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7 22: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过关检测
一、单选题
1.(2022·重庆八中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惯性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悬停,此时宇航员惯性消失
C.锤柄撞击硬物后,锤头会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一扇木门能挡住飞来的铅球却不能挡住飞来的子弹,说明子弹的惯性更大
2.(2022·重庆万州·八年级期末)生活中有时需要利用摩擦,下面做法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把刀口打磨锋利 B.在车轮上固定防滑链
C.在滑轮间加润滑油 D.在椅子下装轮子
3.(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八年级期末)西南大学附中(东区)初二年级举行了拔河比赛,以下对比赛获胜秘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获胜方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失败方对绳子的拉力
B.获胜方穿钉鞋背书包是为了减小对地的摩擦力
C.获胜方对地摩擦力与失败方对地摩擦力相等
D.获胜方对地的摩擦力大于失败方对地的摩擦力
4.(2022·重庆南开中学八年级期末)物理课代表阳阳在抱作业去办公室时,用双手水平地夹住一叠作业,简化后如图所示,已知他在这叠作业的两端,单手可施加的最大摩擦力均为60N,每本作业的质量为300g,作业与作业之间能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为45N,则阳阳能水平夹住不滑落的作业本数最多为(  )
A.30 B.32 C.40 D.42
5.(2022·重庆南开中学八年级期末)有一只装满货物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小南同学用水平向右的力去推箱子,但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南对箱子的推力小于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B.小南对箱子的推力与箱子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箱子所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2022·重庆一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7.(2022·重庆一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的甲、乙两个木箱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受到甲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B.甲、乙两个木箱整体所受合力不为零
C.桌面对乙的支持力和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受到甲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从t=0开始,物体运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个过程的力和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0s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m/s
B.t=1s时,若F=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
C.6~10s,F的大小不变
D.若10s后撤去拉力F,则物体将以1.25m/s的速度继续在此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9.(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图所示为某同学在体育课上抛出实心球的情景,实心球被抛出后先向上运动,然后下落,落地后在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述过程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抛出后的向上运动过程 B.抛出后的向下运动过程
C.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 D.静止在地面上
1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力F向右运动,利用频闪照片每隔0.2s记录物体运动状况。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MO段的平均速度为5m/s
②OQ段的平均速度为6.25m/s
③MO段的摩擦力为5N
④OQ段的摩擦力小于5N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1.(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F1和F2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作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若其中F1=6N,方向是水平向右,且这两个力的合力为16N。关于F2
的大小和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10N,且方向水平向右
B.一定是22N,且方向水平向左
C.可能是10N,且方向水平向左
D.可能是22N,且方向水平向左
12.(2022·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届时,北京作为史无前例的双奥之城,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列关于冰雪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②乙图中冰球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行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③丙图中的冰壶做的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于冰面的摩擦力
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摔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3.(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小南制作的“抓鱼手套”。她在普通橡胶手套的着力处增加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增大了接触面的______,从而增大了______,使人更容易把鱼抓牢。
14.(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圆形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5.(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重为20N的探空气球(包括下方吊篮),所受浮力始终保持100N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同时探空气球受到空气的阻力与其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v2
(k为定值),此时装载货物的探空气球能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若吊篮中的货物重减少50N,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2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动;当气球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吊篮中货物的重为___________N。若去掉吊篮中的所有货物,气球能达到的最大上升速度为____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数)。
16.(2021·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第1秒,物体没有被推动,此时物体受到的阻力______推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第3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若6秒后,撤去推力,物体由于______还将继续往前运动。
17.(2022·重庆八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60N推乙物体,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甲_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受”或“不受”),丙对丁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N。
三、作图题
18.(2021·安徽铜陵·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及压力的示意图。
19.(2021·辽宁·中考真题)如图,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请在图中虚线处画出此时球的受力示意图。
20.(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为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拉动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画出此时木块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21.(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末)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22.(2021·贵州·铜仁市第十一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甲所示是小军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军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军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军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4)小高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高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军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五、简答题
23.(2021·江西南昌·八年级期中)如何把松动的铁锤头套紧在木质锤柄上,实验小组的成员提出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1)所示手握锤柄,锤头在上,把锤柄竖直向下撞击地面的石头;方法二:如图(2)手握锤柄,锤头朝下,用锤头撞击地面上的石头。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这两种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2)如果可行,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B
7.D
8.AC
9.D
10.A
11.D
12.B
13. 粗糙程度 摩擦力
14. 10 竖直向上 10
15. 40 2.8
16. 等于 2 惯性
17. 不受 15N
18.
19.
20.
21. 相等 快 不是 实验推理法
22. 钩码个数 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将卡片剪为两半 能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1)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方法一,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地面上的石头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方法二,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头撞击地面的石头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柄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2)方法一效果更好,因为物体的惯性跟它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也大,铁锤头的质量比木质锤柄的质量大,所以更容易紧套在锤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