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 邓稼先(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1课 邓稼先(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8 17:37:11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课 邓稼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
B.昼夜(zhòu) 罗布泊(pō) 开拓 (tuò) 至死不懈(xiè)
C.选聘(pìng) 无垠(yí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D.殷红(yīn) 萦带(yíng) 彷徨(páng huáng) 鞠躬尽瘁(cuì)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鲜”应读“xiǎn”;C项“聘”应读作“pìn”;D项“殷”应读作“y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
C.摄制(shè)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鲜”应读“xiǎn”;B项,“露”应读“lù”;D项,“殷”应读“yān”。
3.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极端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谣言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选骋——选聘;
B.戈璧——戈壁;
C.妇儒皆知——妇孺皆知;
故选D。
4.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
A.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强大 强嘴 强词夺理 D.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C项读音不完全一致,分别为:qiáng/jiàng/qiǎng。
5.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难堪 孕育 可歌可泣 任人宰割
B.戈壁 阔别 死而后己 家喻户晓
C.佩服 谣言 当之无愧 接然不同
D.奠基 仰慕 锋芒毕露 热泪满框
【答案】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死而后己”写作“死而后已”;C项“接然不同”写作“截然不同”;D项“热泪满框”写作“热泪满眶”。
6.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B.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C.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D.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这段话表明了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并没有贬斥奥本海默的意思。
7.邓稼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下面是一段歌颂祖国的文字,请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语段的主题是歌颂祖国,并把祖国比喻成了雄鸡、骏马和巨龙。分析语段中空缺处与前句的关系可知,每个横线句填写的语句,必须与前面的喻体相呼应,体现出喻体的特点。雄鸡一唱天下白,它的一声“高歌”,唤醒的是黎明,驱走的是黑暗;骏马奋蹄千万里,它的一路“疾驰”,挣脱的是羁绊,得到的是自由;巨龙腾飞九重天,它的一飞“冲天”,叱咤的是风云,气吞的是山河。故应选C项。
8.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崇高 坦诚 仰慕 暑名
C.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颤抖 焦虑 筹划 奠基
【答案】B
【解析】
【详解】
B.“暑名”应写作“署名”。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
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答案】A
【解析】
【详解】
B项成分残缺,应在“里程碑”后面加“意义”;C项不合逻辑,“缩小”不能用倍数;D项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在“关注”前面。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可以歌唱,可以哭泣)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毫无愧疚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C.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D.至今热血犹殷红。(带黑的红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可歌可泣”的意思为“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11.阅读语段“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回答下列问题。
这段文字的结构关系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语段“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首先总说“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们的性格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然后分别介绍两个人,在对比中突出邓稼先的品格;最后总说“我想的气质品格是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故选B。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B项“当之无愧”意思是完全够条件承当某种荣誉,不用惭愧,用在句中不合适。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到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有的历史悲哀。
C.作者说“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父亲、邓稼先等中国几代知识分子为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说法错误,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从朴素的语言中表现邓稼先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邓稼先(节选)
杨振宁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②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③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④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⑤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⑥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⑦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⑧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⑨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⑤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⑦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⑧要将只手撑天空
⑨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⑩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部分从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背景中推出邓稼先,意在从历史的高度突出邓稼先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B.选文第二部分引用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画龙点睛地总结了邓稼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C.选文第三部分标题“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这四个字突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和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D.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具体介绍他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是因为是制造“两弹”是国家核心机密,作者必须要为国家保守机密,不便细写。
15.可以把选文第一部分的第二段~第五段合并为一段吗?为什么?
16.在选文《“我不能走”》中,开头引用了《吊古战场文》有何作用?
17.在选文末尾,作者用“五四”时代的歌曲《中国男儿》盛赞邓稼先是中华民族的铮铮男儿。请仿照下面给郎平的颁奖词格式,代“感动中国”栏目给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100字左右。
郎平 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答案】14.D
15.不能。这四个短句单独成段,分别列举了1898年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四个历史事实,用排比段把触目惊心的屈辱史摆在读者目前,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表达了对列强欺辱祖国的愤怒和对祖国的屈辱历史的痛惜之情。
16.此处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含蓄地将他们的工作地方比作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烘托邓稼先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17.示例:邓稼先院士:两弹元勋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部分意在突出邓稼先的贡献巨大,“两弹”的成功爆炸已经说明了贡献的巨大,没有必要再具体介绍“两弹”是符合制造出来的,因此,“作者必须要为国家保守机密,不便细写”理解不当,故选D。
15.
本题考查材料的编排。
单独成段,内容上意在强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从而说明“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用排比的形式,富有气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给人以强力的视觉冲击,令人震惊;因而,不能合为一段。
16.
本题考查材料的取舍。
这段吊古战场文,描绘的是西北古战场恶劣的自然环境,与邓稼先的工作地点极为相似,侧面表现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并含蓄地将邓稼先的工作地点比作战场,突出了邓稼先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从而赞美邓稼先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同时,用古战场是文章具有厚重的历史感,突出邓稼先的使命感,让人觉得悲壮。
17.
本题考查颁奖词的拟写。
要突出人物的贡献,表达尊敬和赞美之情。
示例:他是新中国核武的开拓者,他是国之重器的奠基者。新中国成立之初,边境磨擦不断,帝国列强环肆周边,蠢蠢欲动,为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他隐姓埋名在荒无人迹的戈壁滩上埋头一扎就是整整28年。终于为新中国研制出了自己的两弹一星,从而震惊世界,从此列强不敢轻言挑衅,国家得以长治久安,这28年里,他和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一样,不为名利,坚持不懈,他是新中国真正的“国之重器,中国脊梁”!
阅读《邓稼先》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果,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称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a)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b)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c)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称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
⑤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强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⑦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8.选文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B.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C.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直接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令人恐惧。
D.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19.第④段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b a d c B.b a c d C.d c b a D.d b a c
20.选文中表现出的邓稼先品质,错误的一项是( )
A.随和腼腆 真诚坦白 B.身先士卒 不怕牺牲
C.精忠报国 舍生忘死 D.毫无私心 无私奉献
21.与选文体现出的主人公的情感最不相似的古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答案】18.C
19.D
20.A
21.B
【解析】
18.
C.有误,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直接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表现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渲染了悲壮、凄凉的气氛;
故选C。
19.
考查写作顺序。第4段采用了逻辑顺序。在形成一个方案前,首先要进行参数的“粗估”,然后才能进行筹划计算,进而再决定方案,最后是确定签字。因此第4段的排序顺序是d-b-a-c,答案选D。
20.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A.有误,“随和腼腆、真诚坦白”在选段中无体现。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章节中的“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这句话才体现了他这个特点。
B.发生意外时,邓稼先坚守岗位不离开,表现出他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选项正确;
C.在恶劣、艰苦的工作环境下,邓稼先不怕牺牲,舍生忘死,为了祖国利益毫不退缩,精忠报国。选项正确;
D. 邓稼先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选项正确;
故选A。
21.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的是文天祥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邓稼先在危难时坚守岗位,舍生忘死的精神相似;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这句诗微露失意情绪。邓稼先在荒漠中工作,不畏艰难,舍生忘死。二者无相似之处;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戍边将士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的精神。与邓稼先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表现出的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相似;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表现作者于谦舍身为国为民效力的精神。与邓稼先精忠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相似;
故选B。
阅读课文《邓稼先》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②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④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⑤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⑥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⑦“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⑧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⑩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22.请说说第②段中“家喻户晓”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
25.结尾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案】22.“家喻户晓”一词写出了奥本海默的知名度之高,这是因为他对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的贡献很大。奥本海默的“家喻户晓”与下文写邓稼先的“鲜为人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对即可)
23.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指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相同点,然后用“可是”指出两人的不同,引起下文对两个人不同点的叙述。
24.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奥本海默随意打断别人的报告,突出他的“锋芒毕露”,与下文邓稼先“从不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25.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说明中国社会和邓稼先这样品德高尚的人物的出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像邓稼先这样的人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解析】
22.
本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联系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家喻户晓”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文中用“家喻户晓”一词写出了奥本海默因“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而成为美国几乎尽人皆知的人物,而从标题和内容看本文的主要人物是邓稼先,所以第②段写奥本海默“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从结构上看与下文写“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构成对比,从而突出邓稼先的忠厚朴实。
23.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分析段落的作用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而中间段的作用通常是:承上启下、照应开头、做铺垫、埋下伏笔、对比等。本文第②段写奥本海默“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因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第③段先指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承接了上文,然后指出“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而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写了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和邓稼先的“忠厚平实”“从不骄人”的不同点,所以第③段又有启下的作用。
24.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解答此题时要结合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及与下文的关系。文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奥本海默不顾及作报告者的感受而肆意打断其报告的行为,表现了他气盛张扬,而从标题和内容看本文的主要人物是邓稼先,所以写奥本海默的个性也是为了和下文写邓稼先的“忠厚平实”“从不骄人”形成对比。
25.
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主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和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性格和为人的对比,突出了邓稼先的高尚品德,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突出了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三、字词书写
2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鲜为人知( ) 任人宰割( ) 大厦( )
至死不懈( ) 截然不同( ) 孕育( )
【答案】 xiǎn zǎi shà xiè jié yùn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重点考查词语和成语中的字音。字音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音近字、形声字、形似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同时,要注意拼写正确。
27.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xiè( ) 妇rú( )皆知  平沙无yín( ) péng( )断草枯
家喻户xiǎo( ) 兽tǐng( )亡群  燕然lè( )功  常fù( )三军
【答案】 懈 孺 垠 蓬 晓 铤 勒 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覆。
28.给加点字注音。
可歌可泣( )  鲜为人知( ) 鞠躬尽瘁( )  锋芒毕露( )
热泪满眶( )  马革裹尸( ) 层出不穷( )  风悲日曛( )
【答案】 qì xiǎn cuì lù kuàng guǒ qióng xūn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是:“裹”应读guǒ。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课 邓稼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
B.昼夜(zhòu) 罗布泊(pō) 开拓 (tuò) 至死不懈(xiè)
C.选聘(pìng) 无垠(yí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D.殷红(yīn) 萦带(yíng) 彷徨(páng huáng) 鞠躬尽瘁(cu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
C.摄制(shè)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
3.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极端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谣言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4.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
A.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强大 强嘴 强词夺理 D.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5.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难堪 孕育 可歌可泣 任人宰割
B.戈壁 阔别 死而后己 家喻户晓
C.佩服 谣言 当之无愧 接然不同
D.奠基 仰慕 锋芒毕露 热泪满框
6.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B.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C.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D.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7.邓稼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下面是一段歌颂祖国的文字,请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8.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崇高 坦诚 仰慕 暑名
C.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颤抖 焦虑 筹划 奠基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
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可以歌唱,可以哭泣)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毫无愧疚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C.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D.至今热血犹殷红。(带黑的红色)
11.阅读语段“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回答下列问题。
这段文字的结构关系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到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有的历史悲哀。
C.作者说“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父亲、邓稼先等中国几代知识分子为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邓稼先(节选)
杨振宁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②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③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④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⑤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⑥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⑦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⑧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⑨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⑤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⑦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⑧要将只手撑天空
⑨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⑩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部分从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背景中推出邓稼先,意在从历史的高度突出邓稼先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B.选文第二部分引用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画龙点睛地总结了邓稼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C.选文第三部分标题“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这四个字突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和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D.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具体介绍他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是因为是制造“两弹”是国家核心机密,作者必须要为国家保守机密,不便细写。
15.可以把选文第一部分的第二段~第五段合并为一段吗?为什么?
16.在选文《“我不能走”》中,开头引用了《吊古战场文》有何作用?
17.在选文末尾,作者用“五四”时代的歌曲《中国男儿》盛赞邓稼先是中华民族的铮铮男儿。请仿照下面给郎平的颁奖词格式,代“感动中国”栏目给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100字左右。
郎平 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阅读《邓稼先》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果,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称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a)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b)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c)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称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
⑤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强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⑦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8.选文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B.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C.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直接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令人恐惧。
D.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19.第④段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b a d c B.b a c d C.d c b a D.d b a c
20.选文中表现出的邓稼先品质,错误的一项是( )
A.随和腼腆 真诚坦白 B.身先士卒 不怕牺牲
C.精忠报国 舍生忘死 D.毫无私心 无私奉献
21.与选文体现出的主人公的情感最不相似的古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阅读课文《邓稼先》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②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④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⑤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⑥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⑦“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⑧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⑩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22.请说说第②段中“家喻户晓”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
25.结尾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三、字词书写
2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鲜为人知( ) 任人宰割( ) 大厦( )
至死不懈( ) 截然不同( ) 孕育( )
27.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xiè( ) 妇rú( )皆知  平沙无yín( ) péng( )断草枯
家喻户xiǎo( ) 兽tǐng( )亡群  燕然lè( )功  常fù( )三军
28.给加点字注音。
可歌可泣( )  鲜为人知( ) 鞠躬尽瘁( )  锋芒毕露( )
热泪满眶( )  马革裹尸( ) 层出不穷( )  风悲日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