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17 15:30:2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2021三上·红塔期末)水是液态的,冰是   的水,水蒸气是   的水。
2.(2021三上·红塔期末)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3.(2021三上·红塔期末)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   、   、雨雪及风等情况。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30分)
4.(2021三上·红塔期末)“四季如春”指的是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
5.(2020三上·利州期末)同一个地方一天中的气温是不会有变化的。
6.(2021三上·红塔期末)同样多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相同。(  )
7.(2021三上·红塔期末)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
8.(2021三上·红塔期末)模拟热气球能飞起来,是因为热空气带动塑料袋往上升。(  )
9.(2020三上·利州期末)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了。
10.(2021三上·红塔期末)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
11.(2021三上·红塔期末)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得出实验结论。(  )
12.(2020三上·利州期末)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可以用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13.(2021三上·红塔期末)给冰块加热,它会变成液态水。(  )
14.(2021三上·红塔期末)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
15.(2021三上·红塔期末)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16.(2021三上·红塔期末)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上升。(  )
17.(2021三上·红塔期末)用湿抹布擦黑板,几分钟后水迹不见了,是因为水蒸发了。(  )
18.(2021三上·红塔期末)空中有空气,水中没有空气。(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9.(2021三上·红塔期末)在玻璃杯里装一些水,几天后玻璃杯里的水变少了,这是由于(  )的缘故。
A.水漏了 B.杯子吸收了水 C.水蒸发
20.(2021三上·红塔期末)冰块在(  )的环境里会融化。
A.0℃以上 B.0℃以下 C.0℃
21.(2021三上·红塔期末)观察温度计上的示数时,正确观察角度是(  )。
A.平视 B.仰视 C.俯视
22.(2021三上·红塔期末)装有(  )的气球不能上升。
A.热空气 B.冷空气
23.(2021三上·红塔期末)下列两种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食盐、食用油 B.醋、小苏打 C.沙子、酒精
24.(2020三上·利州期末)空气流动会形成(  )。
A.风 B.气泡 C.火光
25.(2021三上·红塔期末)玻璃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  )。
A.有一瓶空气 B.有半瓶空气 C.没有空气了
26.(2021三上·红塔期末)下列方法中,(  )不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A.提高水的温度 B.搅拌 C.静静地放着
27.(2021三上·红塔期末)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A.0℃ B.37℃ C.100℃
28.(2020三上·利州期末)在研究水结冰的试验中,给水位做上标记,是为了观察(  )。
A.水什么时候变成冰
B.水变成冰后,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C.水变成冰的温度
29.(2021三上·红塔期末)像左图那样,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大是因为(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可以被压缩
30.(2021三上·红塔期末)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向下压活塞,符合注射器里的空气微粒的是(  )。
A. B. C.
四、连一连
31.连一连
五、实验探究(每空3分,共30分)
32.(2021三上·红塔期末)乐乐为了研究“空气能不能像石头、水那样占据空间”做了以下实验操作: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上面撒一些漂浮 物,观察水位变化。
(1)把杯子压入水里,正确的做法是(  )。
A.倾斜放入水中 B.竖直倒扣入水中 C.随便怎么放都可以
(2)慢慢提起杯子,观察到杯内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3)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手指按压住小孔,把粘有纸团的杯子压入水中,再放开压住小孔的手指,观察到(  )。
①杯内漂浮物向上移动②有气泡冒出③杯内水位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4)取出杯内纸团,发现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5)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不能占据空间
33.(2021三上·红塔期末)淘淘为了观察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选择了五个时间点对室外温度进行了测量: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6℃ 10℃ 15℃ 17℃ 11℃
(1)测量气温,温度计应该放在(  )。
A.教室里 B.阳光下 C.室外通风、阴凉处
(2)通过测量观察,发现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10时 B.12时 C.14时
34.(2021三上·红塔期末)童童不小心把沙和食盐混合在了一起,用了以下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1)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可以用(  )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A.搅拌棒 B.滤布(或滤纸) C.漏斗
(2)将盐水溶液倒入(  )中,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出现白色颗粒。
A.杯子 B.蒸发皿 C.烧杯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以此类推,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我们可以通过(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固态;气态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是液态,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2.【答案】大气层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
3.【答案】冷暖;阴晴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暖。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春天的特征
【解析】【分析】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例如:风和日丽等。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它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的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
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同一个地方,太阳一天的照射情况不一样,所以温度是在变化的。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溶解能力的实验可知,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相同的水中溶解的食盐的量要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叫做凝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变小,重量变轻,热空气向上升,热气球就会飞起来。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的。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烧水时看到的“白气” 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对实验过程的认识,记录实验现象是实验操作的步骤之一,根据对记录的分析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得出实验结论。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最高刻度,低于开水的温度,被测温度高于该温度计的最大量程,会毁坏温度计的。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如果我们给冰块加热,冰块会融化,这时是由固态变成液态。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虽然比较轻,但是空气也是有质量的 。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专家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沸腾之前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上升,沸腾以后温度保持不变。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用湿抹布擦黑板,几分钟后水迹不见了,原因是水由液体变成的气态,发生了蒸发。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会流动,空气几乎是无处不在。泥土中有空气,砂石堆中有空气;空不易能溶于水,但水中有少量空气。
19.【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这叫水的蒸发。没有封闭的杯子里的水量少了,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跑到周围的空气中了。
20.【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冰融化的认识,冰块在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会融化。
21.【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使用的认识,观察温度计示数时,采用平视的方法读数才正确。
22.【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的基本原理是热胀冷缩。当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装有热空气的气球能上升,根据相同体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而产生浮力的原理。当气球里所充的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小时就会出现上升的现象,就像氢气和氮气。装有冷空气的气球不能上升。
23.【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用油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沙子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都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在水中无法溶解。食盐、醋、小苏打、酒精放入水中,会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说明它们都可以在水中溶解。
24.【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冷热空气交替流动,即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5.【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由于空气的体积是可以改变的,而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所以当一瓶空气抽出半瓶后,剩余的空气又将瓶子装满,仍然还有一瓶。
26.【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提高水的温度搅拌都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静静地放着不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27.【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冰点,水沸腾的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C,我们把它叫作水的沸点。
28.【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做标记,为了进行前后对比体积有没有变化。
29.【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瓶内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阻碍了气球的膨胀。
30.【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易被压缩的特性,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长。
31.【答案】
【知识点】斜面;杠杆;轮轴;滑轮
【解析】【解答】利用斜面原理的是盘山公路,可以省力;利用杠杆的是镊子,可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利用滑轮的是旗杆顶上的装置;利用轮轴的是自行车的车把。
【分析】学会分析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器具来判断所利用的器械原理。
32.【答案】(1)B
(2)B
(3)C
(4)A
(5)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杯子压入水 时应该竖直倒扣入水中,这样杯中就会保留大量空气,实验现象: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杯中有空气会占据空间。在杯子底扎一个小子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会湿,这是因为杯底的空气顺着小孔流动出来,水就填满整个杯子了。 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空气 会占据空间。
33.【答案】(1)C
(2)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测量某地气温,温度计应该放置在室外距地1.5米的百叶箱内,达到室外阴凉通风的要求。 通过测量数据,找到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34.【答案】(1)B
(2)B
(3)B
【知识点】溶解;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由于沙子不溶于水,所以用滤纸过滤,可把沙分离出来。
(2)加热搅拌一段时间后蒸发皿上出现了白色颗粒。这种白色颗粒是食盐,当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掉时,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全部变成白色颗粒存在蒸发皿中,食盐不会蒸发掉。
(3) 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也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2021三上·红塔期末)水是液态的,冰是   的水,水蒸气是   的水。
【答案】固态;气态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是液态,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2.(2021三上·红塔期末)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答案】大气层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
3.(2021三上·红塔期末)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   、   、雨雪及风等情况。
【答案】冷暖;阴晴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30分)
4.(2021三上·红塔期末)“四季如春”指的是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春天的特征
【解析】【分析】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例如:风和日丽等。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它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的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
5.(2020三上·利州期末)同一个地方一天中的气温是不会有变化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同一个地方,太阳一天的照射情况不一样,所以温度是在变化的。
6.(2021三上·红塔期末)同样多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相同。(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溶解能力的实验可知,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相同的水中溶解的食盐的量要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2021三上·红塔期末)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叫做凝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2021三上·红塔期末)模拟热气球能飞起来,是因为热空气带动塑料袋往上升。(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变小,重量变轻,热空气向上升,热气球就会飞起来。
9.(2020三上·利州期末)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的。
10.(2021三上·红塔期末)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烧水时看到的“白气” 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1.(2021三上·红塔期末)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得出实验结论。(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对实验过程的认识,记录实验现象是实验操作的步骤之一,根据对记录的分析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得出实验结论。
12.(2020三上·利州期末)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可以用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最高刻度,低于开水的温度,被测温度高于该温度计的最大量程,会毁坏温度计的。
13.(2021三上·红塔期末)给冰块加热,它会变成液态水。(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如果我们给冰块加热,冰块会融化,这时是由固态变成液态。
14.(2021三上·红塔期末)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虽然比较轻,但是空气也是有质量的 。
15.(2021三上·红塔期末)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专家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16.(2021三上·红塔期末)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上升。(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沸腾之前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上升,沸腾以后温度保持不变。
17.(2021三上·红塔期末)用湿抹布擦黑板,几分钟后水迹不见了,是因为水蒸发了。(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用湿抹布擦黑板,几分钟后水迹不见了,原因是水由液体变成的气态,发生了蒸发。
18.(2021三上·红塔期末)空中有空气,水中没有空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会流动,空气几乎是无处不在。泥土中有空气,砂石堆中有空气;空不易能溶于水,但水中有少量空气。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9.(2021三上·红塔期末)在玻璃杯里装一些水,几天后玻璃杯里的水变少了,这是由于(  )的缘故。
A.水漏了 B.杯子吸收了水 C.水蒸发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这叫水的蒸发。没有封闭的杯子里的水量少了,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跑到周围的空气中了。
20.(2021三上·红塔期末)冰块在(  )的环境里会融化。
A.0℃以上 B.0℃以下 C.0℃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冰融化的认识,冰块在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会融化。
21.(2021三上·红塔期末)观察温度计上的示数时,正确观察角度是(  )。
A.平视 B.仰视 C.俯视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使用的认识,观察温度计示数时,采用平视的方法读数才正确。
22.(2021三上·红塔期末)装有(  )的气球不能上升。
A.热空气 B.冷空气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的基本原理是热胀冷缩。当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装有热空气的气球能上升,根据相同体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而产生浮力的原理。当气球里所充的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小时就会出现上升的现象,就像氢气和氮气。装有冷空气的气球不能上升。
23.(2021三上·红塔期末)下列两种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食盐、食用油 B.醋、小苏打 C.沙子、酒精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用油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沙子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都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在水中无法溶解。食盐、醋、小苏打、酒精放入水中,会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说明它们都可以在水中溶解。
24.(2020三上·利州期末)空气流动会形成(  )。
A.风 B.气泡 C.火光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冷热空气交替流动,即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5.(2021三上·红塔期末)玻璃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  )。
A.有一瓶空气 B.有半瓶空气 C.没有空气了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由于空气的体积是可以改变的,而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所以当一瓶空气抽出半瓶后,剩余的空气又将瓶子装满,仍然还有一瓶。
26.(2021三上·红塔期末)下列方法中,(  )不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A.提高水的温度 B.搅拌 C.静静地放着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提高水的温度搅拌都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静静地放着不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27.(2021三上·红塔期末)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A.0℃ B.37℃ C.100℃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冰点,水沸腾的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C,我们把它叫作水的沸点。
28.(2020三上·利州期末)在研究水结冰的试验中,给水位做上标记,是为了观察(  )。
A.水什么时候变成冰
B.水变成冰后,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C.水变成冰的温度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做标记,为了进行前后对比体积有没有变化。
29.(2021三上·红塔期末)像左图那样,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大是因为(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可以被压缩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瓶内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阻碍了气球的膨胀。
30.(2021三上·红塔期末)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向下压活塞,符合注射器里的空气微粒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易被压缩的特性,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长。
四、连一连
31.连一连
【答案】
【知识点】斜面;杠杆;轮轴;滑轮
【解析】【解答】利用斜面原理的是盘山公路,可以省力;利用杠杆的是镊子,可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利用滑轮的是旗杆顶上的装置;利用轮轴的是自行车的车把。
【分析】学会分析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器具来判断所利用的器械原理。
五、实验探究(每空3分,共30分)
32.(2021三上·红塔期末)乐乐为了研究“空气能不能像石头、水那样占据空间”做了以下实验操作: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上面撒一些漂浮 物,观察水位变化。
(1)把杯子压入水里,正确的做法是(  )。
A.倾斜放入水中 B.竖直倒扣入水中 C.随便怎么放都可以
(2)慢慢提起杯子,观察到杯内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3)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手指按压住小孔,把粘有纸团的杯子压入水中,再放开压住小孔的手指,观察到(  )。
①杯内漂浮物向上移动②有气泡冒出③杯内水位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4)取出杯内纸团,发现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5)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不能占据空间
【答案】(1)B
(2)B
(3)C
(4)A
(5)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杯子压入水 时应该竖直倒扣入水中,这样杯中就会保留大量空气,实验现象: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杯中有空气会占据空间。在杯子底扎一个小子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会湿,这是因为杯底的空气顺着小孔流动出来,水就填满整个杯子了。 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空气 会占据空间。
33.(2021三上·红塔期末)淘淘为了观察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选择了五个时间点对室外温度进行了测量: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6℃ 10℃ 15℃ 17℃ 11℃
(1)测量气温,温度计应该放在(  )。
A.教室里 B.阳光下 C.室外通风、阴凉处
(2)通过测量观察,发现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10时 B.12时 C.14时
【答案】(1)C
(2)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测量某地气温,温度计应该放置在室外距地1.5米的百叶箱内,达到室外阴凉通风的要求。 通过测量数据,找到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34.(2021三上·红塔期末)童童不小心把沙和食盐混合在了一起,用了以下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1)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可以用(  )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A.搅拌棒 B.滤布(或滤纸) C.漏斗
(2)将盐水溶液倒入(  )中,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出现白色颗粒。
A.杯子 B.蒸发皿 C.烧杯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以此类推,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我们可以通过(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答案】(1)B
(2)B
(3)B
【知识点】溶解;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由于沙子不溶于水,所以用滤纸过滤,可把沙分离出来。
(2)加热搅拌一段时间后蒸发皿上出现了白色颗粒。这种白色颗粒是食盐,当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掉时,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全部变成白色颗粒存在蒸发皿中,食盐不会蒸发掉。
(3) 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也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