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衡东一中高一地理重点高考班第一次单元测试
(适用于20、21考室)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60分)
下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则甲( )
A.代表地壳 B.顶部由岩石组成
C.平均厚度170KM 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
2.若界面代表古登堡面,则( )
A.甲代表软流层 B.甲代表地幔
C.乙代表地壳 D.乙代表岩石圈
3.若图中界面代表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则( )
A.甲——光球层乙——色球层 B.甲——色球层乙——日冕层
C.甲——光球层乙——日冕层 D.甲——日冕层乙——色球层
下图为某一地貌景观的等高线地形围,虚线表示被高处等高线遮挡部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该地貌为( )
A.火山口 B.风蚀蘑菇 C.沙丘 D.冰蚀湖
5.图中713米等高线处景观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
A.风沙磨蚀严重 B.岩性更加坚硬
C.风沙堆积严重 D.风化更为严重
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水盐度可达33.5‰。下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 )
①径流汇入②海域较封闭③寒流注入④暖流注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7.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其原因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海底修建隧道③海水结冰④海洋污染⑤过度捕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
9.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B.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C.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10.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分条件差异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热量条件不同
12.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降水充沛 B.土壤肥沃 C.森林密布 D.气候干旱
13.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 )
A.储水 B.防风 C.给养 D.隔热
2020年9月23日,上海市出台落户新政。新政明确提出,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上海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户籍人口 B.增加人才储备 C.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D.提高城市知名度
15.该政策对上海市的影响表现在( )
①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②降低城市管理难度 ③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 ④缓解就业压力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图示意我国某省每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含预测)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省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
A.1965 B.1983 C.2018 D.2045
17.据图推断,该省未来20年( )
A.老龄化程度减轻 B.用工成本上升
C.人口迁出增多 D.人才外流严重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国家点名,你喊到。”2020年11月1日,我国迎来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民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人口问题中农村“人口空心化”备受关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
A.男性比例降低 B.女性比例降低 C.青壮年比例降低 D.村中心人口减少
19.“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位于新疆天山山脉和库鲁克山脉之间的一个陷落湖,属于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内陆湖泊,湖泊南岸靠近库鲁克沙漠。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博斯腾湖的位置示意图和湖、陆风风速月变化统计图。
下图为该地区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差值(△T)日变化曲线图。绿洲与邻近荒漠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简述近地面大气运动对绿洲和荒漠的有利影响。(4分)
(2)根据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冬季最弱的原因。(6分)
22.(本题10分)下列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6分)
(3)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4分)
23.(本题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地区差异大,大部分人口位于图示直线以东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城市,图示直线西部地区只有零星的城市。该国超过70%的领土是沙漠,而真正适宜居住的领土约占20%。
简述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环境承载力大的原因。(6分)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移民热度较大的国家,请说明原因。(4分)
24.(本题10分)左图是“甲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右图是“乙城市周围农业布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写出①所代表的功能区及原因。(4分)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分析其原因。(6分)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分析】
1.
若界面为莫霍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乙在莫霍界面以下,甲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则甲为地壳,A正确。乙为地幔,地幔顶部位于软流层之上,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误。甲为地壳,平均厚度17KM,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为固态物质构成,地震波横波能够通过,D错误。故选A。
2.
若界面为古登堡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登保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软流层仅分布在上地幔上部,而甲代表整个地幔,A错误。甲位于古登堡面以上,甲代表地幔,B正确。乙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地核,不代表地壳,C错误。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而乙表示地核,D错误。故选B。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由外至内依次分为日冕、色球、光球层。若图中界面为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如果甲为光球层,则乙为太阳内部,图中界面就不是太阳大气层分界面,A、C错误。如果甲为色球层,色球层的内层乙为光球层,B错误。如果甲为日冕层,日冕层的内层为色球层,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方要考查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及太阳大气层结构。
4.B
5.A
【分析】
4.
本题以某一地貌景观的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地貌识别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火山口地势中间低,向外先增加后降低,火山口等高线闭合,数值从火山口边缘向内部和外部都减小,A错;风蚀蘑菇顶部(图中714、715米等高线处)大,基部(图中713等高线处)小, B对;沙丘松散,直立性差,不会出现基部小的状况,C错;湖泊也应该是盆地地形,等高线应该周高中低,与图中不符,D错。故选B。
5.
本题以某一地貌景观的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地貌成因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风蚀蘑菇的形成过程:由于接近地面的气流中,含沙量大,风蚀强烈,加上基岩岩性较软,更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基部小,顶部大的风蚀蘑菇,A对,BCD 错误。选A。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判断的相关知识。
6.B
7.D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生物的因素。
6.
由图可知圣劳伦斯河注入圣劳伦斯湾,淡水注入降低盐度,①正确。圣劳伦斯湾与外界只有两个海峡沟通,海域较封闭,②正确。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自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温度低,蒸发弱,盐度低,③正确,④错误。综上①②③正确,选择B。
7.
全球气候变暖,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鲸鱼无法适应变化,数量减少,①正确。海底修建隧道只会影响近海地区,总体影响小,②错误。海水结冰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不会导致鲸鱼数量减少,③错误。海水污染,会导致生存环境恶化,④正确。过渡捕杀会导致鲸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⑤正确。综上①④⑤正确,选择D。
【点睛】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①降水:降水少盐度高 ②蒸发: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③洋流:暖流增加盐度,寒流降低盐度④河流:河流注入多盐度低。
8.B
9.A
10.C
【分析】
8.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热量越丰富。而地面辐射量越丰富,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量越多。由图可知表示地面辐射的为②⑦。正确答案为B。
9.
由图可知,甲、乙分为盆地和高原。C项,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 (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强,使得昼夜温差较小),即与图中③④有关。故A项正确。B项、D项,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而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弱不同,最终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小不同,即分別与图中④、⑥有关,,不是②、⑤。故B项、D项均错误。C项,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其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即与图中⑧有关。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跟①无关、②减弱、③减弱、④增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
11.A
12.D
13.A
【分析】
11.
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差异,都是因为水分的差异,形成了三种植物的独特的景观,A正确,跟土壤无关、海陆位置关系不大,都是热带,热量差别不大,BCD错误,故选A。
12.
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根系很深、很茂密,便于吸取地下水。D正确,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土壤贫瘠、荒漠化,没有森林,ABC错误,故选D。
13.
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储水,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便于度过热带草原的旱季,A正确,树木高大,不利防风、给养,体现不出隔热功能,BC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14.B
15.A
【分析】
14.
据材料可知,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因此该政策是对高素质人才的特殊落户政策,所以上海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人才储备,B正确。增加户籍人口可以面向所有外来人口,A错误。大学生落户对解决就业和提高知名度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15.
该政策的实施,可以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在上海落户,对上海市的影响表现在:人才增加,可以①增强城市创新活力;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②降低城市管理难度,A正确。每年毕业生数量有限,但当地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高校毕业生落户不能③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④户籍人口增多会增加就业压力,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
上海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较严重,高校毕业生落户数量有限,不能减轻上海老龄化程度。
16.C
17.B
【分析】
16.
读图可知,图示期间内,2015年前每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为正值,即是代表该省劳动力人口数量增多,2025年后每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为负值,代表该省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结合图中每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规律,每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大致在2018年前后由正值过渡到负值,所以大致在2018年前该省的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到2018年前后其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多,故选C。
17.
读图可知,该省未来20年其每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为负值,劳动力数量减少,用工成本上升,B正确;无法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省老龄人口比重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该省是否存在老龄化现象,且未来20年,该省劳动力数量减少,其老龄人口占比可能增大,即便存在老龄化现象,其老龄化程度不会减轻,A错;读图可知,大致在2018年以前,该省劳动力持续增多,可推测该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未来20年,可能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出,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小,但对劳动力质量要求增强,所以普通劳动力有所外流,但“人才”(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外流并不严重,还可能吸引部分高素质劳动力迁入(所以不能说人口迁出增多),CD错。故选B。
【点睛】
首先,需要理解图中纵坐标的含义,为“每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率”,该数值只要为正值,即是代表其劳动力数量增多,为负值即是代表其劳动力数量减少;其次,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个概念有较为严格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但是图示信息并不能确定其老年人口的具体比重。
18.C
19.D
20.B
【分析】
18.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人口空心化"指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吸引大量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材料没有体现农村迁移人口的性别比例,也没有体现主要迁移人口的原区位分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9.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①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播种面积减小。故①正确。④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相关人员和产业对农业生产的技术研究也会少,导致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故④正确。②项,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相对稳定,与从业人口数量关系不大。故②错误。③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播种面积减小,农药使用量减少。故③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④,正确答案为D。
20.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耕地流转指耕地使用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B项,耕地流转可以提高农村耕地利用率,有利于耕地的统一经和管理,促进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B正确。A项,耕地流转与农产品种类关系不大,A错。C项,耕地流转促进耕地统一管理,能保证农产品供量,使农产品价格稳定,C错。D项,耕地流转对农村人口回迁吸引力较小,人口不会大量回迁,D错。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相关知识。
21.(1)绿洲气流下沉,抑制水份蒸发;(2分)通过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漠,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态保护带。(2分)
(2)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2分)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2分)冬季湖泊接受到热量少,湖陆温差小;(2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任写三点得4分)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湖泊水的性质、热力环流影响及应用和粗砂或砾石的作用。
【详解】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荒漠气温高于邻近绿州,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有利影响:绿洲气流下沉,抑制水份蒸发;通过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漠,可以改善沙漠的水分条件,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态保护带。
(2)根据图示曲线可知,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两条线差值最小的时期。冬季博斯腾湖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影响湖泊水体的热量交换,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强,湖陆风不显著。
【点睛】
22.(1)植被类型:热带雨林。(2分)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循环旺盛;(2分)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2分)
(2)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矿物养分流失多;(2分)纬度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2分)树木高大,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被植被大量吸收。(任写两点得4分)
【分析】
题目通过巴西的位置、自然带分布与植被景观等信息,考查区域自然带形成、生态效应和土壤特征成因等问题的分析能力。
【详解】
(1)图中阴影部分位于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区。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可以从水热、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纬度低,热量充足,全年可以生长,生物循环旺盛;全年多雨,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地形平坦、土壤厚度大,利于根系生长等。
(2)说明甲河流域土壤贫瘠的原因,可以结合红壤贫瘠的原因分析。该地地处热带地区,温度高,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降水多,矿物养分被淋溶、冲刷强;植物高大稠密,生长旺盛,对土壤养分吸收快等。
23.(1)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2分)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2分)海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分)
(2)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2分)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和教育条件好;(2分)优惠的移民政策吸引大量海外人口迁人。(任写两点得4分)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原因及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详解】
(1)由所学知识可知,分析环境承载力主要从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消费,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海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由所学知识可知,吸引移民主要从环境、就业、国家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来分析。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和教育条件好;优惠的移民政策吸引大量海外人口迁人。
24.(1)①住宅区(2分) 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最大(2分)
(2)d 靠近文化区;(2分)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2分)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小。(2分)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依据。
【详解】
(1)②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应该为商业区,①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最大,应该为住宅区。③位于城市外缘,盛行风的下风向,铁路沿线,交通便利,应为工业区,④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位于高坡附近,河流上游,环境好,应为文化区。所以①所代表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原因为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最大。
(2)高级住宅区的选址一般包括上风地带,河流上游,环境优美,接近文化区等,据图可知,a、b、c、d四地中,只有d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小,所以d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