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8《中国建筑的特征》(下) 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8《中国建筑的特征》(下) 课件(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8 13:3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中国建筑的特征(下)
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词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1.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第六个特征一段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作比较
引用
2.文章在不少地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分划内部空间而已。
· 例如热河普陀拉热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清晰明白;具体生动;更有说服力
3.这篇文章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视野开阔、指向精准
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运用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语言简明、严密、准确
引入概念
阐述“文法”
阐述主旨
4.说说《中国建筑的特征》的主旨
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拓展探究
梁思成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墙奔走呼吁,但依然没能阻挡住北京旧城改造,把北京的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都拆了。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基本一样。现在,新建筑越来越多,老建筑越来越少。你对于拆除老建筑持什么态度?
赞成:城市功能、社会发展需要
反对:城市记忆、文化载体
拓展探究
学习本文后,你对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性有着怎样的理解?
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传统思想的体现
谢谢收看!
文本简析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
①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
②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
③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
① 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
② 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
③ 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①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② 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
③ 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