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3.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3.1 椭圆
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 数学抽象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可以见到很多有关椭圆的现象,如图①②所示.
我们还知道,圆是平面内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的集合,圆上的点的特征是: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问题] (1)那么,你能说说到底什么是椭圆吗?
(2)椭圆上任意一点的特征是什么?
知识点一 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小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还是椭圆吗?
提示:不是.
设P是椭圆+=1上的点,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PF2|等于( )
A.4 B.5
C.8 D.10
答案:D
知识点二 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1(a>b>0) +=1(a>b>0)
图 形
焦点坐标 (-c,0),(c,0) (0,-c),(0,c)
a,b,c的关系 c2=a2-b2
椭圆的标准方程的特征
(1)几何特征: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或y轴上;
(2)代数特征:方程右边为1,左边是关于与的平方和,并且分母为不相等的正值.
1.若椭圆+=1的一个焦点坐标为(1,0),则实数m的值为( )
A.1 B.2
C.4 D.6
答案:C
2.若椭圆的焦距为6,a-b=1,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或+=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1] (链接教科书第107页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
(2)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3)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a∶b=2∶1,c=.
[解] (1)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故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2a=10,c=4,∴b2=a2-c2=9,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故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2a= +
=+=2,
∴a=.
又∵c=2,∴b2=a2-c2=10-4=6,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3)∵c=,∴a2-b2=c2=6.①
又由a∶b=2∶1,得a=2b,代入①得4b2-b2=6,
∴b2=2,∴a2=8.
又∵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确定椭圆的方程包括“定位”和“定量”两个方面
(1)“定位”是指确定与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在中心为原点的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判断方程的形式;
(2)“定量”是指确定a2,b2的具体数值,常根据条件列方程求解.
[跟踪训练]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经过两点(2,-),;
(2)过点(,-),且与椭圆+=1有相同的焦点.
解:(1)法一(分类讨论法):若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已知条件得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若焦点在y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由已知条件得解得
则a2b>0矛盾,舍去.
综上,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法二(待定系数法):设椭圆的一般方程为Ax2+By2=1(A>0,B>0,A≠B).将两点(2,-),代入,得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因为所求椭圆与椭圆+=1的焦点相同,所以其焦点在y轴上,且c2=25-9=16.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1(a>b>0).
因为c2=16,且c2=a2-b2,故a2-b2=16.①
又点(,-)在椭圆上,所以+=1,
即+=1.②
由①②得b2=4,a2=20,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
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09页练习1题)(1)椭圆+=1的两焦点为F1,F2,一直线过F1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2的周长为________;
(2)椭圆+=1的两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椭圆上,若|PF1|=6,则∠F1PF2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 (1)A,B都在椭圆上,由椭圆的定义知|AF1|+|AF2|=2a,|BF1|+|BF2|=2a.
又因为|AB|=|AF1|+|BF1|,
所以△ABF2的周长为|AB|+|AF2|+|BF2|=|AF1|+|BF1|+|AF2|+|BF2|=4a.
故△ABF2的周长为4×5=20.
(2)由+=1,知a=4,b=3,c=,
∴|PF2|=2a-|PF1|=2,|F1F2|=2c=2,
∴cos∠F1PF2==,
∴∠F1PF2=60°.
[答案] (1)20 (2)60°
椭圆定义的应用技巧
(1)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即若|MF1|+|MF2|=2a(2a>|F1F2|),则点M的轨迹是椭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M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2a;
(2)涉及焦点三角形面积时,可把|PF1|·|PF2|看作一个整体,运用|PF1|2+|PF2|2=(|PF1|+|PF2|)2-2|PF1|·|PF2|及余弦定理求出|PF1|·|PF2|,而无需单独求解.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F1(-1,0),F2(1,0),P为椭圆上一点,且2|F1F2|=|PF1|+|PF2|,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
解析: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焦距为2c,则由已知得c=1,|F1F2|=2,所以4=|PF1|+|PF2|=2a,所以a=2,所以b2=a2-c2=4-1=3,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答案:+=1
2.如图所示,P是椭圆+=1上的一点,F1,F2为椭圆的左、右焦点,且∠F1PF2=60°,求△PF1F2的面积.
解:由已知a=2,b=,得c===1.
∴|F1F2|=2c=2.在△PF1F2中,|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即4=(|PF1|+|PF2|)2-2|PF1|·|PF2|-2|PF1|·|PF2|·cos 60°.∴4=16-3|PF1|·|PF2|.∴|PF1|·|PF2|=4.∴S=|PF1|·|PF2|·sin 60°=×4×=.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08页例2、例3)(1)已知P是椭圆+=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则线段OP中点Q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2)点A,B的坐标分别是(0,1),(0,-1),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直线AM的斜率与直线BM的斜率的乘积是-,求点M的轨迹方程.
(1)[解析] 设P(xP,yP),Q(x,y),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所以
又点P在椭圆+=1上,所以+=1,
即x2+=1.
[答案] x2+=1
(2)[解] 设点M的坐标为(x,y),因为点A的坐标是(0,1),所以直线AM的斜率kAM=(x≠0),同理,直线BM的斜率kBM=(x≠0).
由已知有·=-,
化简,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y2=1(x≠0).
解决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三种方法
(1)直接法:直接法是求轨迹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根据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将几何条件{M|p(M)}直接翻译成x,y的形式,即F(x,y)=0,然后进行等价变换,化简为f(x,y)=0;
(2)定义法:用定义法求椭圆方程的思路是:先观察、分析已知条件,看所求动点轨迹是否符合椭圆的定义.若符合椭圆的定义,则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3)相关点法:有些问题中的动点轨迹是由另一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而形成的,只要把所求动点的坐标“转移”到另一个动点在运动中所遵循的条件中去,即可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
[跟踪训练]
求过点P(3,0)且与圆x2+6x+y2-91=0相内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为(x+3)2+y2=102,圆心为C1(-3,0),半径为R=10.设所求动圆圆心为C(x,y),半径为r,依题意有消去r得|PC|+|CC1|=R,即|PC|+|CC1|=10.
又P(3,0),C1(-3,0),且|PC1|=6<10.可见C点是以P,C1为两焦点的椭圆,且c=3,2a=10,
所以a=5,从而b=4,
故所求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1.
1.椭圆+y2=1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5 B.6
C.7 D.8
解析:选D 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F1|=2,结合椭圆定义|PF2|+|PF1|=10,可得|PF2|=8.
2.已知椭圆4x2+ky2=4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1),则实数k的值是( )
A.1 B.2
C.3 D.4
解析:选B 椭圆方程可化为x2+=1,
由题意知解得k=2.
3.若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2)
C.(1,+∞) D.(0,1)
解析:选D ∵方程x2+ky2=2,
即+=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2且>0,故04.已知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其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8,焦距为2,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已知2a=8,2c=2,所以a=4,c=,
所以b2=a2-c2=16-15=1.
又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1.
答案:+x2=1
5.椭圆的两焦点为F1(-4,0),F2(4,0),点P在椭圆上,若△PF1F2的面积最大为12,则椭圆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当P在y轴上时△PF1F2的面积最大,
∴×8b=12,
∴b=3.
又∵c=4,∴a2=b2+c2=2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答案:+=1
PAGE
8(共29张PPT)
3.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1 椭圆
第二课时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灯第二课时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问题] 能否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思想),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一 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点P(x0,y0)与椭圆+=1(a>b>0)的位置关系:
点P在椭圆上 eq \f(x,a2)+eq \f(y,b2)=1;点P在椭圆内部 eq \f(x,a2)+eq \f(y,b2)<1;点P在椭圆外部 eq \f(x,a2)+eq \f(y,b2)>1.
知识点二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y=kx+m与椭圆+=1(a>b>0)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联立消y得一元二次方程.
当Δ>0时,方程有两解,直线与椭圆相交;
当Δ=0时,方程有一解,直线与椭圆相切;
当Δ<0时,方程无解,直线与椭圆相离.
知识点三 直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
1.定义:连接椭圆上两个点的线段称为椭圆的弦.
2.求弦长的方法
(1)交点法: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出两交点的坐标,然后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求;
(2)根与系数的关系法:如果直线的斜率为k,被椭圆截得弦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弦长公式为:|AB|=·= ·
.
1.已知点(2,3)在椭圆+=1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2,3)在椭圆外 B.点(3,2)在椭圆上
C.点(-2,-3)在椭圆内 D.点(2,-3)在椭圆上
答案:D
2.直线y=x+1被椭圆+=1所截得的弦的中点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C
3.设F1,F2分别是椭圆+=1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M是F1P的中点,|OM|=3,则点P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4
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例1] 已知直线l:y=2x+m,椭圆C:+=1.试问当m取何值时,直线l与椭圆C:
(1)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
[解] 直线l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将①代入②,整理得9x2+8mx+2m2-4=0,③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8m)2-4×9×(2m2-4)=-8m2+144.
(1)由Δ>0,得-3于是,当-3(2)由Δ=0,得m=±3.
也就是当m=±3时,方程③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可知原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这时直线l与椭圆C有两个互相重合的公共点,即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由Δ<0,得m<-3或m>3.
从而当m<-3或m>3时,方程③没有实数根,可知原方程组没有实数解.这时直线l与椭圆C没有公共点.
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解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消去方程组中的一个变量,得到关于另一个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Δ即可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跟踪训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经过点(0,)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y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求k的取值范围.
解:由已知条件知直线l的方程为y=kx+,
代入椭圆方程得+(kx+)2=1,
整理得x2+2kx+1=0,
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等价于Δ=8k2-4=4k2-2>0,解得k<-或k>,
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
弦长及中点弦问题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14页练习2题)已知点P(4,2)是直线l被椭圆+=1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解] 法一(根与系数关系法):由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x-4),
而椭圆的方程可以化为x2+4y2-36=0.
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有
(4k2+1)x2-8k(4k-2)x+4(4k-2)2-36=0.
所以x1+x2==8,解得k=-.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x-4),
即x+2y-8=0.
法二(点差法):设直线l与椭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
所以eq \b\lc\{(\a\vs4\al\co1(x+4y-36=0,,x+4y-36=0.))
两式相减,有(x1+x2)(x1-x2)+4(y1+y2)·(y1-y2)=0.
又x1+x2=8,y1+y2=4,所以=-,
即k=-.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2y-8=0.
[母题探究]
(变设问)在本例条件下,求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
解: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x+2y-8=0,与椭圆方程联立得x2-8x+14=0.
法一:解方程得
所以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
法二:因为x1+x2=8,x1x2=14.
所以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
解决椭圆中点弦问题的两种方法
(1)根与系数关系法: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构成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2)点差法:利用交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将交点坐标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然后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具体如下:已知A(x1,y1),B(x2,y2)是椭圆+=1(a>b>0)上的两个不同的点,M(x0,y0)是线段AB的中点,
则eq \b\lc\{(\a\vs4\al\co1(\f(x,a2)+\f(y,b2)=1, ①,\f(x,a2)+\f(y,b2)=1, ②))
由①-②,得(x-x)+(y-y)=0,变形得=-·=-·,即kAB=-.
[跟踪训练]
1.过点M(1,1)作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C:+=1(a>b>0)相交于A,B两点,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椭圆C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
解析:设A(x1,y1),B(x2,y2),则eq \b\lc\{(\a\vs4\al\co1(\f(x,a2)+\f(y,b2)=1,,\f(x,a2)+\f(y,b2)=1,))
∴+=0,
∴=-·.
∵=-,x1+x2=2,y1+y2=2,
∴-=-,∴a2=2b2.
又∵b2=a2-c2,∴a2=2(a2-c2),
∴a2=2c2,∴=.
答案:
2.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且椭圆与直线x+2y+8=0相交于P,Q,且|PQ|=,求椭圆方程.
解:∵e=,∴b2=a2.∴椭圆方程为x2+4y2=a2.
与x+2y+8=0联立消去y,得2x2+16x+64-a2=0,
由Δ>0得a2>32,由弦长公式得10=×[64-2(64-a2)].∴a2=36,b2=9.∴椭圆方程为+=1.
椭圆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13页例5)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以地心(地球的中心)F2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已知它的近地点A(离地面最近的点)距地面439 km,远地点B(离地面最远的点)距地面2 384 km,并且F2,A,B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半径约为6 371 km,求卫星运行的轨道方程(精确到1 km).
[解]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B,F2在x轴上,F2为椭圆右焦点(记F1为左焦点),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则a-c=|OA|-|OF2|=|F2A|=6 371+439=6 810,
a+c=|OB|+|OF2|=|F2B|=6 371+2 384=8 755,
∴a=7 782.5≈7 783,
∴b===≈7 721,
∴卫星运行的轨道方程是+=1.
解决椭圆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1)认真审题,理顺题中的各种关系,如等量关系;
(2)结合所给图形及题意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3)利用椭圆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求解.
[跟踪训练]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航天梦想.某段时间飞船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地心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如图所示.假设航天员到地球的最近距离为d1,最远距离为d2,地球的半径为R,我们想象存在一个镜像地球,其中心在神舟飞船运行轨道的另外一个焦点上,上面住着一个神秘生物发射某种神秘信号,需要飞行中的航天员中转后地球人才能接收到,则传送神秘信号的最短距离为( )
A.d1+d2+R B.d2-d1+2R
C.d2+d1-2R D.d1+d2
解析:选D 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半焦距为c,两焦点分别为F1,F2,飞行中的航天员为点P,由已知可得则2a=d1+d2+2R,故传送神秘信号的最短距离为|PF1|+|PF2|-2R=2a-2R=d1+d2.
1.已知直线l:x+y-3=0,椭圆+y2=1,则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交或相切
解析:选A 把x+y-3=0代入+y2=1,
得+(3-x)2=1,即5x2-24x+32=0.
∵Δ=(-24)2-4×5×32=-64<0,
∴直线与椭圆相离.
2.过椭圆+=1(a>b>0)的焦点F(c,0)的弦中最短弦长是( )
A. B.
C. D.
解析:选A 最短弦是过焦点F(c,0)且与焦点所在坐标轴垂直的弦.将点(c,y)的坐标代入椭圆+=1,得y=±,故最短弦长是.
3.(多选)某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以地球的中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如图所示,已知它的近地点A(离地面最近的点)距地面m千米,远地点B(离地面最远的点)距地面n千米,并且F,A,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半径约为R千米,设该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焦距分别为2a,2b,2c,则( )
A.a-c=m+R B.a+c=n+R
C.2a=m+n D.b=
解析:选ABD ∵地球的中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并且根据图象可得(*)
∴a-c=m+R,故A正确;
a+c=n+R,故B正确;
(*)中两式相加m+n=2a-2R,可得2a=m+n+2R,故C不正确;
由(*)可得两式相乘可得(m+R)(n+R)=a2-c2.
∵a2-c2=b2,
∴b2=(m+R)(n+R) b=,故D正确.
4.已知F是椭圆+=1的一个焦点,AB为过椭圆中心的一条弦,则△ABF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S=|OF|·|y1-y2|≤|OF|·2b=12.
答案:12
5.已知椭圆4x2+y2=1及直线y=x+m,当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得5x2+2mx+m2-1=0,
当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时,Δ=4m2-4×5(m2-1)≥0,
即-4m2+5≥0,解得-≤m≤.
答案:
PAGE
8(共24张PPT)
3.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1 椭圆
灯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直观想象
2.通过椭圆与方程的学习,了解椭圆的简单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第一课时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天宫一号”的运行轨迹是椭圆形的,椭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
[问题] 你知道椭圆有什么样的性质吗?
知识点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范围 -a≤x≤a且-b≤y≤b -b≤x≤b且-a≤y≤a
顶点 A1(-a,0),A2(a,0),_ B1(0,-b),B2(0,b) A1(0,-a),A2(0,a),_ B1(-b,0),B2(b,0)
轴长 长轴长=,短轴长=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焦距 |F1F2|=
对称性 对称轴x轴和y轴,对称中心(0,0)
离心率 e=(01.能用a,b表示椭圆离心率e吗?
提示:能.e= .
2.椭圆的离心率e越小,椭圆越圆吗?
提示:越圆.
3.椭圆上到对称中心距离最近和最远的点各是哪些?
提示:短轴端点B1和B2到中心O的距离最近;长轴端点A1和A2到中心O的距离最远.
1.椭圆25x2+9y2=225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依次是( )
A.5,3, B.10,6,
C.5,3, D.10,6,
答案:B
2.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离心率等于,则C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答案:D
3.若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1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由标准方程研究几何性质
[例1] (链接教科书第112页例4)求椭圆x2+9y2=81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坐标.
[解] 把已知方程化成标准方程为+=1,于是a=9,b=3,c==6,
所以椭圆的长轴长2a=18,短轴长2b=6,离心率e==.
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F1(-6,0),F2(6,0),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9,0),A2(9,0),B1(0,-3),B2(0,3).
用标准方程研究几何性质的步骤
(1)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2)确定焦点位置;
(3)求出a,b,c;
(4)写出椭圆的几何性质.
[注意] 长轴长、短轴长、焦距不是a,b,c,而应是a,b,c的两倍.
[跟踪训练]
已知椭圆C1:+=1,设椭圆C2与椭圆C1的长轴长、短轴长分别相等,且椭圆C2的焦点在y轴上.
(1)求椭圆C1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焦点坐标及离心率;
(2)写出椭圆C2的方程,并研究其性质.
解:(1)由椭圆C1:+=1可得其长半轴长为10,短半轴长为8,焦点坐标(6,0),(-6,0),离心率e=.
(2)椭圆C2:+=1,
性质:①范围:-8≤x≤8,-10≤y≤10;
②对称性: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③顶点:长轴端点(0,10),(0,-10),短轴端点(-8,0),(8,0);
④焦点:(0,6),(0,-6);
⑤离心率:e=.
利用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12页练习3题)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长是10,离心率是;
(2)在x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焦距为6.
[解] (1)设椭圆的方程为
+=1(a>b>0)或+=1(a>b>0).
由已知得2a=10,a=5.
又∵e==,∴c=4.
∴b2=a2-c2=25-16=9.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2)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1(a>b>0).
如图所示,△A1FA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F为斜边A1A2的中线(高),且|OF|=c,|A1A2|=2b,
则c=b=3,a2=b2+c2=18,
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
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的思路
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是:
(1)确定焦点位置;
(2)设出相应椭圆的标准方程(对于焦点位置不确定的椭圆可能有两种标准方程);
(3)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关于参数的关系式,利用方程(组)求参数.列方程(组)时常用的关系式有b2=a2-c2,e=等.
[跟踪训练]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过点(3,0),离心率e=;
(2)过点M(1,2),且与椭圆+=1有相同离心率.
解:(1)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题意,得a=3,
因为e=,所以c=,从而b2=a2-c2=3,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题意,得b=3,
因为e=,所以=,
把b=3代入,得a2=27,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综上可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或+=1.
(2)设所求椭圆方程为+=k1(k1>0)或+=k2(k2>0),
将点M的坐标代入可得+=k1或+=k2,
解得k1=,k2=,故+=或+=,
即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求椭圆的离心率
[例3] (1)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2)已知椭圆的焦距不小于短轴长,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1)如图,△BF1F2是正三角形,
∵在Rt△OBF2中,|OF2|=c,|BF2|=a,∠OF2B=60°,
∴cos 60°==,即椭圆的离心率e=,故选A.
(2)依题意可得2c≥2b,即c≥b.
所以c2≥b2,从而c2≥a2-c2,
即2c2≥a2,e2=≥,所以e≥.
又因为0所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1)A (2)
求椭圆离心率及范围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若已知a,c可直接利用e=求解.若已知a,b或b,c可借助于a2=b2+c2求出c或a,再代入公式e=求解;
(2)方程法:若a,c的值不可求,则可根据条件建立a,b,c的关系式,借助于a2=b2+c2,转化为关于a,c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再将方程或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的最高次幂,得到关于e的方程或不等式,即可求得e的值或范围.
[跟踪训练]
1.若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线段F1F2被点分成5∶3的两段,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D 依题意得=,∴c=2b,∴a==b,∴e===.故选D.
2.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与焦距的和等于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解析:选B 由题意可得4b=2a+2c,平方得4b2=(a+c)2,∴4(a2-c2)=a2+2ac+c2,3a2-2ac-5c2=0,5e2+2e-3=0,解得e=(负值舍去).
1.椭圆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顶点是(0,13),另一个顶点是(-10,0),则焦点坐标为( )
A.(±10,0) B.(±,0)
C.(0,±13) D.(0,±)
解析:选D 由题意知椭圆焦点在y轴上,且a=13,b=10,则c==,故焦点坐标为(0,±).
2.已知椭圆+=1(a>b>0)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点B在椭圆上,且BF⊥x轴,直线AB交y轴于点P,若=2,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解析:选D 如图,∵=2,∴OA=2OF,∴a=2c,
∴e=.
3.已知椭圆+=1的离心率e=.求k的值.
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由a2=k+8,b2=9,得
c2=k-1.
∵e=,∴=,解得k=4.
(2)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
由a2=9,b2=k+8,得c2=1-k.
∵e=,∴=.解得k=-.
综上可得,k=4或k=-.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