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8 08:5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1898年,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
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 一战背景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4 2
1870 — 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材料一:英德法美比较表
经济上的竞争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
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根本原因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存在什么现象?这一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倒挂现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重新分割殖民地
殖民地的争夺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1879年


奥匈
1882年加入德奥集团


1892年
1904年
1907年






国协

相冲突的军事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主要原因
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吞并的波黑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在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刺客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有人说,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德皇威廉二世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导火线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呢?
交战双方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p83 思考点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 一战背景
.
西线
南线
东线
德奥联军对战俄军
德国对战英法
奥军对战俄军和塞尔维亚军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进程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1914,德法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
③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①美国、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
③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1914,日本对德国宣战,
占领了中国山东半岛
“二十一条”
企图灭亡中国
①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②德奥军队在东、南线取胜
巴黎和会
1919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限制美、英、日等国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结束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英法为主导的战胜国对战败国缔结和约而确定的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的基础上,确立了美国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特征:
帝国主义强权政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特征?
①将世界战争的责任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②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
③无视弱小民族利益;
④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P86思考点
实质: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基本维护了和平,推动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调整了国际关系确认了民族自决,顺应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③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发展。
隐含四大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
宰割战败国
分赃不均
奴役弱小民族
敌视社会主义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隐含的四对矛盾不断激化,必然打破暂时的均势,导致新的世界大战。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法国的联军统帅福煦则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尔曼: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这幅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它贪婪地将德国踩在地下并将内脏吞食殆尽。
积极:
消极: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国际联盟:
性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
原则:全体一致
实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评价
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
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
局限: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000 万人受伤,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交战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为1805亿美元,间接战争费用为1516亿美元。
四.一战的影响
1.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40%在美国手中。 日本趁火打劫……基本上工业国和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2.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
①摧毁四大帝国:德、俄、奥斯曼、奥匈
②欧洲相对衰落:削弱英法意三强,世界中心地位动摇
③美日崛起:美日力量壮大
④最大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的膨胀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返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 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和平主义思潮)
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般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人心厌战。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5.引发社会主义革命
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 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A.维持欧洲现状 B.争夺世界霸权
C.制造局部冲突 D.维护世界和平
B
真题演练(2021·浙江学考·2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