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2.3社会行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2.3社会行为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8 16: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对动物行为的进一步学习。自然界中,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很多,所以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对学生理解动物群体之间,动物群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生物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课包括“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两个话题和“蚂蚁的通讯”一个探究实验、一个“技能训练”。课时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将完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两部分内容的学习,第二课时探究蚂蚁的通讯和技能训练。
二、学情分析
八(13)班是一个寄宿班,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接触鸡鸭牛羊等动物的机会比较多,对于动物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及动物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动物的这种行为和信息交流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难点: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五、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群体动物及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探究意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蚂蚁、蜜蜂和狒狒等动物的图片、视频及动画等资料,启发学生将已有的经验与视频资料中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社会行为的特征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及意义。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野外观察蚂蚁的取食和交流。
2.学生收集与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关的资料。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播放动画《合作的蚂蚁》,设疑:蚂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都要抱成团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归纳社会行为的概念。 观看动画,思考回答问题。和老师一起概括社会行为的概念。 利用动画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归纳概念,引入课题。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1.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2.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对动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主检测1.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 。2.白蚁群体各成员的职能:蚁后是专职的“ ” 。蚁王负责与蚁后 。工蚁承担了 、 、照料、喂养其他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则专司蚁巢 。3.狒狒“首领”特权:优先享有 ,优先选择 。狒狒“首领”义务: 整个群体的行为,并与其它雄狒狒共同 这个群体。4.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 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还形成 。5.动物的 、 和 等都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三、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学生通读教材P54页—P58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中的预习自主检测题。在预习中不能独立完成或者还存在疑惑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展示预习成果。并及时为其他组纠错和补充。 通过预习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养成从课本中获取知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行课案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播放视频《蚂蚁的社会》。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以下问题:1.蚂蚁的群体内有哪几种成员?各成员分别行使什么样的职能?2.蚂蚁的社会有什么特点?出示狒狒群体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辨认狒狒群体中的各个成员。设疑:狒狒的群体与蚂蚁的群体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哪些重要特征?合作释疑:成群的麻雀飞向刚收割完的麦田,集体觅食,这是它们的社会行为吗 为什么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引导学生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交流信息的。播放视频《动物的信息交流》,启发学生归纳出信息交流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师总结: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观看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问题,分析、归纳出蚂蚁群体的社会特点。观察并辨认狒狒群体中的各个成员。分析、归纳出狒狒的群体与蚂蚁的群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归纳总结并勾画在书上。小组讨论分析并回答。进一步明确了社会行为的特征,强化概念。学生举例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归纳总结动物信息交流的意义。 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更好的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以致用,强化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学生的描述或展示,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信息交流在动物群体中的重要意义及普遍性。
检测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组织学生梳理知识点。出示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整理,并向全班展示汇报。学生做题。 梳理知识点,使知识更系统,更有条理性。既巩固,反馈知识,又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一定的组织 1、气味
2、明确的分工 2、声音
3、形成等级 3、动作
九、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概念。
播放《合作的蚂蚁》的动画故事,形象直观,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蚂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都要抱成团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对社会行为的概念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又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进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组织预习,合作释疑,解析概念。
本节内容主要是探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知识点少,而且容易理解,所以我充分利用本节课的特点,组织学生先通读教材,独立完成自主检测题,组内交流,组间展示,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对于学生无法区分、容易混淆,不易通过预习直接获取的知识点,如“狒狒群体和蚂蚁群体的不同点” 及“信息交流的意义”这些问题,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进一步深化概念。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利用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深化概念
充分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源展示了动物的群体生活和信息交流,使这些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师简介
马风岚,1973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得过“全国创新教育优秀指导教师”、“自治区优秀辅导教师”、“吴忠市优秀科技教师”、“吴忠市师德标兵”、“吴忠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优质课、论文、教学案例多次获奖,所带学生的成绩一直名列吴忠市市区前列。
行课
预习
检测
引入
通读教材,自主检测,
组内交流,汇报展示。
观看动画,分析、解决问题。
观看视频,对比分析,归纳社会行为的特点蚂蚁和狒狒群体
梳理知识点,完成达标检测。
引入概念
深化概念
感知概念
观看视频,举例说明信息交流的意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