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16.1《阿旁宫赋》(下)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16.1《阿旁宫赋》(下)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8 13:4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下)
1、2段小结
阿房宫
建筑之奇

宫女之众

珍宝之富


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为下文秦亡做铺垫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心思,心意
喜爱
顾念
百姓
怎么,为什么
连用,极言其细微
古今异义
搜刮
感慨,引起议论
人心同理,都渴望安居享乐
(比喻、反问)取用失当,突显谴责意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支撑

突出的钉头
谷仓
栏杆
排比对比夸张




剥削与被剥削
状语后置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攻占,语义上的被动
可惜
古今异义
失去人心的统治者
骄横顽固
呼应篇首4句,交代秦亡和阿房宫烧毁的结局。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入关
名作动,烧一把火;
名作状,天天地。
变成焦土
因奢而灭
手法:对比 排比 描写与议论结合
贪欲
挥霍
灭亡
常情
积怨
爆发
对比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一人之心
六个“多于”
统治者
百姓
叫 举 炬
秦爱纷奢
议论谴责秦亡宫毁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使动用法:使灭族
使动用法:使灭亡
假使
爱护
传递
复合虚词,“可以”“能够”
肯定指出秦与六国灭亡咎在自身
否定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各爱其人”。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空闲
为动用法:为..悲哀
意动:以……为鉴
第一、二、四个指秦以后的人,包括唐统治者
第三个指唐以后的人
宾语前置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 下断语 自取灭亡
二 析原因 不爱人
三 示警戒 鉴重于哀
总结教训警示当世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假设论证
以……为鉴。原指镜子,古人常把历史或别人的成败比喻为一面镜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引为警戒,故“鉴”又引申为警戒或教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奢 亡 鉴
改写结尾
阿房宫赋
描写
议论
秦必亡
(借古)
暴敛百姓,骄奢淫逸
不爱民(因)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讽今)
后人当鉴之
(果)
杜牧在《与人论谏书》中说:“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杜牧认为给君王劝谏,
直谏激怒君王,适得其反
要用委婉曲折的讽谏。
既然《阿房宫赋》是一篇谏书,为何开篇极力描写宫殿美女?
杜牧想要让君王察纳雅言,就把君王现在的生活还原到了某一种历史情境之中,阿房宫中秦始皇奢靡的生活不正是唐敬宗李湛日常生活的影射吗?这样写既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又使主旨的表达更真切,更易于为君王接受。
《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
赋的特点:
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 大胆奇特的夸张、铺陈、渲染等艺术特点来摹写阿房宫,就是“体物”;
“体物”
“写志”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就是“写志”,即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杜牧同时代的太学博士吴武陵评价说:“进士杜牧《阿房宫赋》,若其人,真王佐才也!”
杜牧的文和人一样,都有着
王佐之才:辅佐君王治国安邦的人才。
从《阿房宫赋》中反映出的杜牧形象:
②纵横驰骋的想象力和文采
③敢于直击时弊的谏诤精神
①为国为民的深沉忧患意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杜牧《阿房宫赋》:不爱民
咏史诗·阿房宫
【唐】胡曾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你的观点: ?
探究讨论
延伸拓展: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第7集里,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对看着自己长大的革命老前辈陈叔叔——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原因就是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结合材料说说杜牧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在现代的现实意义。
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