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2.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我国工业发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三、教学难点
影响工业区的分布因素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有时我会想:若是让我与几千年前的古代的国王一下位置,我不一定会同意。最起码在现代社会中,夏天再热,冬天再冷都没有关系,有空调,晚上有电视机,平时有电脑玩,不知道你们愿意吗?
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①图4.25“张梦的家”,②我们的教室,找出工业产品,并说出相关的工业部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生产的兴趣。
2.播放有关工业生产过程的录像,增加学生对工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工业与我们】
1.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读图4.24“什么是工业”,并分析得出工业生产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然后,可以汽车的轮胎为例,“追根寻源”上个生产阶段,即合成橡胶工业和石油工业。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和轮胎制造业相互的按比例发展关系。由上述内容可让学生归纳出工业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2.关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对工业重要性的评述,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例如医生、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售货员等,从各自行业角度寻找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体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3.完成活动练习1、2两题内容。
由于电视机内部零件复杂,学生绘制生产联系图的难度较大,故只要求学生绘出灯具、餐桌、食品的生产联系图。在此基础上,再找出分属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
【工业的空间分布】
1.引导学生读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城市;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四个工业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的工业区是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应作为重点内容。
2.完成活动练习1内容。引导学生读图4.27“辽中南地区”,识别矿产符号,了解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资源;识别表示各种工业部门的图例符号,了解辽中南地区的工业分布。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①辽中南工业区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②辽中南工业区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
3.完成活动练习2、3内容。引导学生读图4.28“沪宁杭地区”,组织学生讨论:①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对比辽中南地区的工业有什么不同?(上海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辽中南的工业则以重工业为主)。②上海附近煤、铁资源匮乏,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③读图分析沪宁杭地区有哪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对其工业分布的影响。
4.完成活动练习4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使工业的分布和农业的分布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整体脱贫致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介绍乡镇企业的典型事例,例如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针对活动练习4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报纸、杂志、因特网),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30“高新技术产业结硕果”,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2.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29“北京高新技术园区”,找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位置。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中关村科技园区或其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录像,引导学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除青海和西藏外,其他省区的中心城市都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举出我国沿海、沿边和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例,向学生介绍。
5.完成活动练习1、2、3内容。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三则短文,然后重点针对练习2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课堂小结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影响工业区的分布因素是难点。
课堂练习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 提供生主资料为主 叫重工业, 提供生活资料为主 叫轻工业。举例说明哪些是轻工业,哪些是重工业?
重工业:机械、冶金、钢铁、造船、石化、采矿等
轻工业:服装、食品、电子、玩具等
板书设计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工业与我们
工业的含义
工业的地位
工业的空间分布
四个工业带
四大工业区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产业的特点
高新产业的类型
高新产业的分布
作业
必作题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 、 、 、 。
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北京的中关村 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电子和信息 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
选作题
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特点、发展的条件、主要的工业城市
辽中南地区: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第四章复习题
授课学时 1学时
1、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 等工具的运输,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 ,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是
,原因是在 。进藏的四条公路是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 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读图P30,了解我国三横五纵铁路线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在哪些铁路的交汇处。
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五纵:京哈—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
其他:南疆线和已通车的青藏线(解决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3、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与 、 、 有关,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 运送;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
4、农业包括 (种植业)、 、 、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西部地区以 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 牧区、 牧区、 牧区、 牧区。 、 、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我国的三大林区是: 林区、 林区、 林区。三北防护林地跨 、 、 。
5、农作物包括 作物、 作物、 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北方以生产棉花为主油,形成了 、 、 三大棉区,油料生产形成了 菜带和 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6、发展农业要 ,东部发展 。中部建立 。在西部地区实行 。
7、书P107,说出桑基鱼塘的运作方式,学会分析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 叫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