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帝国主义发动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国内反动势力的反革命叛乱
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
“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商业:
分配制度:
工业:
实行_____________
余量收集制
取消_____________
自由贸易
由全国_____________生活必需品
统一分配
推行_____________
国有化
短时间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经济规律,不利于俄国经济的发展;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材料: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粮食却属于你们;河流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哪些危害?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苏俄面对强大的国内外敌人;(三年内战1918-1920)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苏俄发展。
2.时间:
1921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 经 济 政 策
农业 余量收集制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分配 国家集中分配生活必需品
2.内容:
实行粮食税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自由贸易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意义/作用:
①.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
②.缓解了危机,巩固了政权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
4.意义/作用:
①.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
②.缓解了危机,巩固了政权
二、苏联的成立
⑴.时间:
1922年
苏联的成立:
⑵.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最初入盟的是:
俄罗斯、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
(屋)
(外)
(两只鹅)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17年之前
1917-1922
1922-1991
1991-今
三、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列宁
斯大林
苏联国徽国旗
1925年,斯大林提出___________的设想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实现工业化
斯大林的愿望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要么我们做到这一点,要么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的选择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特点:
2.方式:
工业化建设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两个年计划
(1928-1932-1933-1937年)
②高度集中的指令下完成(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________________,国防力量大为增强。工业总产值跃居_____________________。
拖拉机厂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强盛的工业国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的。
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_________;
另一方面,这种排斥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3.评价苏联工业化措施?
工业化
市场和商品经济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
四、农业集体化运动
四、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
加快工业化建设,为解决粮食收购危机。
集体农庄社员在田间用餐
1.背景:
2.目的:
3.措施:
发生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①消灭富农,建立____________
集体农庄
农民加入农庄
②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提供机械服务
③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苏联民间笑话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农民有积极性吗?
这笑话说明什么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农业集体化运动影响/评价:
积极:为苏联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消极: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
五、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下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苏联建设成就导致对斯大林的极端个人崇拜,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如何评价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积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弊
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苏联模式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谈谈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
各行业协调发展;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注重改善民生,保护人民利益;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
列宁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
政治上:1922年,成立了苏联
经济上:1921年,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一五、二五计划)
苏联模式形成
农业集体化
1936年,公布了新宪法
特征:
评价:①积极作用②消极作用
①经济上②政治上
随堂反馈
二、选择题
1.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请你算一算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
A60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2.1921年,当战时共产主义陷入危机之时,列宁勇敢地承认了政策的失败,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最让农民高兴的是( )
A把大型工矿企业交给国家
B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C在全国实行电气化
D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