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补写句子专项指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补写句子专项指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8 13: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补写句子专项指导学案(含答案)
补写语句题
所谓“补写语句题”,是指题目提供一个语段,从语段中抽出几个短语或句子,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意思,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这是一种综合性题型,它以考查语言连贯能力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解答此类题目,既要重视对文本的阅读、语境的把握、语言作用的分析,又要重视由已知到未知的推断。
一、熟知三种文体特点
1.叙述类语段。叙述类语段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在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叙述类语段中,以上要素不一定齐全,但一定有一个叙述的主体或对象。考生可以抓住这一叙述主体的经历和特征,思考叙述的意义及目的,以此判断应该填写的内容,并与叙述语体吻合。
2.说明类语段。说明类语段总离不开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关系、功用等方面。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说明类语段可能只讲一个方面或两三个方面,空缺处应填的内容会是总说或分说某一方面的一点。考生紧紧围绕事物的本质特征,关注应填句子的位置,确定其性质,不难准确填写出应填内容。
3.议论类语段。议论类语段即使再短,也会有一个中心观点,在观点之外,应该有或多或少的论据。空缺部分应填的内容或是中心观点,或是论据的一部分,或是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连接部分。无论应填内容为哪类,考生只要抓住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还是容易填写出应填内容的。
二、抓住三个答题环节
1.阅读环节。补写语句题虽说考查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考生在做题时,首先,要阅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属于哪类文体,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要把握语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关系;最后,进行必要的重点勾画,找到句与句之间的关联与呼应,重点分析暗示性语句,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标点符号等。
2.推导环节。这是解答补写语句题最重要的环节,因为空缺处需要填写的内容,必须从已知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推导主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另外,考生通过推导,明确了应填写内容,还要重视组词造句,要根据提示信息,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与文本语体形式一致的语句。
3.检查环节。应补写的语句拟好后,考生不要急于填写,要检查补写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简洁,语句有无语病等。写出的句子,要文从字顺,不超字数,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考生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错。考生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补写语句的方法

方法一、这类试题的本质是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考生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的材料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联系。所以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选材性质,看所选句子之间是否有时间、空间或其他的逻辑关系。
例如“人体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呼吸”就是一呼一吸,既然后面的句子是“排出二氧化碳”,那么中间句子的关键部分,肯定就是“吸入氧气”,考生通过这样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得出答案是“从大气中吸入氧气”。再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城市,其后果当然是给人类带来灾害,而淹没“大量”沿海城市,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可推出答案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例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但事实上,①,因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其实,忘记初心,②,而是因为走的那个人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正因为这样,不管他走的路程是远是近,他都把初心丢掉了。‖初心难得,是因为遗忘,也是因为对生活的妥协。但也正因为难得,③。
解析:解答本题时先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再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分析可知,人们很难不忘初心;②处结合前面纪伯伦说的话分析可知,忘记初心,不是因为走的路程太远;③处结合本语段的中心话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难得”等内容分析可知,正因为难得,人们才更应该不忘初心。
答案:①人们很难不忘初心②不是因为走的路程太远③人们才更应该不忘初心
例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工作,③。人们的书写潦草且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拥有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解析:逻辑关系是语言中句与句之间最主要的关系。①处前有“不仅仅”“几千年历史”,后有“唐诗”“元曲”以及书法,应补写的不仅要有“更”“而且”等关联词,还要有“文化”之类的概括语。②处夹在“唐诗”和“元曲”之间,自然只能是“宋词”了。③处据前后语境的意思判断,只能是“危机”。
答案: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②宋词的婉转清雅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例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青年兴则国家兴,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②。“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③;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解析:理清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是补写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①处前句中有一个“则”,这样的情况通常表示前后是并列关系,且补写的语句中也要有“则”。②处前句是说“国家”,而后文是说中华民族的复兴,那么补写的内容应与“民族”有关。③处前有“历史”“现实”,那么补写的内容就应与“未来”有关。
答案:①青年强则国家强②民族就有希望③也是未来的
方法二、要注意从结构上分析句子在语段中的作用。领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的位置不同,答题思路肯定也不一样。
有领起下文的句子,如“这是因为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考生概括下文,可以推测空缺处的句子应该是讲花青素的颜色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有总结上文的句子,如“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空缺处前面的材料已经交代了过程,考生需要对这个过程导致的结果进行总结。结合“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被遗弃在太空中”等表述,考生应该能推测出其结果是形成太空垃圾。
例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粒咖啡应种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海拔太高则味酸,海拔太低则味苦。云南小粒咖啡多种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河谷地区,所以,①。从气候条件看,云南光照时间长,既②,又有利于咖啡养分的积累,所以云南小粒咖啡所含的有效营养成分高于国外的许多咖啡品种。总之,③,使云南小粒咖啡形成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的独特风味。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前后文在语意和结构上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①处由前文“海拔太高则味酸,海拔太低则味苦”“种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河谷地区”可知,应该填写“酸与苦都适中”。②处由前文“云南光照时间长”可知,应该填写“有利于咖啡树的生长”。③处由前文“海拔1100米左右”“光照时间长”可知,应该填写“合适的海拔和充足的光照条件”。
答案:①酸与苦都适中(或“不酸不苦”)②有利于咖啡树的生长(或“有利于光合作用”)③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合适的海拔和充足的光照条件”)
方法三、要注意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可能是话题核心词,在材料中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抓住这些核心词,可以围绕材料阐述的核心思考问题,避免走弯路。如2016年全国Ⅰ卷补写语句题材料的核心词语是“花青素颜色”,全国Ⅱ卷核心词语是“气候利弊”,全国Ⅲ卷核心词语是“太空垃圾”,等等。
例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啤酒肚”的真正成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①。脂肪堆积是由于能量过剩,而能量过剩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能量摄入太多,②。因此,要消除“啤酒肚”,一方面要③;另一方面要多运动,以消耗多余的能量。
解析:①处应补写不良的饮食习惯的结果,后文有“脂肪堆积”这一关键词,所以应填写“腹部脂肪堆积过多”。②处应与前面“一是能量摄入太多”对应,后文有“消耗”“能量”等关键词,所以应填写“二是能量消耗太少”。③处应补写“能量摄入太多”的解决措施。
答案:①腹部脂肪堆积过多②二是能量消耗太少③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方法四、要抓住关联词。
不同的关联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特别是有些固定搭配,只能表达某一种句子关系(并列、递进、因果、假设、转折、选择、条件关系等)。根据这些固定搭配,考生往往能推测其前后句的关系。例如:“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其中,“不仅”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一般与“而且”“也”“还”等形成固定搭配,表示程度上的加深。
例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能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①。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因此,湿地是人类②。湿地草根层疏松多孔,不仅能储存大量水分,③,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
解析:第一空前面是关联词“从而”,这说明关联词前面是原因或方法,后面是结果或目的,所以这里应该对湿地“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的结果进行说明。因为“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是污染环境的物质,所以第一空应该填“改善环境”一类的语句。第二空,“湿地是人类”前面有关联词“因此”,这说明空缺处应该对上文所写的湿地为人类带来的种种好处进行总结。第三空前面有关联词“不仅”,后面应用“还……”构成复句,表递进关系。从下文“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可推测,此处应填湿地将水分送回大气中的方式。
答案:①改善被污染的环境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③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
方法五、抓住句式一致的暗示
在语段中,常常会有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根据已出现的句式可以推知空缺处的句式,采用仿写句式法即可作答。
例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孟德斯鸠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我想补充说:对一个人的不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义,所显示的是人格的卑劣,这不只是在侮辱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在侮辱所有人的尊严,这个尊严是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的。所以,看见不公,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不义,我们要当心小人。
[解析]第①处应该抓住“因为对一个人的不义,所显示的是人格的卑劣”与“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①________”句式一致性的暗示。由此第①处应该表达为“所显示的是××的××”。再结合“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的应该是“制度”。最后结合前后句意可以确定第①处答案表述形式为:所显示的是制度的××。第②处应该抓住“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与“对一个人的不义,②________”句式一致性的暗示。由此第②处应该表达为“就是对××的××”。再结合“这不只是在侮辱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在侮辱所有人的尊严”可以确定第②处答案为:就是对所有人的侮辱。第③处应该注意“看见不义,我们要当心小人”与“看见不公,③________”句式一致性的暗示。由此第③处应该表达为“我们要当心(警惕)××”。最后结合第①处可以确定答案。
方法六、抓住标点符号的暗示
在语段中,最能暗示所拟写句子内容、形式等信息的标点符号有四个。①问号。如果空缺前有问号,则所拟写句式可能是答句;如果空缺本身后面带问号,则所拟写句子可能是设问或反问句式。②冒号。如果空缺本身后面带冒号,则所拟写句子可能是个总提句;如果空缺前带冒号,则所拟写句子可能是个总括句。③分号。无论空缺前或后出现分号,则所拟写句子与前或后构成一个并列关系,可能句式上要与前或后保持一致。④逗号。如果空缺前是逗号,则所拟写句子可能是个衔接句,语意是在前面基础上延伸、承接、递进等。
例8、(2019·福建省泉州市模拟试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在能源领域,煤和石油的时代已渐近黄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保人士主张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之类的“清洁能源”。不过有人警告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制造相关设备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科学家指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核能既经济又清洁。这种说法遭到了环保人士的嗤笑和抗议。
[解析]第①处,根据后面的问号及后面内容,应拟写一个能引起下文的设问句。第②处,根据后面的冒号可知,所拟写的句子应该总括、总提“因为……”内容。第③处,后面是个逗号,但根据后面“因为”的提示,所拟写的句子应是与“因为”构为因果关系的结果句。
[答案]①下一个能源霸主是什么(或“下一种主要能源是什么”)②这些能源可不算清洁③应该发展核能

练习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7个字。(6分)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①。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文明变得多彩而丰富。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②,就算这种花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文明是平等的,③。承认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是前提,否则难以发现其他文明的美。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解析:①处前文说到“交流”,后文有“交流”“互鉴”这两个关键词,所以应填写关于“互鉴”的内容。②处前文说到“多彩”,后文有“就算这种花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所以应填写关于“一种花”的假设。③处前文有“文明是平等的”,后文有“承认……平等性是前提”,所以应填写“平等”“交流互鉴”“文明”之间关系的句子。
答案:示例:①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②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③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①,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②。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③。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解析:①处前文列举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后文有“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所以应填写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渗透的内容。②处前文说到人工智能与生活,后文有“重复性的工作”,所以应填写关于人工智能涉及工作领域的内容。③处根据后文的举例,应填写人工智能并不会让人们都失业之类的内容。
答案:示例:①人工智能已全面走进人类生活(人工智能已渗透人类生活各领域)②还将影响到人类的职业领域(还将替代人类的某些工作)③也会催生一些新型职业(并不会让人们都失业)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对于网购而言,消费者的评价是影响销量的关键因素,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是以好评数量的多少来选择商家的。如果商品评价系统因人为因素造成虚假评价、反映失真,①,而且也对其他同类商家造成了实质性的侵害。②,这是目前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的相关法律只能提供原则性的解决方案,③。只有当立法者、司法者和执法者共同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法律工具和法治手段的效力和作用时,才能将飞速发展中的电子商务行业真正纳入法治轨道。
解析:①处前文有“如果商品评价系统因人为因素造成虚假评价、反映失真”,所以应填由此带来的坏处,并以此作为后文“而且”的基础。②处后文有“这是”,这个“这”的内容必然与前文提到的坏处有联系,所以应填对前面提到的害处的定性的句子。③处所填内容应与前文“目前的相关法律只能提供原则性的解决方案”照应,提供方案的是“立法者”,后文必然要表述与“司法者和执法者”相关的内容。
答案:示例: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③具体施行还有赖于执法、司法机关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①,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②,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③,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答:
解析:①处,根据上文“有两种……一种叫乙醇脱氢酶”以及下文的“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和“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可知,此处应填“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处,根据“少量饮酒就会……”以及“而那些酒量大的人……”可知,此处应填与“能迅速将乙醛代谢”相反的意思,如“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处,根据前文“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及其表现和“而那些酒量大的人”的对比可知,此处应填“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答案:示例: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③,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解析:文段大意:真正的考古学研究不仅要关注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关注精神文化历史。①处,根据前文“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以及后文“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可知,此处应填写“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②处,根据“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可知,此处应用“更(还)”呼应“不仅”,用“思想”呼应“生活”,可填“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等。③处,由下文“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可知,此处应用“既要”呼应“同时更要”,用“物质”呼应“精神”,即“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答案:示例: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①,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②,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③,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保持语句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①空前面阐释了植物生长的三个方面,后面分析总结“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可见影响植物生长的三个方面与温度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①空应填入“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这句。根据“温度的变化”和“只有适宜的温度”等句子,可知②空应填入“温度过高或过低”这句。③空应填入的句子要概括“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这句话的意思,因此,应填入“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句。
答案:示例: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②温度过高或过低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解析:先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前后文语境补写。①处,根据前面的“若使用不当”,推断此处需要填写表达“药品可能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前面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后面的“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可以推断此处需要填写表达“药物浓度逐渐升高”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前面的转折连词“然而”和后面的“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推断,此处应填写表达“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意思的句子。
答案:示例:①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①,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①处,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以为变色龙”“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等信息可知,应填写人们根深蒂固的但错误的看法——“想变成什么颜色”。②处,“其实”指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说,含转折意。根据“其实”及空后内容可知,应填写对前面人们看法的否定——“事实并非如此”。③处,根据“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等内容可知,蜥蜴的皮肤变色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温度和光线”都是外在条件,故应填写“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答案:示例:①想变成什么颜色②事实并非如此③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①。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解析: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文段的基本意思。太阳能与风能具有互补性,这使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第二句从昼夜、季节方面说明这种互补性。①处,可以根据“这种互补性”来进行推断。②处,可以根据前面“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来进行推断。③处,可以根据“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来进行推断。
答案:示例:①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②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③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②,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③,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解析: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是一个说明类语段,说明对象是“花青素”,中心意思是花青素能决定花的颜色。①处,答题的关键是看清冒号后面的内容,所要填的句子应是冒号后面内容的总领句。由“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环境”可知,应填花青素在不同的环境中能使花朵表现出不同颜色这个意思。②处,从“比如有一种牵牛花”句可知,所填句子的主语应是花的群体,如“有些花”;再结合“清晨”“之后”“最后”可知,应填表示“有些花”的颜色与时间的关系的句子。③处,应填“花的颜色的变化”的原因,前面已经有半句,结合整个句子意思,pH值导致花青素发生变化,所以应填“花青素也会随之而变”之类的句子。
答案:示例:①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②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③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