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画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捕捉(bǔ pǔ) (揭 竭)开秘密
荧光屏(yín yínɡ) 障(碍 得)重重
2.“完全”这个词是由“完”和“全”两个近义字组成的。下面三组词语中,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一组是( )。
A.察看 醒悟 磨蹭 牢固 B.均匀 高低 醒悟 思索
C.懊悔 紧密 来回 思索 D.结实 改变 奋勇 奇观
3.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不得不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我们不能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C.怎么能说蟋蟀的住宅不是伟大的工程呢?
D.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是伟大的工程。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D.“好问则裕”的意思是: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就会变得富裕。
二、填空题
5.修辞在线。(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黑;很暗。( )
2.形容杂乱,没有条理。( )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写句子。
(1)骆驼将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任选一组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伴着傍晚的夕阳去散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实践]根据图片完成练习。
(1)这家店的招牌菜是____________。
(2)这家店的招牌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这家店的老板可能姓_________。
(4)爷爷的胃不好,医生嘱咐他不能吃刺激性食物。那爷爷到这家店吃饭合适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后提升
______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发出的冷光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冷光( )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 )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9.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_____,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_____转变成_____的过程。
10.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1.选词填空。
发现 发觉 发明
(1)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 )了稳压仪。
(2)考古工作者最近又( )了一座古墓。
(3)当他( )自己上当时,那个骗子已溜走了。
12.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课内片段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3.“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近义词。
模仿( ) 清楚( ) 揭开( ) 推进( )
15.“秘密”具体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16.我会连线。
超声波 雷达的天线
嘴巴 无线电波
耳朵 荧光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pǔ 竭 yín 得
【解析】
【详解】
略
注意“捕”的读音
2.A
【解析】
略
3.B
【解析】
略
4.D
【解析】
【详解】
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5. 设问 比喻 反问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文段,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判断。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句子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将“超声波”比作“波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无疑而问,增强了语气,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6. 漆黑 横七竖八
【解析】
略
7. (1)骆驼将把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 一部分养料将被骆驼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 (2)难道骆驼不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吗 (3)只要妈妈回来就会发现是我把花瓶打碎的。 (4)我们伴着夕阳去散步。 (5)月光洒在田野上。
【解析】
【详解】
略
8. 麻辣鸭头 麻 辣 祝 不合适。因为爷爷的胃不好,不能吃刺激性食物。而这家店的招牌菜是麻辣鸭头,它的特点是麻、辣,属于刺激性食物,所以爷爷不能吃。
【解析】
略
9. 腹部 发光层 透明层 反射层 化学能 光能
10.不但 而且
11. 发明 发现 发觉
12.萤火虫与日光灯
【解析】
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由原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仔细阅读文章即可分析概括出答案。
10.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填写,要注意合适的关联词语的填写,注意分析全文的内容,以及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可得前后文为递进关系,所以选择不但….而且…
11.本题考查的是合适的词语的填写,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即可。
12.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标题的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即可得知本文主要都是在写萤火虫与日光灯,所以题目可以是萤火虫与日光灯。
13.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花费了很多心思,付出了很多努力。
14. 仿照 清晰 揭露 前进
15.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6.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13.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答题思路是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将解释代入句子中,最后体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如,“终于”的本义是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在这里说明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花费了很多心思,付出了很多努力。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时,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模仿”的意思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近义词有仿照、模拟、仿效等。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仔细阅读选段,找到答案在选段中的大致范围,再细读范围内的内容,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第一段主要写的就是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并对这个秘密进行了阐述。答题时,只要将具体阐述这一秘密的内容画上横线上即可。
16.
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要认真审题,在选段中找到答案所在的大致范围,再提取题目中所需的关键词语进行连线即可。把文中“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及“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这两个句子对比即可知道,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对应雷达的无线电波;蝙蝠的嘴巴对应雷达的天线;蝙蝠的耳朵对应雷达的荧光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