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8 18: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课前回顾
鸦片战争
背景
中英贸易
中国(出超)
鸦片走私
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过程
关天培、陈化成
三元里抗英
结果
——中国战败
战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南京条约》
内容及危害
其他不平等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达到了吗?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材料一
材料二
没有
第二次鸦片战争
Y PI N ZH N ZH NG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一)根本原因/根本目的: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直接原因/借口:
英法
修约
中国
提出
扩大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
拒绝
英:“ 亚罗号事件”;法:“ 马神甫事件”
(三)参与国:
英法联军主凶,美俄帮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1856.10-1860.10
(一)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时间 条约 签约国 内容
1858年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
中美中英中法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1856.10-1860.10
(二)第二阶段:1860年8月—10月
占领天津
占领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签订《北京条约》
1.火烧圆明园: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
截至2020年12月 ,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 ;龙头、蛇头、羊头、鸡头、狗头五件铜兽头仍下落不明。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北京条约》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1)时间:
1860年
(2)签约国:
中英、中法
(3)内容:
香港岛
九龙半岛
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的变化:
数量增多
从东南沿海向北和内地延申
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1856.10-1860.10
(三)趁火打劫:列强继续扩大侵略权益
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英、俄觊觎西藏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二)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这场战争为什么叫“ 第二次鸦片战争”?
比较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同 根本原因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异 侵略时间
侵略力量
侵略区域
危害影响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1856—1860
英、法、美、俄
长江中下游
丧失更多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战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
1840-1842
英国
东南沿海
丧失部分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增长
扩大
扩大
扩大


与扩大!
课堂总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 景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经过及结果
第一阶段:
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二阶段:
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趁火打劫: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KM2领土
影 响
1.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2.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