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有着密切联系。教材从几何直观的角度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本节课设计了四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从形的角度,引出一组相等的分数,为学习做铺垫;第三个问题从数的角度,理解一组相等分数中分子、分母之间的变化关系;第四个问题提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过程,培养推理、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各种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
教具 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学,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2.利用故事导入:有位老爷爷要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个人就大吵了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这里,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给他们讲了讲,三个兄弟停止了争吵。聪明的阿凡提是用什么办法来说服兄弟三的?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大家就清楚了。3.板书课题:分数基本性质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一)探究活动一:探索分数基本性质。1.动手操作: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先将其四等分,把其中的3份涂色;接着将这张纸八等分;最后将这张纸十六等分。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得到:1.将这张纸四等分,把其中3份涂色,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是;2.接着将这张纸八等分,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是;3.最后将这张纸十六等分,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是。(板书三个分数)2.提出问题,思考:观察以上三个涂色部分和三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3.小组内交流,结合折纸活动汇报。 =()=()。4.教师小结:三个不同的分数都表示同样大小的涂色部分,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二)学习教材第二个问题:提出问题:请你再举一组这样的的例子,并一同伴交流。 1.动手操作。学生利用手中的纸片,折一折,涂一涂,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2.全班交流展示。 3.探究发现,总结规律。观察上面这几组相等的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式中各个分数的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之间是怎么变化的)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进行交流:第一组等式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依次同乘2;第二组等式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依然相等。4.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自己发现的结论吗?(学生交流后回答)5.教师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三)思考讨论:(1)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会不变呢?先在小组内交流。(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不会不变呢?请你试一试,说明问题。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73页的练一练的1——6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从知识、技能、本领和受到的教育去说)师:在学习中,大家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有所发现、得出结论,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乐趣,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收获的快乐。五、布置作业 运用故事导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新知。通过动手,借助图形找出相等的分数,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位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自己距离,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的积极性。通过动手,思考,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打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堂小结使知识形成系统,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