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
微专题03逆温
【考点梳理】
1,逆温现象
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图所示。
高度↑
D
逆温层
气
2.逆温的类型
类型
发生的条件和过程
出现的地区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
辐射
中高纬度地区,黎
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
逆温
明前最强
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当暖空气运动到冷的地面上空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
平流
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大气温降低较
中纬度沿海地区
逆温
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锋面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冷暖气团之间的
逆温
冷气团在下部,会形成逆温
过渡带
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
地形
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
山地、盆地和谷地
逆温
置现象,即地形逆温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气温
气温
气温
气温
气温
正常气温
出现逆温
逆温层加厚
逆温逐
气温
渐消失
复正常
3.逆温的影响
(1)有利方面
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
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使多年
生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
(2)不利方面
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
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出行的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易造成交通事故。
④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好题精练】
一、单选题
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
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
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黄岗山
2160.8米
平地
河流
河流
·各测量站位置
时刻
01时
07时
13时
19时
平均
坡向
南坡
-0.667
-0.646
0.655
0.006
-0.163
北坡
-0.477
-0.265
0.868
0.332
-0.052
1.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
据表推测,
该地区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
象的时段是()A.01时-07时
B.07时-13时
C.13时-19时
D.19时-0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