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人是钱学森
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面引力遵循不同规律
C.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通过亲自天文观测并得出行星运行规律
2.有一卫星正在围绕某一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到行星表面的高度为h,引力常量为G,要计算行星的质量,还需( )
A.测出卫星的周期T B.测出卫星的线速度v
C.测出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D.测出卫星的角速度ω和行星的半径R
3.宇宙飞船为了要与“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对接,应该( )
A.在比空间站较低的轨道上加速
B.在比空间站较高的轨道上加速
C.在与空间站同一高度的轨道上加速
D.不论什么轨道的,只要加速就行
4.2021年2月7日,被称为“星坚强”的中星9A卫星消耗完了所剩不多的燃料,正式离轨。2017年“中星9A”卫星发射升空后不久,三级火箭二次点火突发异常,导致卫星发射高度严重不足,只能依靠卫星自身燃料实施变轨才能回到预定高度,经过西安卫星测控中心16天的全力抢救,卫星成功定点于赤道上空的地球静止轨道,抢救工作圆满完成,“星坚强”的爱称从此走红。将变轨过程简化如图所示,近地轨道1位于赤道上空,半径为,周期为,地球静止轨道3半径为,地球自转周期为,不计空气阻力及卫星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运动时周期为
B.卫星在轨道1经过A点的速度,和在轨道2经过A点的速度相同
C.若某爱好者在赤道上2天观察到5次该卫星在轨道1掠过其正上方,则
D.要使卫星从轨道2变轨至轨道3,在卫星到达B点,需减速才能变轨成功
5.2021年2月,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抵达环绕火星的轨道,正式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如图“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2后,在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进行相关探测后再进入较低的椭圆轨道3开展科学探测。则“天问一号”( )
A.轨道2环绕周期比轨道3环绕周期小
B.轨道2近火点的加速度比轨道3近火点的加速度大
C.轨道2近火点的速率比轨道3近火点的速率大
D.轨道2近火点的机械能比轨道2远火点机械能大
6.2020年11月28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地月转移轨道进行第一次“制动”,成功被月球捕获后沿椭圆轨道Ⅰ运动,29日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最终才进入距离月球约2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Ⅱ(如图所示),点是Ⅰ、Ⅱ两个轨道的切点,点是椭圆轨道Ⅰ的远月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Ⅰ轨道上点的速率小于在点的速率
B.探测器在Ⅰ轨道上点的加速度等于在Ⅱ轨道上点的加速度
C.探测器在I轨道上的机械能等于在Ⅱ轨道上的机械能
D.探测器在I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小于在Ⅱ轨道上的运行周期
7.宇航员登陆月球后,在离月球表面高h的位置静止释放一个石块,测得石块经时间t落到月表,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则近月卫星的绕行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8.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着“天和号”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预计在2023年,中国将建成常驻载人空间站。若“天和号”核心舱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离地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天和号”核心舱的运行速度为
B.地球的质量为
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9.在科幻电影《全面回忆》中有一种地心车,无需额外动力就可以让人在几十分钟内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以及车与轨道、空气之间的摩擦,乘客和车的运动为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
B.乘客和车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到地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C.乘客和车的质量越大,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越长
D.乘客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车对人的支持力提供的
10.近年来我国的火星探测工程和探月工程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知火星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质量分别为M1和M2,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第一宇宙速度分别为v1和v2,其对应的轨道周期分别为T1和T2,则( )
A. B. C. D.
11.天体在引力场中具有的能叫做引力势能,物理学中经常把无穷远处定为引力势能的零势能点,引力势能表达式是,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产生引力场物体(中心天体)的质量,m为研究对象的质量,r为两者质心之间的距离。已知海王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距离分别为和。另外已知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如果你还知道引力常量G和地球公转周期T,结合已知数据和你掌握的物理规律,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物理量均可以推算出的是( )
A.海王星质量和地球质量 B.太阳质量和海王星质量
C.地球质量和海王星近日点速度大小 D.太阳质量和海王星远日点速度大小
二、填空题
12.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定律可用公式________表示.式中的G叫做________,它是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在1789年用________装置第一次测定的.
13.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利用____________实验装置,验证了____________定律,解决了测量____________值的问题。
14.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的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
15.(1)某一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质量为m的宇航员在这个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G,由此可知这个星球的半径是________.
(2)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和地球表面相切于B点,设地球半径为R0,飞船从A点返回到地面上B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
16.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若点火不久,火箭竖直发射升空的某一瞬间,仪器显示宇航员对座舱的压力等于他体重的3倍,则此时飞船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飞船经多次变轨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共同沿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已知运行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则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三、解答题
17.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M,引力常量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求地球第一宇宙速度v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角速度表达式。
18.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轨道近似为圆形,运行周期为114min,轨道的平均半径为7782km。请据此估算地球的质量。
19.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家也许会在其他星球上生活与科研。假设你所到达的星球质量为M,半径为R,你站在星球的水平表面,让一小球做平抛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小球抛出时的高度为h。求小球从抛出到落到星球表面所用的时间t。
20.如果你站在月球上,能否用一把刻度尺和一块秒表估测月球的质量?如果能,请设计实验,并说出需要测量的数据和月球质量的计算式。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C
6.B
7.B
8.D
9.A
10.C
11.D
12. 引力常量 扭秤
13. 扭秤 万有引力 引力常量
14.
15.
16.
17.(1);(2)
18.
19.
20.能,下落的高度和所需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