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级 物理 学科教案 备课教师:
课 题:7.1 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法的实质;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具准备:斜面、木板、棉布、玻璃板、毛巾、滑块、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1)力的作用效果表现有哪些?(2)摩擦力的定义理解。 2.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引入新课: (1)让两同学分别推桌子。用力推,桌动;停止用力,桌不动。 (2)让两学生分别滚球。施力则运动,离开手后球最终停止。 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与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师的要求阅读并实验,找出共性。思考师的问题,进入新课。(板书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25-126页“信息窗”,初步感知本节的内容。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初步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交流讨论: (1)、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2)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伽利略认为: 伽利略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彼此矛盾,究竟谁更合理,更科学,让我们一起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1)提出问题: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将会如何呢? (2)制订计划与试验设计:参考课本,师生讨论形成共识。 (3)进行试验:实验过程由师生讨论达成共识(可参考课本)。 数据收集: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表 面状 况摩擦力的大小小车运动距离S/m 毛 巾棉 布木 板
(4)分析与论证:根据图7-4实验过程思考 ①整个实验过程应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运用的方法是什么?(相同:每次实验中都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或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有一个相同的初速度,那么小车运动的远近就与此因素无关,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不同:各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运动距离不同) ②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滑块运动变化的情况,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找出变化规律,根据表中的内容得出结论 : ③进一步进行推理:如果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将 。 3、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 ;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_________。 (3)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 运动状态的原因。 【说明】:(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所有物体都适合,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但是一个理想化条件,实
际上不存在。故是一个理想定律,是由实验加科学推理得到的。 (3)“总”说明没有例外,总是这样。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则仍静止;原来运动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5)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实验加推理的方法)。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到,因此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6)通过实验及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即力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当堂练习 1、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
A、立即停止 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做匀速直线运动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3、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 ,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由此可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 。 拓展拔高 4、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
B、运动的物体是不会停下来的
C、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受到一个外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六、作业 基训P104 课堂练习1、2、3 课后巩固1、2、3、4 七、板书设计 课题: 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1) 1 、实验结论: 2、实验推论: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3、补救措施
附: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二填空题:
3、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伽利略认为:
4、 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度达到4m/s时,绳子脱落。
这时小车在水平面上作_______运动,小车的运动速度是_____m/s。
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 (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如果这时橡皮所受所有的力都突然消失,橡皮
将做 运动.
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概括出来的来的,
运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
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7、根据图7-4实验过程思考
实验中用同样的小车从____高度滑下,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个实验过程应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即“三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推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