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入学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入学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8 21:5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入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以下四个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B. C. D.
2.的结果是(  )
A.2 B.﹣2 C.4 D.±2
3.国产手机芯片麒麟980是全球首个7纳米制程芯片,已知1纳米=0.000000001米,将7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A.7×109 B.7×10﹣9 C.7×108 D.﹣7×109
4.若一次函数y=kx+1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  )
A.k<0 B.k>0 C.k≥0 D.k≤0
5.解分式方程+=3时,去分母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  )
A.x+2=3 B.x﹣2=3
C.x﹣2=3(2x﹣1) D.x+2=3(2x﹣1)
6.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
A.﹣2 B.﹣1 C.1 D.2
7.把抛物线y=﹣x2向左平移1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y=﹣(x﹣1)2﹣3 B.y=﹣(x+1)2﹣3
C.y=﹣(x﹣1)2+3 D.y=﹣(x+1)2+3
8.在Rt△ABC中,∠C=90°,若BC=3,AC=4,则cosB的值为(  )
A. B. C. D.
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两寸,锯道长八寸,问径几何?”译为:“今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去锯这木材,锯口深2寸(ED=2寸),锯道长8寸”,问这块圆形木材的直径是多少?”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圆形木材的直径AC是(  )
A.5寸 B.8寸 C.10寸 D.12寸
10.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M是AD边的中点,BM与AC垂直,交直线AC于点N,连接DN,则下列四个结论中:
①CN=2AN;②DN=DC;③tan∠CAD=;④△AMN∽△CAB.
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甲、乙两名同学进行跳高测试,每人10次跳高的平均成绩恰好是1.6米,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0.5,则在本次测试中,   同学的成绩更稳定(填“甲”或“乙”)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A坐标是    .
13.若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解,则m+n=   .
14.如图,河坝的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与水平宽度AC之比),坝高BC=6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m.
15.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C=100°,半径OA=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16.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CD平分∠ACB.若AD=2,BD=3,则AC的长   .
三、解答题(本题共9个小题,其中17、18、19题各6分,20、21题各8分,22、23题各9分,24题10分,满分62分)
17.计算:.
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
19.如图,下面是小芸设计的“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ABC.
求作:BC边上的中线AD.
作法:
(1)分别以点B,C为圆心,A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点;
(2)作射线AP,AP与BC交于D点.线段AD就是所求作的BC边上的中线.
根据小芸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连接BP,CP,
∵AB=CP,AC=   ,
∴四边形ABPC是平行四边形,(    )(填推理的依据)
∴BD=DC,(    )(填推理的依据)
即线段AD是BC边上的中线.
20.九(1)班针对“你最向往的研学目标”的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提供A、B、C、D四个研学目标,每名学生从中分别选一个目标),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扇形统计图.
男、女生最向往的研学目标人数统计表
目标 A B C D
男生(人数) 7 m 2 5
女生(人数) 9 4 2 n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m=   ,n=   ;
(2)扇形统计图中A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
(3)从最向往的研学目标为C的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参加竞标演说,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一名男生、一名女生的概率.
21.如图,1号楼在2号楼的南侧,两楼高度均为90m,楼间距为AB.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32.3°,1号楼在2号楼墙面上的影高为CA;春分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55.7°,1号楼在2号楼墙面上的影高为DA.已知CD=42m.
(1)求楼间距AB;
(2)若2号楼共30层,层高均为3m,则点C位于第几层?(参考数据:sin32.3°≈0.53,cos32.3°≈0.85,tan32.3°≈0.63,sin55.7°≈0.83,cos55.7°≈0.56,tan55.7°≈1.47)
22.某商店购进A、B两种商品,购买1个A商品比购买1个B商品多花10元,并且花费300元购买A商品和花费100元购买B商品的数量相等.
(1)求购买一个A商品和一个B商品各需要多少元;
(2)商店准备购买A、B两种商品共80个,若A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商品数量的4倍,并且购买A、B商品的总费用不低于1000元且不高于1050元,那么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是⊙O的直径,D是劣弧的中点BD交AC于点E.
(1)若∠ACB=30°,求sin∠DAC.
(2)求证:AD2=DE DB.
(3)若BC=5,CD=,求DE的长.
24.如果有一条直线经过三角形的某个顶点,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称该直线为三角形的“自相似分割线”.如图1,在△ABC中,AB=AC=1,∠BAC=108°,DE垂直平分AB,且交BC于点D,连接AD.
(1)证明:直线AD是△ABC的自相似分割线;
(2)如图2,点P为直线DE上一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PC的值最小?求此时PA+PC的长度;
(3)如图3,射线CF平分∠ACB,点Q为射线CF上一点,当取最小值时,求∠QAC的正弦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以下四个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B. 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2.的结果是(  )
A.2 B.﹣2 C.4 D.±2
【分析】依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2.
故选:A.
3.国产手机芯片麒麟980是全球首个7纳米制程芯片,已知1纳米=0.000000001米,将7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A.7×109 B.7×10﹣9 C.7×108 D.﹣7×109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7纳米=7×0.000000001米=7×10﹣9米.
故选:B.
4.若一次函数y=kx+1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  )
A.k<0 B.k>0 C.k≥0 D.k≤0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解:∵一次函数y=kx+1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故选:B.
5.解分式方程+=3时,去分母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  )
A.x+2=3 B.x﹣2=3
C.x﹣2=3(2x﹣1) D.x+2=3(2x﹣1)
【分析】最简公分母是2x﹣1,方程两边都乘以(2x﹣1),把分式方程便可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2x﹣1),得
x﹣2=3(2x﹣1),
故选:C.
6.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
A.﹣2 B.﹣1 C.1 D.2
【分析】把x=1代入方程x2﹣3x+m=0得1﹣3+m=0,然后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
解:把x=1代入方程x2﹣3x+m=0得1﹣3+m=0,
解得m=2.
故选:D.
7.把抛物线y=﹣x2向左平移1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y=﹣(x﹣1)2﹣3 B.y=﹣(x+1)2﹣3
C.y=﹣(x﹣1)2+3 D.y=﹣(x+1)2+3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平移的性质.
解:当y=﹣x2向左平移1个单位时,顶点由原来的(0,0)变为(﹣1,0),
当向上平移3个单位时,顶点变为(﹣1,3),
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3.
故选:D.
8.在Rt△ABC中,∠C=90°,若BC=3,AC=4,则cosB的值为(  )
A. B. C. D.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AB的长,然后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在Rt△ABC中,∠C=90°,BC=3,AC=4,
∴AB===5,
∴cosB==,
故选:B.
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两寸,锯道长八寸,问径几何?”译为:“今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去锯这木材,锯口深2寸(ED=2寸),锯道长8寸”,问这块圆形木材的直径是多少?”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圆形木材的直径AC是(  )
A.5寸 B.8寸 C.10寸 D.12寸
【分析】设⊙O的半径为r.在Rt△AEO中,AE=4,OE=r﹣2,OA=r,则有r2=42+(r﹣2)2,解方程即可.
解:设⊙O的半径为r.
在Rt△AEO中,AE=4,OE=r﹣2,OA=r,
则有r2=42+(r﹣2)2,
解得r=5,
∴⊙O的直径为10寸,
故选:C.
10.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M是AD边的中点,BM与AC垂直,交直线AC于点N,连接DN,则下列四个结论中:
①CN=2AN;②DN=DC;③tan∠CAD=;④△AMN∽△CAB.
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通过证明△AMN∽△CBN,可得,可证CN=2AN;过D作DH∥BM交AC于G,可证四边形BMDH是平行四边形,可得BH=MD=BC,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N=DC;由平行线性质可得∠DAC=∠ACB,∠ABC=∠ANM=90°,可证△AMN∽△CAB,通过证明△ABM∽△BCA,可得,可求AB=BC,即可得tan∠DAC=,则可求解.
解:∵AD∥BC,
∴△AMN∽△CBN,
∴,
∵M是AD边的中点,
∴AM=MD=AD=BC,
∴,
∴CN=2AN,故①正确;
如图,过D作DH∥BM交AC于G,连接NH,
∵DH∥BM,BM⊥AC,
∴DH⊥AC,
∵DH∥BM,AD∥BC,
∴四边形BMDH是平行四边形,
∴BH=MD=BC,
∴BH=CH,
∵∠BNC=90°,
∴NH=HC,且DH⊥AC,
∴DH是NC的垂直平分线,
∴DN=CD,故②正确;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BC=90°,AD=BC,
∴∠DAC=∠ACB,∠ABC=∠ANM=90°,
∴△AMN∽△CAB,故④正确;
∵AD∥BC,
∴∠DAC=∠BCA,且∠BAC+∠ACB=90°,∠DAC+∠AMB=90°,
∴∠BAC=∠AMB,且∠BAM=∠ABC,
∴△ABM∽△BCA,
∴,
∴AB2=BC2,
∴AB=BC,
∵tan∠DAC=tan∠ACB=,
∴tan∠DAC=,故③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甲、乙两名同学进行跳高测试,每人10次跳高的平均成绩恰好是1.6米,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0.5,则在本次测试中, 乙 同学的成绩更稳定(填“甲”或“乙”)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解:∵S甲2=1.2,S乙2=0.5,
∴S甲>S乙,
∴甲、乙两名同学成绩更稳定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A坐标是  (﹣2,﹣3) .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解: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A 坐标是(﹣2,﹣3),
故答案为:(﹣2,﹣3).
13.若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解,则m+n= 3 .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m+n的值即可.
解:∵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解,
∴m+n=3.
故答案为:3.
14.如图,河坝的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与水平宽度AC之比),坝高BC=6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12 m.
【分析】根据坡度和坡角的关系求出∠A=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
解:∵迎水坡AB的坡比是1:,
∴tanA==,
∴∠A=30°,
∴AB=2BC=2×6=12(m),
故答案为:12.
15.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C=100°,半径OA=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π .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C+∠B=180°,求出∠B=80°,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C=2∠B=160°,再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
∴∠ADC+∠B=180°,
∵∠ADC=100°,
∴∠B=80°,
∴∠AOC=2∠B=160°,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4π,
故答案为:4π.
16.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CD平分∠ACB.若AD=2,BD=3,则AC的长  .
【分析】证出∠ACD=∠DCB=∠B,证明△ACD∽△ABC,得出=,即可得出结果.
解:∵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
∴CD=BD=3,
∴∠B=∠DCB,AB=AD+BD=5,
∵CD平分∠ACB,
∴∠ACD=∠DCB=∠B,
∵∠A=∠A,
∴△ACD∽△ABC,
∴=,
∴AC2=AD×AB=2×5=10,
∴AC=.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9个小题,其中17、18、19题各6分,20、21题各8分,22、23题各9分,24题10分,满分62分)
17.计算:.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计算即可.
解:原式=2+1﹣2×+2
=2+1﹣+2
=+3.
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
【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解:原式=

=,
当x=2+时,
原式=.
19.如图,下面是小芸设计的“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ABC.
求作:BC边上的中线AD.
作法:
(1)分别以点B,C为圆心,A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点;
(2)作射线AP,AP与BC交于D点.线段AD就是所求作的BC边上的中线.
根据小芸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连接BP,CP,
∵AB=CP,AC= 已知 ,
∴四边形ABPC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填推理的依据)
∴BD=D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填推理的依据)
即线段AD是BC边上的中线.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解:连接BP,CP,
∵AB=CP,AC=BP(已知),
∴四边形ABPC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D=D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即线段AD是BC边上的中线.
故答案为:已知,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0.九(1)班针对“你最向往的研学目标”的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提供A、B、C、D四个研学目标,每名学生从中分别选一个目标),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扇形统计图.
男、女生最向往的研学目标人数统计表
目标 A B C D
男生(人数) 7 m 2 5
女生(人数) 9 4 2 n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m= 8 ,n= 3 ;
(2)扇形统计图中A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144° ;
(3)从最向往的研学目标为C的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参加竞标演说,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一名男生、一名女生的概率.
【分析】(1)先根据C组男女生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出样本容量,再根据B组对应百分比及女生B组人数求解可得m的值,最后根据各组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n的值;
(2)用360°乘以A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3)应用列表法的方法,求出恰好选到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概率是多少即可.
解:(1)样本容量=(2+2)÷10%=40,
依据题意得:(4+m)=40×30%,
解得:m=8;
n=40﹣7﹣8﹣2﹣5﹣9﹣4﹣2=3;
故答案为:8、3;
(2)(7+9)÷40×360°=144°;
故答案为:144°.
(3)列表得:
男1 男2 女1 女2
男1 ﹣﹣ 男2男1 女1男1 女2男1
男2 男1男2 ﹣﹣ 女1男2 女2男2
女1 男1女1 男2女1 ﹣﹣ 女2女1
女2 男1女2 男2女2 女1女2 ﹣﹣
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恰好选中1男1女的结果数为8,
所以恰好选中1男1女的概率P=.
21.如图,1号楼在2号楼的南侧,两楼高度均为90m,楼间距为AB.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32.3°,1号楼在2号楼墙面上的影高为CA;春分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55.7°,1号楼在2号楼墙面上的影高为DA.已知CD=42m.
(1)求楼间距AB;
(2)若2号楼共30层,层高均为3m,则点C位于第几层?(参考数据:sin32.3°≈0.53,cos32.3°≈0.85,tan32.3°≈0.63,sin55.7°≈0.83,cos55.7°≈0.56,tan55.7°≈1.47)
【分析】(1)构造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两个角的正切值即可求出答案.
(2)只需计算出CA的高度即可求出楼层数.
解:(1)过点C作CE⊥PB,垂足为E,过点D作DF⊥PB,垂足为F,
则∠CEP=∠PFD=90°,
由题意可知:设AB=x,在Rt△PCE中,
tan32.3°=,
∴PE=x tan32.3°,
同理可得:在Rt△PDF中,
tan55.7°=,
∴PF=x tan55.7°,
由PF﹣PE=EF=CD=42,
可得x tan55.7°﹣x tan32.3°=42,
解得:x=50
∴楼间距AB=50m,
(2)由(1)可得:PE=50 tan32.3°=31.5m,
∴CA=EB=90﹣31.5=58.5m
由于2号楼每层3米,可知点C位于20层.
22.某商店购进A、B两种商品,购买1个A商品比购买1个B商品多花10元,并且花费300元购买A商品和花费100元购买B商品的数量相等.
(1)求购买一个A商品和一个B商品各需要多少元;
(2)商店准备购买A、B两种商品共80个,若A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商品数量的4倍,并且购买A、B商品的总费用不低于1000元且不高于1050元,那么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分析】(1)设购买一个B商品需要x元,则购买一个A商品需要(x+10)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花费300元购买A商品和花费100元购买B商品的数量相等,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买B商品m个,则购买A商品(80﹣m)个,根据A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商品数量的4倍并且购买A、B商品的总费用不低于1000元且不高于105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结合m为整数即可找出各购买方案.
解:(1)设购买一个B商品需要x元,则购买一个A商品需要(x+10)元,
依题意,得:=,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x+10=15.
答:购买一个A商品需要15元,购买一个B商品需要5元.
(2)设购买B商品m个,则购买A商品(80﹣m)个,
依题意,得:,
解得:15≤m≤16.
∵m为整数,
∴m=15或16.
∴商店有2种购买方案,方案①:购进A商品65个、B商品15个;方案②:购进A商品64个、B商品16个.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是⊙O的直径,D是劣弧的中点BD交AC于点E.
(1)若∠ACB=30°,求sin∠DAC.
(2)求证:AD2=DE DB.
(3)若BC=5,CD=,求DE的长.
【分析】(1)根据BC是⊙O的直径,可得∠CAB=90°,进而可得∠ABC=60°,由D是劣弧的中点,可得=,可得∠DAC=30°,利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即可;
(2)先证明△ABD∽△EAD,再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
(3)由D是劣弧的中点,得AD=DC,再运用(2)的结论即可.
解:(1)∵BC是⊙O的直径,
∴∠CAB=90°,
∵∠ACB=30°,
∴∠ABC=90°﹣30°=60°,
∵D是劣弧的中点,
∴=,
∴∠ABD=∠DAC=30°,
∴sin∠DAC=.
(2)证明:由(1)得∠ABD=∠DAC,
∵∠ADB=∠EDA,
∴△ABD∽△EAD,
∴=,
∴AD2=DE DB.
(3)由D是劣弧的中点,得AD=DC,
∴DC2=DE DB,
∵CB是直径,
∴△BCD是直角三角形,
∴BD=2,
∴()2=2DE,
解得:DE=.
24.如果有一条直线经过三角形的某个顶点,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称该直线为三角形的“自相似分割线”.如图1,在△ABC中,AB=AC=1,∠BAC=108°,DE垂直平分AB,且交BC于点D,连接AD.
(1)证明:直线AD是△ABC的自相似分割线;
(2)如图2,点P为直线DE上一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PC的值最小?求此时PA+PC的长度;
(3)如图3,射线CF平分∠ACB,点Q为射线CF上一点,当取最小值时,求∠QAC的正弦值.
【分析】(1)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B=∠C=∠BAD=36°,得△DBA∽△ABC;
(2)连接PB,设BD=x,则BC=x+1,由△DBA∽△ABC,得,列出方程即可得出BC的长;
(3)过点A作AH⊥BC于点H,过点Q作QG⊥BC于点G,连接AG,设CF与AD交于点M,由(2)知GQ=,可说明sin.
【解答】(1)证明:∵△ABC中,AB=AC=1,∠BAC=108°,
∴∠B=∠C=(180°﹣∠BAC)=36°,
∵DE垂直平分AB,
∴AD=BD,
∴∠B=∠BAD=36°,
∴∠C=∠BAD,
又∵∠B=∠B,
∴△DBA∽△ABC,
∴直线AD是△ABC的自相似分割线;
(2)解:如图,连接PB,
∵DE垂直平分AB,点P在DE上,
∴PA=PB,
∴PA+PC=PB+PC≥BC,
当点P落在BC上时,
PA+PC=PB+PC=BC,
此时PA+PC的值最小,
∵∠ADC=∠B+∠BAD=72°,
∠DAC=∠BAC﹣∠BAD=72°,
∴∠ADC=∠DAC,
∴CD=AC=1,
设BD=x,则BC=x+1,
∵△DBA∽△ABC,
∴,
∴,
解答x=,
∵x>0,
∴x=,
∴BC=x+1=,
∴PA+PC=;
(3)解:过点A作AH⊥BC于点H,过点Q作QG⊥BC于点G,连接AG,设CF与AD交于点M,
∵AB=AC,
∴CH=,
由(2)知,DC=AC=1,
AD=BD=,
∵CF平分∠ACB,
∴CM⊥AD,
DM=AM==,
∴sin,
∴GQ=,
∴AQ+,
∵AG≥AH,
∴AQ+,
此时AQ+CQ的值最小,∠QAC=∠HAC,
∵AB=AC,AH⊥BC,
∴CH=,
∴sin,
故∠QAC的正弦值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