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测练
一、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 ) 澹澹( ) 竦峙( )( ) 萧瑟( ) 白沙堤( )
2. 写出下列黑体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山岛竦峙( )
星汉灿烂( )
海日生残夜(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枯藤老树昏鸦( )
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4.读《钱塘湖春行》 回答问题。
1)本文写了几种早春的景象?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5.说说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诗的理解。
6.根据课文背默。
《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 。
《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 , 。
《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或词句。
二、同步解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9.《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10.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1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三、美文赏析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4.上阕作者是如何写室内的感受的?主要写出怎样的内心感受?
15.首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怎样来写?“佳节又重阳”,暗示了什么?“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绪?
16.“半夜凉初透”主要写出怎样的心情?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是佳句,留传至今,令人难忘。这三句到底好在哪里?“瘦”起什么作用?
18.这首词艺术上显著特点是什么?
四、创新作文
19.试以“咏雪”为题,写一首律诗或绝句。
【参考答案】
一、基础演练
1.jié dàn sǒng zhì sè dī
2.高高地挺立 银河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向阳的树 黄昏时的乌鸦
3.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4.1)水面初平 云脚低 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 乱花迷眼 浅草没马蹄
2)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点拨:深入体会诗歌,概括要准确。
5.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点明了诗人的最爱之处是绿杨深处的白沙堤,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想象风景之美。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同步解读
8.小令 曲牌名 题目
9.马致远 元 戏曲 散曲 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秋思之祖
10.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11.A 12.B 13.D
三、美文赏析
14.以时令、佳节及词人的感受,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的心事重重的愁思。
15.首句写天气不好,天空布满“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挨,只好呆在屋里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真是百无聊 赖! “佳节”句点明时令是重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旁,怎么不“每逢佳 节倍思亲”呢?“又”突出地表达她的伤感情绪。
16.“半夜凉初透”表面上写时令,但不只是写时令,更是写孤独愁闷的心情。
17.好处:(1)黄花是眼前之物,即景设喻,极其自然。
(2)菊花以黄为基调,与“瘦”易于联系,再加上菊花以幽雅高洁为 品,与作者精神相通。
(3)时值重阳,黄昏黄花,更显憔悴,借本地风光写“人比黄花瘦 ”既新奇又可见其形,亦能传其神。以此句来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瘦” 是全词的词眼,主题所在,以愁写起,以瘦写止,情思绵绵,以“瘦”显示其相思之深之真。
18.显著特点是:作者善于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加进自己浓重的感彩,使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形神俱佳的艺术表象。最后三句,用黄花来比喻人的憔悴,以 消瘦暗示相思之深。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和谐,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四、创新作文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