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 鸡兔同笼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 鸡兔同笼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8 18:3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用不同方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比较各种列举的特点,并让学生体会怎样列举更简便。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运用假设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学会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学习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假设列表法。
教学难点:运用假设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学会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学生猜测)。那么,你们是根据老师的什么特征来猜测老师年龄的?(学生各自回答)。
师:猜测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猜测)。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同学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我们先来看看这道古代名题。请同学们读一下题目,这道题里有几种动物?(2种)它们分别是什么?(鸡,兔)鸡有几个头,(1个)几条腿?()兔呢?(学生边回答师边出示课件)
你能猜出这里的鸡、兔各有几只吗?(学生猜)
同学们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到底猜的对不对,想不想知道正确的答案? 不要着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要认真听哦。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列表法。
1.师:(出示主题图)为了方便研究,老师把那道题目数字改小了,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师:同学们都很棒哦!读题读得真仔细。
师:那我们先来猜一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学生猜)。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 同学们真聪明。
师:老师用表格的形式,尝试把它列举出来。(板书:尝试)
假设1只鸡,那有几只兔呢?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腿有几条?符合条件吗?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尝试着在你的表格中,继续老师黑板上的猜测。(学生完成表格)。
4、学生汇报。
师:好,刚才大家都讨论的非常激烈。那现在谁愿意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跟大家交流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记录方法,你首先猜测的是什么
学生说出“我首先假设鸡有2只,那么兔就有7只”,腿太多了,那么就说明兔太多了....用同样的方法.....当鸡有5只,兔有4只,腿刚好是26条。
头的个数 鸡有几只 兔有几只 腿有多少条
9 1 8 34 ×
9 2 7 32 ×
9 3 6 30 ×
9 4 5 28 ×
9 5 4 26 √
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能再讲讲吗?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表格中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下。(头数不变,鸡增加1只,兔减少1只,腿减少2条)。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发现了规律,并且很快就找到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像这种1只1只尝试的方法,是列举法中的逐一列举法。(板书:逐一)
师:这种逐一列举法仅适用比较小的数字。当我们数字大一点点,逐一列举法就比较麻烦而且很浪费时间。这时候呢,我们就可以选择取中列举法。(板书:取中)
什么是取中列举法呢?就是取中间的数字。比如:9 个头,9中间的数字就是4或5。
5、举一反三,加深难度。
师:同学们听懂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看那道古代名题。其实这就是我们古代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同学们看这里是35个头,94条腿。数字比较大咯。我们选择哪种列表法比较方便呢?逐一列举法还适用吗?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表格。
头/个 鸡/只 兔/只 腿/条
    
师:很多同学都很能干。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现在,谁愿意把你们组的讨论成果跟大家分享分享?(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在列表的时候,我们首先先“猜测,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再进行多次调整,最后确定结果。”(板书:猜测 分析 调整) 列表法,你都学会了吗?
(二)、假设法
师:同学们,上面我们学习了两种列表法,老师都觉得太费力气了,你们觉得呢?你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指一名学生引导回答
生:就拿35个头的例子。我们假设笼子里全是鸡。一共就有35*2=70条腿。 94-70=24条。(师: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的兔当成2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算了2条腿,24条腿是少算的兔的腿数。) 4-2=2(条)。(假设全是鸡,就是把4条腿的兔当成2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24÷2=12(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24条腿呢?就看24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24÷2=12就是兔的只数。) 35-12=2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是不是,用假设法我们能很快的知道鸡和兔的只数。有谁能完整的把假设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呢。(真棒说得非常好。)
师:刚才我们通过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来解决问题,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三、巩固新知,加深理解。
师: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鸡兔同笼”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乐乐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有27枚,总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问:你能从这个问题中,找到与“鸡兔同笼”相似的地方吗?什么是永远不变的?5.1元能不能改变?板书“”
四、解决实际、课堂延伸。
下面两道题选其中一道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
(1)龟鹤共6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8条腿,龟和鹤各有几只?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
(2)三轮车和自行车共7辆,一共有17个轮子。三轮车、自行车各有几辆?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有38个同学去游乐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乘6人,小船乘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板书: “鸡兔”同笼
列举的方法:逐一
(猜测 分析 调整)
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