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2.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学习目标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1993-2003
2003-2013
2013至今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并将表格中的相关要点划记下来。
自主学习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时间 会议(事件) 内容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2年
1997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南方谈话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四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②③④⑤⑥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十三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①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经济建设
(工作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三步走”战略部署
【20世纪80年代末90时代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质疑】
材料:
市场经济分明是要复辟资本主义……要把中国拖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去。
——吴建国《关于当前改革问题之我见》,《真理的追求》
质疑1:社会主义制度能否继续存在?
质疑2:改革开放姓“资”姓“社”?
质疑3:市场经济是否是在复辟资本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②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个有利于”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研读】
邓小平南巡谈话要义,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加速经济发展,大胆解放思想,破除“姓社姓资”束缚,扫除一切“左”的障碍,使我国经济迅速跨上一个新台阶。
——何平、刘思扬《中国人民的儿子:记者笔下的邓小平》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何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方谈话·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地位: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ー世纪》的报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共十五大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自我评价
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邓小平遗愿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82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思想
1997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2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1987
中共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
改革开放
【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确立过程】
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合作探究】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结合所学,说明这样评价他的依据?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阐明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997年邓小平再次登上《时代周刊》
1997年3月3日。
标题:
下一个中国: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他们是如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新目标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新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六大(2002年)
二、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内容
意义
二、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中共十七大会议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2007年)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新思想
中共十八大(2017年)
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新目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新思想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
共
十
八
大
新领导
新思想
形成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集体
新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二、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中共十八大(2012)
第三目
展望未来 —— 踏上新征程
(中共十九大及发展新目标)
三、展望未来—踏上新征程
中共十九大会议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中共十九大(2017年)
新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思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
共
十
九
大
新矛盾
新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八大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十九大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实事求是
三、展望未来—踏上新征程
评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三、展望未来—踏上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
86页, 13个部分
32240余字
三、展望未来—踏上新征程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对比分析】
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四大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2017年11月13日《时代周刊》封面
主题:中国赢了。
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在内文《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作者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
【本课小结】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1993-2003
2003-2013
2013至今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九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