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六节 《鸟》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鸟的飞行都有许多感性认识和理解,也有不少相关的生活现象、生活经验做铺垫,已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归纳,并且对探究实验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应力求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重点是组织好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自主讨论,要求说之有理,并实行小组间互评方式。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描述的是鸟类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以后的动物分类打下基础。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概述出鸟类特征,并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出新观点。除此以外,还得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过程中阅读分析已知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手段。本探究实验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之余,也给予他们一定的创新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前提是需找出有利的证据论证。并通过此活动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和分配任务的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结构资料收集、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及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对大自然不懈的探索精神;了解世界和我国的鸟类资源情况,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认识,联系自身的学习与成长,进行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教育等。
重点和难点:
1、重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鸟类的主要特征。
2、难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家鸽、鱼的骨骼标本和鸟的标本。
学生:分组收集鸟适于飞行的资料。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图片、视频展示,观察引导,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大量鸟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隔河渡水时,你曾希望能飞过去?但最终人不能像鸟一样飞。这是为什么呢?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多种多样的鸟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几个活动:
活动Ⅰ:观察图片,展示我国鸟类资源的资料,了解鸟类的多样性。
活动Ⅱ:观察图片,说出几种常见的鸟的名称。
活动Ⅲ:请学生在识别以上鸟类的同时比较它们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以下表格。
鸟的名称 喙的特征 足的特征 食性 生活环境
大山雀 短、直 纤细,善于抓握 以食虫为主 林间
金雕 弯曲 粗壮,爪锐利 食肉 多山或丘陵地带
丹顶鹤 长而直 细,长 鱼类为主 沼泽地带
啄木鸟 尖,锋利 坚硬,锐利 食虫 森林
野鸭 扁而宽 趾间有蹼 以鱼、虾为主 河流、湖泊
2.思考与讨论
(1)鸟喙的特征与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
(2)这些鸟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1)鸟喙决定食性,足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呈流线型,前肢化为翼,被覆羽毛等。
学习目标二:鸟的主要特征
师:看到鸟类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多么令人羡慕呀,你是否希望也像它那样飞行?
但最终人不能像鸟一样飞。为什么我们不能象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呢?难道有翅膀就能飞吗?如果给你绑上一对翅膀,你就能展翅飞翔了吗?
那么鸟类到底有哪些特点适于飞行呢?我们本节课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1、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2)作出假设:各组按照选定的探究方向做出相应的假设。
点拨引导:教师分别就各组探究课题提供一些图片、资料、问题等作为引导。
(3)制定计划:各组根据课本P31~P32的提示及资料和老师提供鸟的标本、家鸽的骨骼、图片以及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等设计相应的实验验证假设。
(4)实施计划:通过观察、调查、动手实验、分析资料等方式小组同学共同协作完成。
小组分组探究时老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5)得出结论:把结论填写在纸上。
(6)表达和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组汇报结果,相互补充。老师在交流时及时给与鼓励和评价,同时将交流情况,汇成简要的板书。
2、鸟类在外形上适于飞行的特点:
教师:展示家鸽图片,家鸽飞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1)鸟的体形是怎样的?有什么意义?
(2)鸟类的体表覆盖着什么?有什么意义?
(3)鸟的前肢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学生:边观察讨论,边与教师一起排疑解惑。
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鸟的体形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对身体的阻力。
(2)鸟的体表覆羽,利于飞行,并能保温。
(3)前肢变成翼,用于飞行。
3、骨骼和肌肉适于飞行的特点:
教师:展示家鸽骨骼、鱼骨骼标本,鸟的胸肌和鸟的骨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1)鸟类哪个部位的肌肉最发达,有何意义?
(2)家鸽的骨骼和鱼的骨骼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观察和经验,得出结果。
教师:给与补充
(1)鸟的胸肌最发达。家鸽胸肌重量占整个体重的五分之一,胸肌发达才呢过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鱼的骨骼和家鸽的骨骼标本,体会家鸽骨骼很轻,分析得出原因:
(2)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翔。
4、呼吸系统适于飞行的特点:
教师:课件展示鸟呼吸的分解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鸟的呼吸,观察并思考其特点。
点拨:鸟类在空中飞行的时候需要的氧气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鸟类的呼吸系统又怎样的特点来满足这么多的氧气需求呢?
学生:观察发现气囊这一特殊结构,根据气囊能贮存大量空气这一特点,更好地理解鸟类独特的呼吸方式有助于氧气的大量供应。
教师强调:鸟类有气囊,气囊与肺相通,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其中大量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部分气体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收缩,其内的空气又经过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最后排出体外。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即,双重呼吸),就能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氧气,满足身体飞行时的需要。同时气囊可减轻身体比重;有利于减少内脏器官间的磨擦和散发体内热量。
5、消化系统适于飞行的特点:
教师提供资料:
(1)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5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克肉。
(2)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后形成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0.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
学生分析:鸟类食量很大,都用于飞行提供能量。
教师质疑:食量大,增加了体重,而鸟类要飞行又要尽量减轻自己的体重,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学生结合资料分析得出:鸟类的消化能力强,粪便及时排出以减轻体重,从而利于飞行。
6、循环系统适于飞行的特点
教师展示“鸟与人的心搏次数比较表”
心脏 占体重的百分比/% 心搏次数/分
人 0.42 72
家鸽 1.71 135—244
金丝雀 1.68 514
蜂鸟 2.37 615
学生通过上表的分析得出:鸟类的心跳频率很快。
教师补充:循环系统能把氧气送到全身各个细胞。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其功能的强弱决定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心脏/体重的比例大,心率快,保障物质运输,满足能量供应。鸟类的心脏有四腔,循环系统非常完善,使其体温总是保持在42℃,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叫做恒温动物,更利于飞行。
7、你还能想出鸟类其他适于飞行的特征么?
鸟的视觉发达,能在疾飞中捕食。等等……
最后学生小组内交流,共同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
胸骨有龙骨突,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
有气囊辅助呼吸,满足飞行对氧气的需求;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能量;直肠短,及时排便,减轻体重;
心跳频率快,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功能强。
教师补充:通过以下表格知道,鸟类的体温不但较高,而且恒定,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鸟类更适于飞行。
学习目标三:鸟类的基本特征
教师:展示观察家鸽和鸟类适于飞行的视频,引导学生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进一步认识鸟类的全身适于飞行的特点。
学生得出结论,鸟类的主要特征:
有喙无齿;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内充气体;
胸肌发达;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体温高而恒定。
教师强调: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学习目标四: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充分发挥各小组的特点,请学生共同总结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
1、许多鸟类可以捕食危害庄稼的害虫,利于农业生产。
2、鸡、鸭、鹅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3、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课堂小结:假如自然界中没有鸟,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感情提升: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学习目标五:如何对待鸟类
不捕鸟
保护鸟类生长的环境
保护受伤的小鸟
学习鸟类的知识,多宣传鸟类保护的知识
知识拓展:
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个科9000余种。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超过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洲,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丹顶鹤、黑颈鹤、褐马鸡、朱鹮、金雕、中华秋沙鸭等特产珍稀鸟类50种以上。世界上的 鹤类有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有46种;野生雉类276种,我国有56种。地球上自1600年以来,已有96种鸟类灭绝,目前还有1000多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任何一种鸟类的灭绝都是大自然和人类不可挽回的损失,加强鸟类资源的保护,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小结:
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多讲的主要内容:
鸟类在外形、内部结构上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主要特征。
课堂练习:
1、鸟类的骨骼特征是( )
A.厚而坚固 B.轻、薄而坚固 C.较厚,骨质发达 D.厚而轻
2、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
①身体呈流线型②全身被覆羽毛③前肢变成翼④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尾⑤消化吸收能力强⑥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⑦两翼上的肌肉发达⑧有气囊辅助呼吸
A. ①③ B. ⑤⑦ C. ④⑦ D. ④⑤
3、推断家鸽排便频繁的原因主要是( )
A.食量大 B.消化功能差 C.吸收功能差 D.直肠短,不能长时间储存粪便
4、下列哪一组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有发达的神经系统⑤前肢变成翼
A. ②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⑤
板书设计:
第六节 鸟
一、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形态结构:体形、体表、前肢、肌肉、骨骼
3、呼吸系统:有气囊辅助呼吸
4、消化系统:食量大、消化快、排泄快
5、循环系统:心跳频率高
二、鸟类的主要特征
有喙无齿;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内充气体;
胸肌发达;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体温高而恒定。
三、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捕食农林害虫;食用(家禽);观赏;……
课后反思:
本课主题是鸟,学生虽对鸟类比较熟悉,但对它们某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如何适于空中飞行的还不甚明确,如"气囊"这一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的结构。因此,就要通过图片,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给予指导。为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通过实验观察、信息技术手段模拟现实,增强形象性,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其兴趣。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本课优点:课堂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导课堂,避免教师一言堂;探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搜索材料和记录数据,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并在课堂上以自己的语言组织课堂。
不足点:每个小组着重介绍某一方面,往往忽略了鸟的其他特征对飞行的重要性。当探究问题时候,学生讨论过于激烈,往往很难控制课堂上的纪律和掌控时间。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