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04 16: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读图画图、活动讨论、练习评讲
教具准备:学生地图册或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 :(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 1~5 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 .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 .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 .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 .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 1 :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 2 :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 3 :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 … … 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 .海上帆船一一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 ― 大地不是平的。
2 .月食 ― 地球也是圆的。
3 .麦哲伦环球航行一一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 《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 ,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 …… 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
●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
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 4 :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 800 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 50 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 51100 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 53 个我国领土( 960 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先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
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赤道半径: 6378 千米
极半径: 6357 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