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提升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提升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8 18:19: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梳头(shū) 秩序(chì) B.卓越(zhuó) 小楷(kái)
C.澎湃(bài) 硕果(shuò) D.赫然(hè) 漂白(piǎ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中“秩”应读“zhì”;B项中“楷”应读“kǎi”;C项中“湃”应读“pài”。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然(hè) 校补(xiào) 衙门(yá) 气冲斗牛(dòu)
B.窥探(ɡ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 潜心贯注(qián)
C.独裁(cái)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
D.弥高(mí) 一剂(jì) 深宵(xiāo) 锲而不舍(qì)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校补(jiào);气冲斗牛(dǒu);
B.窥探(kuī) ;
D.锲而不舍(qiè);
故选C。
3.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壳(qiào) 锲而不舍(qì) 炯炯目光(jiǒnɡ) 窥园(kūi)
B.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小楷(kǎi) 校补(jiào)
C.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慷慨淋漓(kānɡ) 弥高(mí)
D.气冲斗牛(dǒu) 臧克家(zānɡ) 赫然(hè) 宝藏(zàn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锲而不舍(qì) -(qiè),窥园(kūi)-(kuī);故选A。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哀微 独裁 沥尽心血 慷慨淋漓
B.梳头 澎湃 目不窥园 警报叠起
C.抱歉 秩序 迥乎不同 昂首挺胸
D.赫然 卓越 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哀”应为“衰”;
B.“叠”应为“迭”;
D.“式”应为“势”;
故选C。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楷(kǎi) 硕果(shuò) 气冲斗牛(dòu)
B.地壳(ké) 校补(jiào) 锲而不舍(qiè)
C.疏懒(shū) 慷慨(kǎi) 炯炯目光(jiǒnɡ)
D.典籍(jí) 独裁(cái) 潜心贯注(qiǎn)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项,“斗”应读dǒu;B项,“壳”应读qiào;D项,“潜”应读qián。故答案为C。
点睛: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
6.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把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B.把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D.把“说”用双引号引起来。强调说和做;
故选C。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B.《说和做——辑闻一多先生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人物传记,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D.《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说和做——闻一多先生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文章的体裁不是人物传记,而是散文。故选B。
8.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比喻)
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引用)
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
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拟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识与理解。D句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拟人。故答案为D。
9.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总队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带来的喜人变化。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锲而不舍:原意为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正确;
B.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用在歌声方面不合语境,适用对象错误;
C.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使用正确;
D.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B项,“催生了……”和“……的出现”两种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把“国家”一词调到“不再是”之前;D项,词语搭配不当,“加大……规范和管理”不搭配。故答案为A。
点睛:句子的正确使用,是表达理解的需要,写好句子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判断病句,要有一定的步骤,先理清主干(主谓宾)看搭配是否有问题,成分是否残缺,再看是否存在用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或矛盾等问题。
11.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终于开始面对世界,同时,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日新月异地走向中国。
B.考试前夕,我班学习委员李军连发了几天高烧,使他痛心疾首,焦急万分。
C.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些青年歌手面对常识性的综合素质测试题无动于衷,哑口无言,令观众非常遗憾。
D.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部省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日新月异”的意思是,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不合语境。
B“痛心疾首”的意思是,形容痛恨到了极点。不合语境
C“哑口无言”的意思是,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不合语境
D“别有用心”的意思是,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故答案为:D。
12.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包含了选材、结构、细节描写、语言特点等知识点,需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作答。D项的表述不正确,文章的语言特点是精致凝练,生动形象,不是“平实含蓄”。
1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3)他(闻一多)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A.拟人 排比 对比
B.比喻 排比 引用
C.比喻 对比 对比
D.拟人 比喻 引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1)把闻一多先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的研究成果比作“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修辞;
(2)“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构成排比;
(3)引用闻一多写的信中的原话,这是引用的修辞。
故选B。
1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B.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D项使用错误,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1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D.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改为“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注意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
16.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平沙:平旷的沙漠”错。平沙:空旷的沙漠。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此题用此词不合语境。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1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B.“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钻劲,热情高涨地研究学问。
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D.“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上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
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虽然成就卓越,但“做了也不一定说”的特点。
故答案为C。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断》选段,完成各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9.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20.选文起笔引用闻一多的话,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21.选文在叙述中加入了一些细节描写,请分别找出来,并指出其作用。
22.下面对选文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是“五四”以后知识分子中杰出的人物,新月派诗人,晚年成为民主战士。
B.文中“‘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一句,引用人们对闻一多的称呼,旨在说明他用心之专。
C.选文部分的写法是将闻一多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3.阅读闻一多的《死水》一诗,结合诗歌内容简单分析其艺术特色及精神追求。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常常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0.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不拐弯子,言简意明;②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③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引起悬念。
21.①“目不窥园,足不下楼”这一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②“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一细节,也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③“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一细节,则表现了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22.C
23. 【艺术特色】绘画美:用色彩鲜明的词藻描写现实生活景象和表达强烈激动的感情;音乐美:全诗全用九个字的诗行,每行都有四个音尺,其中,一个三字尺,三个二字尺,音尺的排列不固定,但每行三字尺、二字尺的数目完全相等。音乐节奏紧扣感情表达,读来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生动感人。建筑美:全诗共五节二十行,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诗节均称,诗句整齐,确为中国新诗歌格律化起到了开拓性作用。(谈到反语、修辞、丰富想象等亦可,但要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有其他角度的分析,符合题意,意对即可) 【精神追求】暴露了旧中国的丑陋,对黑暗旧社会的诅咒;表达出绝望于“死水”般旧中国的爱国革命精神;失望中含有希望,对未来中国包含深情。
【解析】
【分析】
19.
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概括。
节选的这七个段落,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做”。根据第⑦段“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可概括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常常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0.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选文起笔,引用闻一多的两句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与“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通过对比的手法直接点明闻一多与他人在“说”和“做”上的不同态度,突出闻一多先生重实干实事的崇高品格;作用:与题目“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相照应,引出下文闻一多先生所做的事,点明文章中心;两个句子在语意上有递进的关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
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分析。
文段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志趣之高,用功之刻苦。
如第③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写出了闻先生为了钻研学问,心无旁骛,连楼都不轻易下来,可见他刻苦用功的精神;
再如,第③段“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通过头发这一细节描写,说明表现闻一多刻苦钻研,不在乎外在的形象的特点;
还有,第④段“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据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22.
本题考查选文的概括与理解。
C.选文部分,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做”的方面,即第⑦段总结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因此本项中“选文部分的写法是将闻一多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是错误的;
故选C。
23.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死水》是闻一多诗歌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首诗每节押韵,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外形方正整齐,形成均衡美、对称美;注意挖掘语言的色彩感,构成美丑迥异、富有暗示性的画面。
本诗的艺术特色,可从闻一多先生提倡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音乐美”体现在节奏、韵律方面,“绘画美”可以体现景物刻画方面,“建筑美”则可以从诗歌的结构方面来分析。
本诗的音乐美:各节大体押韵,双行押韵,每节换韵,全诗节奏鲜明、和谐,具有音乐美。
本诗的绘画美: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有五彩缤纷的,鲜艳照人的,从而显示出油画般的绘画美。
本诗的建筑美: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十分整齐,有如格律诗般,句式整齐和谐。
作者在本诗中的“精神追求”,主要从“死水”的象征意义来分析。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开篇的一个判断句确认了“死水”的性质——绝望,即是说“这一沟死水”任何希望都断绝了。诗人把军阀统治下黑暗陈腐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对其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诅咒,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和深沉的爱国热情。“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会加速死水的灭亡,表现作者的批判精神,要拆穿其伪装,让丑恶以其本来面目示人,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决不是作者心灰意冷,袖手旁观,而是绝望之余的愤激之语。既然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无法改造,无法挽救,而且腐烂透顶,恶贯满盈,那就不如顺其自然,任其败亡。偏激尖刻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和反动军阀的咬牙彻齿之恨。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亮寻求宝藏。……闻先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草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节选自臧克家《说与做》,有删改)
24.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25.结合全文,写出下列句子中“说”的含义
(1)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2)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26.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回答。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2)如果把文中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改为“他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24.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25.(1)不动不响,无声无闻钻研学问(2)对反对派的揭露和斥责
26.(1)“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是细节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敬仰之情。(2)选文结尾句式短促,语调高亢,节奏分明,艺术概括了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人格,言简意赅,有冲击力,而改句就没有这种效果。
【解析】
【分析】
24.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要浏览语段,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概括。从“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草的一张政治传单!”可概括为:起草政治传单。从“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可概括为:群众大会演说。从“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可概括为:参加游行示威。
25.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要浏览全文,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词语的言外之意,简洁准确表述。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表现了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毫不张扬的性格,他并没有先“说”,这里的“说”指闻一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钻研学问。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这里的“说”指对反对派的揭露和斥责。
26.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句式、表现内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简洁准确表述。(1)“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是细节描写,也是对闻一多的神态描写,表现出闻一多作为革命者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扬与敬仰之情。(2)选文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艺术概括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表达作者对闻一多先生伟大精神的钦佩和赞扬,句式短促,语调高亢,节奏分明,言简意赅,而改句就没有这种效果。
阅读《说和做》选文,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27.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人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第3段引用杜甫的事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而对生活小事的忽略。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的是《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事,略写的是研究唐诗一事。
D.闻一多先生的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选文部分主要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28.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到了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作用,引起悬念。
B.这两段话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人,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C.引用闻先生的话能引起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D.引用闻先生的原话,作为下文叙事的两个方面(作为学者方面、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总纲。
29.对“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一项是( )
A.“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这让闻一多先生感到非常孤单寂寞,但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却能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B.“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C.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与深夜的灯光作伴的情景,突出了主旨一对国运和未来的思考,更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精神。
D.“漂白了的四壁”比喻当时的白色恐怖,意在表现闻先生在困境中从事学术研究却依然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是一脉相承的。
30.下列各项是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整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选文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如用“钻探”而不用“研究”,就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含义丰富。
C.选文语言通俗易懂,不加雕琢,明白如话。
D.选文的叙述、描写抒情化,比如说“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一句及平常的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答案】27.C
28.D
29.B
30.C
【解析】
27.
C.表述错误。文章③④两段详写研究唐诗一事,第⑥段则略写《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事。故选C。
2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作用的分析。D.表述错误。开头引用闻先生的原话,突出他“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的特点,是下文“作为学者方面”的总纲。故选D。
29.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A.表述有误,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B.表述正确;
C.表述有误,“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采用比喻的手法,“它”指“深宵灯火”,意在表现闻先生在困境中从事学术研究却依然怡然自适的情景;
D.表述有误,“漂白了的四壁”是形容闻先生不眠不休从事学术研究的情景,正因为他的努力,才为苦难中的人们“大开光明之路”,所以二者意趣一脉相承;
故选B。
30.
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C项有误,本文语言兼具雅致与通俗,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的语句非常雅致;“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的语句趋于口语化,通俗易懂。故选C。
阅读课文《说和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31.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32.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 你怎样理解
33.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 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34.说说第⑩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31.①起稿政治传单②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
32.不是。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
33.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 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34.结尾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在内容上点明了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的优秀品质。
【解析】
3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作答此题,在熟读文段的基础上,借助关键语句概括。⑤段“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可提炼概括“起稿政治传单”;⑥段“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可提炼概括“群众大会演讲”。⑨段“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可提炼概括“参加游行示威”。
32.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句。作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根据“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一句可知 “昆明”“全国”表明说的范围。所以“小声”不是指声音低,“小声说”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做宣传动员。
33.本题考查对人物精神的分析。作答此题,除了抓住句子本身的描写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动作描写,“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外貌)描写,具体形象地写出闻一多先生参加示威游行时的大义凛然、毫不畏惧的动作神态。这动作神态还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真正读懂它所展现的人物精神。“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当时国民党特务采用暴力和暗杀等手段制造白色恐怖,闻一多等革命党人面临的是被暗杀的生命危险,但是,在示威游行时,他“走在最前面”“昂首挺胸”,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他不怕牺牲,与国民党斗争到底的大无畏精神。
34.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构上,第⑩段为文章的结尾,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是对闻一多先生身份和优秀品质的高度概括,身份是“学者、诗人、革命烈士”,品质是“卓越的”“优秀的”“大勇的”,这些褒义色彩的词语,充分表达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从而点明了本文的中心。
阅读下面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35.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6.选段中说,“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37.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38.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35.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大意对即可)
36.“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37.(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 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38.不矛盾 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 不自夸 勤奋踏实的精神 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点拨:后者的“说”,实际上就是“做” 因为当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口说,“说”与“做”是统一的 )
【解析】
35.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事件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结合文章主要,依据课文的先后顺序概括主要事件。概括的事件一定要体现出“说”与“做”一致的原则。从文中第八段写闻一多“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可以概括出“起稿政治传单”;从文中第九段闻一多在“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可以概括为“群众大会演说”;第十二段写闻一多“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可以概括为“参加游行示威”这件事。
36.此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解答此题,应该从这句话的前面内容中寻找答案。“这”是近指代词,一般指的就是前一个句子或其中的某一部分内容,结合前段,这里的“这”指的就是“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第二问需要结合选文的内容,才能够分析出来。结合节选的文字,闻一多先是“说”,即宣传、鼓动,然后亲自参加,这体现了他先说后做,边说边做的革命家气概。他的“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是指与前面作为文学家的闻一多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因为他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是先说后做,即先进行革命宣传,再以实际行动去争取民主,与学者方面的先做再说,做了也不说正好完全相反。
37.本题考查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①句“小声说”形象地表现闻一多最先只是在昆明青年中宣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②句“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结合闻一多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李公朴的事例,可知指的是闻一多先生面对特务的威胁,他毫不畏惧,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体现了他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精神。
38.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句子有不同的含义。“我是做了再说”,其中的“说”指的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其中的“说”指的是吹嘘、自诩,这里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其中的“说”指的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大勇的烈士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彭湃的爱国热情。所以不矛盾。
现代文阅读
惠特曼访问记
埃德蒙·戈斯
①在早年和中年的岁月里,惠特曼默默无闻,门前冷落。年老以后,倒是有些朝拜者相当频繁地带着香袋和手杖,设法前来表示崇拜。有关他在这些场合的仪表谈吐的几种报道已经发表过了,如果我再来添上一篇,我的理由想必是,下面记叙的这次访问不是抱着礼俗性的态度进行的。据我所知,其他一切采访惠特曼的报道都出自追随者的手笔,他们纷纷怀着敬仰和倾倒的态度来到圣地,而我的这篇献辞——只能是献辞——是格外真诚的。
②1884年的冬天,我在波士顿,意外接到惠特曼寄来的一封便笺,要我在离开美国之前去见他一面。我最初的反应是谢绝他的邀请,但出于好奇心和礼貌,就回信说我会去。我提到以上这些,只是想突出这位老人特有的魔力,那不是对于一个追随者,而是对于一个倔强固执的无信仰者的魔力。
③1885年1月3日清晨我渡过了宽阔的特拉华河,在一个简陋而看上去无人落户的村庄,我被送上了岸,那种阴森可怕是只有隆冬季节的美国小镇才会显现出来的典型丑陋。无人可以问路,正打算回去时,我发现自己就在米克尔大街328号的门口,一块小铜牌上刻着“沃尔特·惠特曼”,我敲着这个冷清的二层楼经济公寓的大门,一个神色忧愁的女人开了门;还没等我开口,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来,随之传来欢快的声音:“是我的朋友吗?”一下子,我也不知是由于什么磁性般的魅力,所有拘泥小节的文人矜持都荡然消失了,只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④在楼梯上寒暄了一番后,主人拄着拐杖带着我走进一楼的起居室。那是一个大房间,擦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上没有铺地毯,一张小床架,屋子中间有个带通烟管的圆形小火炉,一把椅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具。四面墙壁和火炉上方糊着的墙纸,已经有色斑和一块块污渍了,就像在工人棚户里看到的那样。房里没有挂画,只有满是杂物的木栓和架子。到处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一堆堆东西,山一般高的报纸东一堆,西一垛;整个房间,还有老人本人,都是再干净不过的了,干净得仿佛尘垢永远都不会再落上去。特别是惠特曼,穿的是一身粗灰呢的套服,衬衣领口拉开着,灰发和白花花的胡须飘飘荡荡的,仿佛是为了清洁当真漂白过的,老人全然如一张擦洗旧了的松木桌,沙白得一尘不染。
⑤惠特曼在一张椅子里坐了下来,安详地微笑着。我清理掉一个箱子上的报纸,坐在他的对面。他的谈话像他的作品一样,散发着原始的力量,毫无交谈中常见的修饰或刺激。他提到他的贫困,这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半身不遂,它们成了压垮他的两大重负;他似乎对于两者都习以为常了,几乎不在意。我记得当时我想挪动一下箱子,因为阳光已从不挂窗帘的大窗户倾泻进来;惠特曼便说到有人曾答应送他窗帘,但他对此并不热心,他觉得窗帘会“挡住阳光”。而阳光和空气正是他所要的一切:一个冬季他都是耐心地坐在那儿,等待夏日的空气和阳光,原来一到夏季,他又可以一瘸一拐地走出去,全身沉浸在他熟悉的“坎登市僻静处”的一条浅溪里晒晒太阳。
⑥惠特曼宽敞的双人房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两件物品透出些许艺术气氛。一件是北美印第安人的花布制品,它激发了他的灵感。另一件是幅画像:一叶扁舟上有位相貌堂堂的青年,荡着双桨。我问他这幅画像的由来,他谈了几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他首先说明这是他的一位挚友,来自加拿大的职业桨手,著名的运动员。接着他又说,这些人是他最喜欢的人,在露天活动的运动员:他们是最朴素、最亲切的人,生活在阳光和空气中,非得学会保持身体干净、精神抖擞;还说他的心灵偏向这些人,而他们也莫名其妙地为他所吸引,因此就在他人生最低潮时,在世人狠狠谩骂耻笑他的时候,正是这些春风得意的体操运动员或赛跑运动员,这些幸运的人看中了他,待他很友好,“眼下呢,”他接着说,“我只等待春天到来,拄着我的拐杖瘸瘸拐拐地走进树林,那时我可以成天坐在一班干活的伐木工人边上,我就十分开心,因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砍下来的木材香味混合起来了,它进入我的血液,我再也不觉得又老又病了。”我记得这些都是他的原话,在我和他度过的悠长且又愉快的那一天中,这些话比他所谈到的其他一切更加打动我。
⑦谈话结束,他用那沉静的音调说了声:“再会,我的朋友!”我走出公寓,再一次站在沉闷荒凉的米克尔大街上,这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的仰慕之情。
⑧一个无信仰者就这样前去会见了沃尔特·惠特曼,深深地被他吸引,却没有变成追随者。
(有删改)
【注释】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教师,代表作为《草叶集》。
39.第③段中,作者感到“心满意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0.第④段中对惠特曼起居室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1.第⑤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42.第⑤段所写的“阳光”对刻画惠特曼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3.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答案】39.惠特曼急切的迎接、亲切的称呼,那份热情真诚让“我”感到放松和愉悦。
40.刻画了起居室的简陋干净,反映出惠特曼生活的贫困,也暗示了他精神世界的纯净自然。
41.他的谈话和作品一样没有华美的语言、夸张的表达或新奇的内容,但是自然、质朴,充满力量。
42.温暖的阳光象征着生机和热情,文章通过描写惠特曼对阳光的需要和渴求,既写出了惠特曼年老体衰的身体状况,也表现了他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积极乐观的态度。
43.示例:末段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再次表明“我”是“一个无信仰者”而又“深深地被他吸引”,进一步突出对惠特曼的崇敬。强调采访后“我”仍然“没有变成追随者”,说明自己对惠特曼真诚平等的态度,更以此突出惠特曼的真诚坦率,这与本文不刻意渲染惠特曼的文学成就而重点突出其人格魅力的写作意图是一致的。
【解析】
39.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第③段以及相关段落,并结合全文理解“心满意足”的含义并筛选原因。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40.本题考查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由物及人的写法上考虑,即通过描写居室来衬托人物思想等。这段环境描写刻画了起居室的简陋干净,反映出惠特曼生活的贫困,也暗示了他精神世界的纯净自然。
4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整体理解文章主旨,又要准确把握第⑤段的主旨,并结合上下文把握该句在本段乃至全文的含义。说明惠特曼的谈话和作品一样没有华美的语言,但是自然、质朴,充满力量。
42.本题考查鉴赏词语深刻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阳光“一词的象征意义。文章通过描写惠特曼对阳光的需要和渴求,表现了惠特曼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积极乐观的态度。
43.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审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组织答案。需要调动记忆库,列举末段在文中的作用,并结合文本作答。说明自己对惠特曼真诚平等的态度,更以此突出惠特曼的真诚坦率。
三、字词书写
44.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弥高:__________________ 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
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 警报迭起:______________
沥尽心血:______________ 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
【答案】 更 差得远 劳苦的样子 屡次 滴 星宿名,泛指天空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注意对成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的成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45.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诗兴不作 目不窥圆 兀兀穷年 潜心惯注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心会神疑 警报叠起
一反即往 凶多吉少 气冲斗牛 契而不舍
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圆 惯 疑 叠 即 契 园 贯 凝 迭 既 锲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锲”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4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心贯注( ) 赫然( ) 锲而不舍( ) 迭起( )
lì尽心血( ) shuāi微( ) 迥乎不同( ) kāng慨( )
气冲斗牛( ) 兀兀( )
【答案】qiǎn(潜)心贯注 赫然hè 锲而不舍qiè 迭起dié lì(沥)尽心血 shuāi(衰)微 迥乎不同jiǒng kāng(慷)慨 气冲斗牛dǒu 兀兀wù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沥”“慷”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梳头(shū) 秩序(chì) B.卓越(zhuó) 小楷(kái)
C.澎湃(bài) 硕果(shuò) D.赫然(hè) 漂白(piǎo)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然(hè) 校补(xiào) 衙门(yá) 气冲斗牛(dòu)
B.窥探(ɡ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 潜心贯注(qián)
C.独裁(cái)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
D.弥高(mí) 一剂(jì) 深宵(xiāo) 锲而不舍(qì)
3.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壳(qiào) 锲而不舍(qì) 炯炯目光(jiǒnɡ) 窥园(kūi)
B.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小楷(kǎi) 校补(jiào)
C.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慷慨淋漓(kānɡ) 弥高(mí)
D.气冲斗牛(dǒu) 臧克家(zānɡ) 赫然(hè) 宝藏(zànɡ)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哀微 独裁 沥尽心血 慷慨淋漓
B.梳头 澎湃 目不窥园 警报叠起
C.抱歉 秩序 迥乎不同 昂首挺胸
D.赫然 卓越 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楷(kǎi) 硕果(shuò) 气冲斗牛(dòu)
B.地壳(ké) 校补(jiào) 锲而不舍(qiè)
C.疏懒(shū) 慷慨(kǎi) 炯炯目光(jiǒnɡ)
D.典籍(jí) 独裁(cái) 潜心贯注(qiǎn)
6.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B.《说和做——辑闻一多先生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人物传记,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D.《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8.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比喻)
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引用)
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
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拟人)
9.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总队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带来的喜人变化。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11.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终于开始面对世界,同时,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日新月异地走向中国。
B.考试前夕,我班学习委员李军连发了几天高烧,使他痛心疾首,焦急万分。
C.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些青年歌手面对常识性的综合素质测试题无动于衷,哑口无言,令观众非常遗憾。
D.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部省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12.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1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3)他(闻一多)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A.拟人 排比 对比
B.比喻 排比 引用
C.比喻 对比 对比
D.拟人 比喻 引用
1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B.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1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16.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1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B.“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钻劲,热情高涨地研究学问。
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D.“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上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断》选段,完成各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9.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20.选文起笔引用闻一多的话,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21.选文在叙述中加入了一些细节描写,请分别找出来,并指出其作用。
22.下面对选文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是“五四”以后知识分子中杰出的人物,新月派诗人,晚年成为民主战士。
B.文中“‘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一句,引用人们对闻一多的称呼,旨在说明他用心之专。
C.选文部分的写法是将闻一多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3.阅读闻一多的《死水》一诗,结合诗歌内容简单分析其艺术特色及精神追求。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亮寻求宝藏。……闻先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草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节选自臧克家《说与做》,有删改)
24.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25.结合全文,写出下列句子中“说”的含义
(1)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2)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26.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回答。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2)如果把文中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改为“他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阅读《说和做》选文,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27.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人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第3段引用杜甫的事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而对生活小事的忽略。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的是《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事,略写的是研究唐诗一事。
D.闻一多先生的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选文部分主要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28.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到了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作用,引起悬念。
B.这两段话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人,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C.引用闻先生的话能引起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D.引用闻先生的原话,作为下文叙事的两个方面(作为学者方面、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总纲。
29.对“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一项是( )
A.“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这让闻一多先生感到非常孤单寂寞,但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却能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B.“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C.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与深夜的灯光作伴的情景,突出了主旨一对国运和未来的思考,更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精神。
D.“漂白了的四壁”比喻当时的白色恐怖,意在表现闻先生在困境中从事学术研究却依然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是一脉相承的。
30.下列各项是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整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选文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如用“钻探”而不用“研究”,就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含义丰富。
C.选文语言通俗易懂,不加雕琢,明白如话。
D.选文的叙述、描写抒情化,比如说“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一句及平常的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阅读课文《说和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31.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32.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 你怎样理解
33.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 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34.说说第⑩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35.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6.选段中说,“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37.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38.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现代文阅读
惠特曼访问记
埃德蒙·戈斯
①在早年和中年的岁月里,惠特曼默默无闻,门前冷落。年老以后,倒是有些朝拜者相当频繁地带着香袋和手杖,设法前来表示崇拜。有关他在这些场合的仪表谈吐的几种报道已经发表过了,如果我再来添上一篇,我的理由想必是,下面记叙的这次访问不是抱着礼俗性的态度进行的。据我所知,其他一切采访惠特曼的报道都出自追随者的手笔,他们纷纷怀着敬仰和倾倒的态度来到圣地,而我的这篇献辞——只能是献辞——是格外真诚的。
②1884年的冬天,我在波士顿,意外接到惠特曼寄来的一封便笺,要我在离开美国之前去见他一面。我最初的反应是谢绝他的邀请,但出于好奇心和礼貌,就回信说我会去。我提到以上这些,只是想突出这位老人特有的魔力,那不是对于一个追随者,而是对于一个倔强固执的无信仰者的魔力。
③1885年1月3日清晨我渡过了宽阔的特拉华河,在一个简陋而看上去无人落户的村庄,我被送上了岸,那种阴森可怕是只有隆冬季节的美国小镇才会显现出来的典型丑陋。无人可以问路,正打算回去时,我发现自己就在米克尔大街328号的门口,一块小铜牌上刻着“沃尔特·惠特曼”,我敲着这个冷清的二层楼经济公寓的大门,一个神色忧愁的女人开了门;还没等我开口,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来,随之传来欢快的声音:“是我的朋友吗?”一下子,我也不知是由于什么磁性般的魅力,所有拘泥小节的文人矜持都荡然消失了,只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④在楼梯上寒暄了一番后,主人拄着拐杖带着我走进一楼的起居室。那是一个大房间,擦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上没有铺地毯,一张小床架,屋子中间有个带通烟管的圆形小火炉,一把椅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具。四面墙壁和火炉上方糊着的墙纸,已经有色斑和一块块污渍了,就像在工人棚户里看到的那样。房里没有挂画,只有满是杂物的木栓和架子。到处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一堆堆东西,山一般高的报纸东一堆,西一垛;整个房间,还有老人本人,都是再干净不过的了,干净得仿佛尘垢永远都不会再落上去。特别是惠特曼,穿的是一身粗灰呢的套服,衬衣领口拉开着,灰发和白花花的胡须飘飘荡荡的,仿佛是为了清洁当真漂白过的,老人全然如一张擦洗旧了的松木桌,沙白得一尘不染。
⑤惠特曼在一张椅子里坐了下来,安详地微笑着。我清理掉一个箱子上的报纸,坐在他的对面。他的谈话像他的作品一样,散发着原始的力量,毫无交谈中常见的修饰或刺激。他提到他的贫困,这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半身不遂,它们成了压垮他的两大重负;他似乎对于两者都习以为常了,几乎不在意。我记得当时我想挪动一下箱子,因为阳光已从不挂窗帘的大窗户倾泻进来;惠特曼便说到有人曾答应送他窗帘,但他对此并不热心,他觉得窗帘会“挡住阳光”。而阳光和空气正是他所要的一切:一个冬季他都是耐心地坐在那儿,等待夏日的空气和阳光,原来一到夏季,他又可以一瘸一拐地走出去,全身沉浸在他熟悉的“坎登市僻静处”的一条浅溪里晒晒太阳。
⑥惠特曼宽敞的双人房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两件物品透出些许艺术气氛。一件是北美印第安人的花布制品,它激发了他的灵感。另一件是幅画像:一叶扁舟上有位相貌堂堂的青年,荡着双桨。我问他这幅画像的由来,他谈了几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他首先说明这是他的一位挚友,来自加拿大的职业桨手,著名的运动员。接着他又说,这些人是他最喜欢的人,在露天活动的运动员:他们是最朴素、最亲切的人,生活在阳光和空气中,非得学会保持身体干净、精神抖擞;还说他的心灵偏向这些人,而他们也莫名其妙地为他所吸引,因此就在他人生最低潮时,在世人狠狠谩骂耻笑他的时候,正是这些春风得意的体操运动员或赛跑运动员,这些幸运的人看中了他,待他很友好,“眼下呢,”他接着说,“我只等待春天到来,拄着我的拐杖瘸瘸拐拐地走进树林,那时我可以成天坐在一班干活的伐木工人边上,我就十分开心,因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砍下来的木材香味混合起来了,它进入我的血液,我再也不觉得又老又病了。”我记得这些都是他的原话,在我和他度过的悠长且又愉快的那一天中,这些话比他所谈到的其他一切更加打动我。
⑦谈话结束,他用那沉静的音调说了声:“再会,我的朋友!”我走出公寓,再一次站在沉闷荒凉的米克尔大街上,这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的仰慕之情。
⑧一个无信仰者就这样前去会见了沃尔特·惠特曼,深深地被他吸引,却没有变成追随者。
(有删改)
【注释】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教师,代表作为《草叶集》。
39.第③段中,作者感到“心满意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0.第④段中对惠特曼起居室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1.第⑤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42.第⑤段所写的“阳光”对刻画惠特曼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3.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三、字词书写
44.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弥高:__________________ 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
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 警报迭起:______________
沥尽心血:______________ 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
45.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诗兴不作 目不窥圆 兀兀穷年 潜心惯注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心会神疑 警报叠起
一反即往 凶多吉少 气冲斗牛 契而不舍
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心贯注( ) 赫然( ) 锲而不舍( ) 迭起( )
lì尽心血( ) shuāi微( ) 迥乎不同( ) kāng慨( )
气冲斗牛( ) 兀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