和35个. 8.900张和2100张.
9.有三种:4元、8元、10元的邮票分别为6张、7张、2张,或7张、4张、4张 ,或8张、1张、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