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09: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人民币(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第52~54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节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新教材对这部分的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分类、购物、付币等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渗透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购物活动,掌握人民币之间的相互换算关系:1元=10角。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套,小面值人民币。
学具: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围在一起玩猜谜语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全部都用它。猜猜是什么?(钱)
那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的钱叫什么?人民币,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利用小动物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里需要人民币,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人民币的积极性。】
(二)认真观察,合作探究
1.教学例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单位为元角分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小朋友们见过人民币吧,你们的学具袋里就藏着人民币。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告诉他你是从哪些地方认识人民币的。(同桌交流、讨论,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2)徐老师从中抽几张来考考你们, 先抽1元纸币。注意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不能乱涂乱画。还有哪个是一元?我们的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这里还有一个1元硬币?(出示一角硬币)为什么数字相同,人民币的大小不同?数字后面的字不同。那这个呢?点其他的人民币,学生认出来。看起来太乱了,我们可以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整理一下吗?拿出分类学具袋。同桌小组活动,来分类。学生反馈两种分法。
① 按材质分: 纸币 硬币
② 按面额分: 1元
1角 2角 5角
1分 2分 5分
结合板书,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初识、再识人民币,同桌讨论、分类,加深学生对各种材质、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深化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合作学习、完整表述的良好习惯。】
教学例2:元、角、分的换算。
猜谜语结束后,热心的大象伯伯给大家发红包了。看完红包之后每个小动物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小猪得意洋洋地说:“哈哈,我有好多呢!我是大款了!”小狗难过地说:“呜呜,我只有一枚硬币”小狗,别哭别哭,咱们帮它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1元硬币),看小猪那得意样,我们也来看看它的红包。是多少?咱们大声地数一数(10角硬币)。
1元和10角哪个多?(板书1元=10角)学生一起读。
小狗还是很难过,谁来安慰安慰它?
徐老师手里也有大象伯伯发的红包,这里面也是1元(真正红包),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抽一张认认(5角)。那你们说我的红包内一共有几张呢?为什么?
看到大家这么厉害,小兔子也想考考大家了。出示小兔的1元红包,我的也是一元红包,但我里面有十张一摸一样的纸币,你们猜一猜我的红包里装着哪种人民币?
1角钱,在小朋友的眼里很少,但是对于收废品的爷爷奶奶,卖菜的叔叔,甚至是和你们同龄的贫困孩子,要攒1角钱可真难!同时出示三幅图片(卖废品、卖青菜、搬砖)他们必须一分一分一分,几个一分?10个,他们必须付出十分的努力,才能攒到1角钱。揭示1角=10分。
【设计意图:借助童话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努力发现人民币间的联系,在猜币具体情境中通过正向、逆向思维的训练,再次让学生知道10角=1元,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通过分层使学生巩固对进率的认识,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 】
3.数钱
小羊看到这里比较有感触,因为它觉得赚钱很不容易,一直有存钱的好习惯。看!小羊上星期存的钱,是多少啊?3元?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算?相同单位。用同样的方法再完成一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数钱的方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的理解。】
4. 1元的多种买法
小动物们拿着大象伯伯发的1元钱来超市买东西了。如果1元要全部花光,可以买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景中渗透多种买法,拓展学生思维。】
(三)参加活动,实践新知
1.现场购买。
将商品投影在白板上,标价,有想买的,把你的人民币摆在桌子上,表现最好的有机会购买,并在白板上展示学生拿出的人民币,将商品卖给他。
5角商品,学生出示多种5角的不同付钱方式。
1元5角的商品,学生出示多种1元5角不同的付钱方式。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购物活动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人民币的一般价值,思考同等价值商品多种付钱方式,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2.竞猜环节,估价准的,送给他。
尺子,买三个文件袋的钱正好买一副尺子。
5元8角的大橡皮,比10元少。生估价,估价准的送给他。
【设计意图:在紧张有趣的估价活动中,渗透乘法,三个1元5角是4元5角,好、落实比多少,比10元少,比5元多,一步一步接近5元8角,拓展学生思维。】
(四)学生分享,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开心吗?开心过后再静心想想,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分享,爱护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小结,回顾梳理整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培养孩子完整表达能力,梳理能力,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