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恩格斯:“思维是世间最美丽的花朵。”
我国著名的科学作家高士其好:“当今,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科学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教育的竞争,但归根结底却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成长,其关键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上的毛病就是思想上的毛病。”
思维的品质:
广阔性——思维训练的突破口。
独创性——是思维训练的主攻方向
深刻性——思维训练的终极目标
写作思维训练(二)
——独创性
一、思维训练的主攻方向——独创性
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果借用“荷花”比喻文章,那么思维就是“日”,文章的“别样红”,映射出思维独创性的光辉。
现在的教育是为下个世纪培养人才,这人才必须能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他们应是勇于进取的创造之才,决非人云亦云的等闲之辈。这种指导思想,在选拨人才的高考作文题中就有体现。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行证。
症结:究其根本,难在思维;而思维难的症结,主要又在于其独创性。
优势:青少年有着很强的进取心,这正是培养其独创性极其有利的一面,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正是培养和发展思维独创性的极好途径。
学生普遍觉得作文难,难在哪里?
古人云“意新词不俗。”
训练一:对成语进行反思。
1、开卷有益
《开卷未必有益》
2、班门弄斧
《班门正好弄斧》
3、玩物丧志
《玩物可以长志》
4、墙倒众人推
《推倒旧墙,才能立新墙》
5、杞人忧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艺高人胆大
《胆大人艺高》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意思精辟的用语,它反映了一种思维的定势。但独创性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开辟新的领域。在议论文独创性思维训练的起始阶段,可从对成语进行反思开始。
试反思:①良药苦口利于病;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③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训练二:据材料自拟能揭示论点的题目。
据报载,神农架林区野猪曾一度为患,有人想出在电线杆上装高音喇叭、播放狮叫虎吼的声音吓唬野猪的办法。开始倒很有效,后来,野猪非但不怕,反而拱倒了电线杆。
(1)适者生存;
(2)不能姑息迁就;
(3)骗,终非长久之计;
(4)动动真格如何;
(5)要顺应时代潮流
(6)改革才会有发展;
(7)弄虚作假者戒;
(8)既要声势,更要行动;
(9)形式主义要不得;
(10)做个“野猪”又何妨。
十个题目的思维特点:
(1)(5)(6)显得浮泛扣训练材料不紧。
(2)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
(3)(7)(9)属于纵向引申。
(4)属于横向扩散。
(8)属于辩证反思。
(10)属于逆向否定。
十个题目的优劣:
(3)(4)(7)(8)(9)(10)均可。
(8)最好。
(10)显得标新立异,从作反形式主义的勇士的角度来写,但应排除“一度为患”这消极的一面。
点评:
注意事项:
1、爱护嫩芽,赞扬一星半点的火花。
教师在训练时要敏锐地抓住学生得创性思维一星半点的火花,加以赞扬,甚至鼓吹。
2、做好“指路”、“搭桥”和“交钥匙”的工作。
“指路”:指树立目标、激发兴趣,尤其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思维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搭桥”: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的范文,以便借鉴,学生对一些“反弹琵琶”的文章是感兴趣的。
“交钥匙”:授之以法,教给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防止发生偏差。
独创性,求异思维是可贵的,但决不等于故意唱反调、越怪越好。训练时,要防止学生走进以荒唐怪诞为荣的死胡同。
一、独创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有人将独创性讲得玄而又玄,充满了神秘感。其实独创性主要源于求异思维,就其思路而言,大体上有如下四条。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刘熙载:“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学生写作问题:
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
逆向思维的方法:
它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
逆向思维的的好处:
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如果同学们能够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来作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
例一: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了一首祝寿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继续,众人皆叹奈何,郑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郑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郑板桥停笔,立刻掌声四起。
点评:郑板桥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发明创造,是郑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例二:《一位普遍的人》——如果仅从字面“普遍”二字去作文章,恐怕很难出佳作。如果在题眼“普通人”并不“普遍”的一面,“普通人”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有颗“金子”般的心,那么文章就显得深刻多了。
例三:《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那勇于攀登、奋发向上的精神;而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向上爬,或趋炎附势、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就更新颖了。
例四:《雪》——一般人会联想到它那纯洁美好的品质和洁白如玉的美德;而写它虚伪、软弱、藏污纳垢、粉饰、怕见太阳的一面,就与众不同了。
穿透障碍法,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作文题,仅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去思考,很难找到突破口,或者说仅从字面意思顺向去立意难以写出新颖、深刻的文章来。此时,如果我们突破思维定向的障碍,不按常规走路,在文题适当的位置暗添一个“不”字再去立意、构思,或对原概念和定义给以全新的解释,提出与一般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或许能写出立意深刻、新颖、能振聋发聩的佳作来。
小试牛刀:以“爱”为题,进行立意训练。
立意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
立意二:我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
立意三: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
立意四: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点评:前三种立意虽也正确,却不如立意四采用逆向思维,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的方法: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
与逆向思维的区别: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
《孙子兵法》云:“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例一: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
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
主考官: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
有一幅画: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桶里。
点评: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
主考官:连连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
例二:
周恩来总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思路活泼多变的事例不胜枚举。20世纪50年代,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中国的人民币有多少基金。显然这是一个带挑衅、嘲讽性的问题,讽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没有黄金储备。
如果直接说我们的黄金储备不多,有失国人、国家的尊严;如果硬说我们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又不符合事实。回答好这个问题,确实有很大难度。
总理采取迂回的方法从容不迫地回答:“十八元八角八分”。(当时人民币票面值是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加起来共十八元八角八分)。
点评:侧向思维的要义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系统之外的信息、知识、经验来解决面临的难题。
小试牛刀:以《可爱的家乡》为题写作。
构思1: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
点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颖感。
构思2: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
点评: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他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古今、中外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从中找出最佳角度,确定最新立意。
一个景点、一种物体,总有几个侧面,或前面,或后面,或高度,或厚度;也总有它的形状、色彩,甚至声音、味道、动态、静态;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更有其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神情姿态、品行特点等几个方面。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立体感的多侧面的固有特性。这样,同一事物,选择的角度不同,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性状、面貌也会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古人曾云:一树梅花万首诗.
世界著名画家达·分奇的老师佛罗斯奥说过的那样:即使同一个鸡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会立即不同了。
例一:以《由牛所想到的》立意。
1.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象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
2.从牛到“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
3.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
4.从牛的反刍的生理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神,要有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
5.从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人”的高尚品格……
例二:以“滥竽充数”为话题作文。
立意1: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蒙混过关的行径。
点评:这样的构思,未尝不可,但这个议题却已被人们写滥了,这是“啃别人嚼过的馍”,且显得过于陈腐。
立意2:批判齐宣王喜欢听合奏,给人以蒙混过关的机会,反映出管理制度落后之意。
点评:新鲜又有时代色彩。
立意3:批评其他乐师只管自己吹竽不管他人怎样,对南郭牌“水货”毫无觉察,或觉察了却不愿或不敢举报的好好先生哲学和胆小怕事的怯懦行为。
点评:有现实教育意义;
立意4:赞扬齐宣王挨个儿听吹竽,说明制订评估办法、设立考核标准的重要性。
点评:这个立意更有新时代的气息。
小试牛刀:《我的亲人》
构思1:通过“手”来写父亲。
构思2:通过“恨”来写爸爸。
构思3:通过“备忘录”来写妈妈。
构思4:通过“笑”来写老师。
构思5:通过“傻气”来写哥哥。
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贵重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运输途中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请根据你读材料后所产生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