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7 22: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过关检测
一、单选题
1.(2021·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两个人并肩走过沙滩,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踩成深脚印的人体重较大 B.踩成浅脚印的人鞋底面积较大
C.踩成深脚印的人对沙滩压强较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2020·重庆云阳·八年级期末)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下列关于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图乙中,水杯中的水不流出来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C.图丙中,挂物件的吸盘能贴在墙上是因为吸力
D.图丁中,两张纸向中间靠拢,是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3.(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末)在托里拆利实验实验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从地面拿到高山上,水银柱会下降
B.玻璃管越粗,管内水银柱越低
C.玻璃管倾斜导致液面高度差变大
D.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上方是空气
4.(2020·云南德宏·八年级期末)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 “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部分 B.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
C.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 D.吸饮料之前的吸管内
5.(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GA=20N,用力F将A压在竖直墙壁上,F=100N,A处于静止状态,若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5×10-3 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墙壁的压力为120N B.物体A对墙壁的压强为4×103Pa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0N D.增大F,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
6.(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图中的物理现象,不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甲图中,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使船身露出水面
B.乙图中,孔明灯升上了天空
C.丙图中,“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
D.丁图中,针筒里吹出的高速气流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上来并喷出
7.(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把一个重力为10N、底面积为10cm2的正方体甲,放在一个重力5N、边长为2cm的正方体乙的正上方,那么正方体乙受到甲的压力产生的压强是(  )
A.2.5×104Pa B.1.5×104Pa
C.104Pa D.1Pa
8.(2022·上海·九年级)如图所示A、B两只柱状容器(SA>SB),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不同液体,其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现将同一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  )
A.m甲<m乙
B.ρ甲>ρ乙
C.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D.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9.(2022·上海·九年级)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10.(2021·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把重6N、体积为8×10﹣4m3的物体投入足够多的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8N B.物体悬浮,F浮=6N
C.物体漂浮,F浮=6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8N
11.(2020·山东·周村二中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以下正确的选项有(  )
(1)若,则一定小于;(2)若,则一定大于
(3)若,则一定小于;(4)若,则一定大于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2021·浙江·闻涛中学八年级期中)将铁块B压在木块A上,A有部分露出水面(如图甲),将B取出吊在A下(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A仍有部分露出水面(如图乙)。则两种情况下,容器内水面高度(  )
A.甲图中水面高 B.乙图中水面高
C.两图中水面一样高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3.(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简易气压计,用它来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小明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4.(2021·广西玉林·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一重为28N,体积为2×10-3m3的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则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若将细线剪断,物块将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静止”)。
15.(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它车窗关闭,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 _____(选填“车内→车外”或“车外→车内”),原因是 _____。为防止车轮打滑,小金想在汽车尾部装上尾翼,其剖面如图乙、丙所示,则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 _____所示。
16.(2020·云南德宏·八年级期末)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容器,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饮料的压强p甲______p乙,桌面受到的压强p甲′______p乙′(选填“>”“<”或“=”)。
1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受到的压强是_____P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Pa。
三、实验题
18.(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两只杯子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ρ甲>ρ乙),小刚利用微小压强计对它们进行了区分。请结合小刚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当压强计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刚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侧玻璃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环境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刚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c)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c)杯子中盛的是甲液体。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
19.(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_N;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
(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有关;分析图中______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 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______(选填“A”或“B”或“C”)实验。
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C.用乒乓球弹开幅度大小比较鼓面响度的强弱
四、计算题
20.(2022·宁夏·银川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一容器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540g,放入一块质量为135g的金属块后溢出50cm3液体,这时总质量是635g。求:
①溢出液体的质量?
②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1.(2022·上海长宁·一模)如图所示,先将薄壁轻质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其底面积为1.5×10-2米2,再将质量为2千克、高度为0.2米、底面积为0.5×10-2米2的圆柱体乙置于甲中,然后向甲中倒入0.1米深的水。求:
(1)圆柱体的密度ρ;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容;
(4)继续向甲中倒入4×10-3米3的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
22.(2021·上海奉贤区阳光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中)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米2,盛有0.3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6千克、密度为3×103千克/米3。
①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水;
②求正方体乙的体积V乙;
③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C
6.B
7.A
8.B
9.D
10.C
11.C
12.C
13. 升高 760
14. 20 8 下沉
15. 车内→车外 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使车内气压大于车外 丙
16. >
>
17. 6000 7000
18. 大于 B 不可靠的 没有保证深度相同
19. 4.8 2 2.0 排开液体的体积 丙、丁 B
20.①40g;②2.7×103kg/m3
21.(1)2×103kg/m3;(2)980Pa;(3)29.4N,1960Pa;(4)3920Pa
22.①2940Pa;②2×10﹣3m3;③392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