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常考点专练(解析版)-【尖子生题典】专题训练(沪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 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常考点专练(解析版)-【尖子生题典】专题训练(沪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上教版(2020)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8 18:38:37

文档简介

编者学科君小注:
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高中数学课改版沪教版2021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研发,供中等及以上学生使用。
思路设计:重在培优训练,分选择、填空、解答三种类型题,知识难度层层递进,由中等到压轴,基础差的学生选做每种类型题的前4题;基础中等的学生必做前4题、选做5-8题;尖子生全部题型必做,冲刺压轴题。
专题04 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常考点专练(解析版)
错误率:___________易错题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和是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那么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且,
B.,,且
C.,,且
D.,,且
【标准答案】C
【思路指引】
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向量位置关系及充分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详析】
对于A,,,且,,则与相交或平行,故A错误;
对于B,,,且,则与相交或平行,故B错误;
对于C,,,且,则,故C正确;
对于D,,,且,则与相交或平行,故D错误.
故选:C.
2.点M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中棱AB的中点,,动点P在正方形(包括边界)内运动,且面DMN,则PC的长度范围为( )
A. B. C. D.
【标准答案】B
【思路指引】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表示点坐标满足的关系式,进而求得长度的取值范围.
【详解详析】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故可设,
设,,
,,
由于平面,所以,
则,,
,.
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

所以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3.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的中点,点P为底面内(包括边界)的一动点,若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标准答案】C
【思路指引】
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空间向量找出点P的轨迹,即可求解.
【详解详析】
根据题意,以点D为坐标原点,DA、DC、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点,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取,可得,
,由题意可知,平面,则,
令,可得;令,可得.
易知点P的轨迹交线段于点,交线段的中点,
因此点P的轨迹长度为.
故选:C.
4.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以点B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PAB和平面PBC的法向量分别为和,则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点P的坐标为 B.
C.可能为 D.
【标准答案】C
【思路指引】
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坐标,,,,分别计算即可求值.
【详解详析】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由题意可得,,,,
所以,.
设,则,
取,可得.
因为,,,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所以,所以.
综上所述,A,B,D错,C正确.
故选:C
5.如图,在正方体中,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则下列向量中,能作为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
A.(1,,4) B.(,1,)
C.(2,,1) D.(1,2,)
【标准答案】B
【思路指引】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依次求出各点坐标,设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的定义,逐一验证各选项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详析】
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
∴,
设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
则取,得,
则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结合其他选项,只需和共线即可,
检验可知,ACD选项均不与共线.
所以能作为平面的法向量只有选项B
故选:B.
6.如图,在正四面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则( )
A.直线与垂直,直线平面
B.直线与垂直,直线与平面相交
C.直线与异面且不垂直,直线平面
D.直线与异面且不垂直,直线与平面相交
【标准答案】C
【思路指引】
将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设,则,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详析】
将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设,则,
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则,
结合图形可知,直线与异面且不垂直,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取,可得,
因为,故,则,
平面,故平面,
故选:C.
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平面与所有坐标轴相交 D.原点一定不在平面内
【标准答案】C
【思路指引】
根据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方法依次讨论各选项即可得答案.
【详解详析】
解:对于A选项,,所以,故或,故A选项错误;
对于B选项,,所以,故或,故B选项错误;
对于C选项,由于法向量的横、纵、竖坐标均不取零,故平面不与坐标轴确定的平面平行,所以平面与所有坐标轴相交,故正确;
对于D选项,由法向量不能确定平面的具体位置,故不能确定原点与平面关系,故错误.
故选:C
8.如图正方体中,,,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平面平面
B.时,平面平面
C.面积最大时,
D.面积最小时,
【标准答案】D
【思路指引】
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取线段的中点,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AB选项的正误;分析可知,求出关于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判断CD选项的正误.
【详解详析】
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所以,,
,线段的中点为,,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取,则.
对于A选项,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取,可得,
若平面平面,则,则,解得,A对;
对于B选项,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取,可得,
若平面平面,则,即,解得,B对;
对于CD选项,,则,故,
因为.
因为,当时,取最小值,则的面积最小,D错,
当时,取最大值,则的面积最大,C对.
故选:D.
9.已知正方体是直线上一点,( )
A.若,则直线平面
B.若,则直线平面
C.若,则直线平面
D.若,则直线平面
【标准答案】A
【思路指引】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求出相关直线所在的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即可求解.
【详解详析】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
当时,,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可取,
则,从而可知直线平面,故选项A正确,B不正确.
同理可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若时,

所以与不共线,所以直线与平面不垂直,故C不正确;
若时,

所以与不共线,所以直线与平面不垂直,故D不正确.
故选:A,
10.在正三棱柱中,,点满足,其中,则( )
A.当时,△的周长为定值
B.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不是定值
C.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
D.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平面
【标准答案】D
【思路指引】
判断当时在线段上,分别计算点为两个特殊点时的周长,即可判断A;当时在线段上,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以及锥体的体积公式,即可判断B;当时,取线段,的中点分别为,,连结,则在线段上,分别取在,处,得到均满足,即可判断C;当时,取的中,的中点,则在线的上,证明当在点处时,平面,利用过定与定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即可判断D.
【详解详析】
A:当时,,即,所以,
故在线段上,此时△的周长为,
当为的中点时,△的周长为,
当在点处时,△的周长为,
故周长不为定值,故错误;
B:当时,,即,所以,
故在线段上,又,面,面,则面,
∴直线上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又△的面积为定值,
∴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故错误;
C:当时,取线段,的中点分别为,,连结,
由,即,所以,则在线段上,
当在处时,,,又,则平面,
又平面,所以,即,
同理,当在处,,故错误;
D:当时,取的中点,的中点,
由,即,所以,则在线的上,
当在点处时,取的中点,连结,,
由正三棱柱的性质知:面,又面,所以,
在正方形中,,又,、面,
故面,又面,所以,
在正方体形中,又,、面,
∴平面,过定点与定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故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平面,故正确.
故选:D.
【名师指路】
关键点点睛:根据各选项给定的参数值,结合题设向量的线性关系判断的位置,再由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判断各项的正误.
二、填空题
11.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所在平面与正方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动点、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和上移动,且.则下列结论:
①长度的最小值为;
②当时,与相交;
③始终与平面平行;
④当时,为直二面角.
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
【标准答案】①③
【思路指引】
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判断①的正误,证明、、不共面可判断②的正误,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③的正误,利用二面角的定义可判断④的正误.
【详解详析】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因为,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对于①,,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①正确;
对于②,当时,,,
,,,
设,即,该方程组无解,所以,②错误;
对于③,、.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平面,平面,③正确;
对于④,当时,、.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取,可得,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取,可得,
所以,,此时,二面角不是直二面角,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
【名师指路】
结论点睛:利用空间向量法处理平行与垂直问题:设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1),,

(2);
(3),;
(4);
(5),,;
(6).
12.如图,在正方体中,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若平面,则_______.
【标准答案】
【思路指引】
以D为原点,分别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边长为2,用向量法求解.
【详解详析】
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分别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边长为2,可得
设,可得可得,可得.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有,即
不妨令x=-2,则.
因为平面,所以,
解得:,即.
故答案为:.
13.下列命题中:
①若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且α⊥β =0;
②若是平面α的法向量且向量与α共面,则;
③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一定不垂直.
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标准答案】①②③
【思路指引】
根据平面法向量的定义即可判断各选项.
【详解详析】
若两平面垂直则它们的法向量垂直,反之亦然,所以①③正确;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向量与α共面,,故②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14.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体,M为BC中点,N为平面上的动点,若,则三棱锥的体积最小值为___________.
【标准答案】
【思路指引】
以D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垂直关系明确动点坐标特点,代入体积公式可得最值.
【详解详析】
以D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
∴,
又,
∴,即,
∴,

∴.
故答案为:
15.如图,已知在多面体ABCDEF中,平面ABCD是正方形,CE⊥平面ABCD,BF//CE,且AB=CE=3, BF=2,取AB的中点G,点H为线段CE上的一动点.
①当CH=1时,HG//平面ADF;
②直线CD与AE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③存在点H使GH⊥DF;
④AF的中点到平面ABE的距离为.则以上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
【标准答案】①③④
【思路指引】
对①,取的中点,进而证明平面平面,然后得到答案;
对②,由AB∥CD,则∠EAB(或其补角)是所求角,进而解得答案;
对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而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得到答案;
对④,根据题意,所求距离为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进而用等体积法求得答案.
【详解详析】
对①,如图1,
取的中点,连接由题意,,即四边形BCHT是平行四边形,所以TH∥BC,而BC∥AD,所以TH∥AD,
又G,T分别为AB,FB的中点,所以GT∥AF,而,,
所以平面平面,故平面,故①正确;
对③,如图2,因为AB∥CD,所以直线与所成角即为直线与所成角,连
接,则∠EAB(或其补角)是所求角,因为EC⊥平面ABCD,所以EC⊥AB,
又AB⊥BC,且,所以AB⊥平面BCEF,则AB⊥BE,
所以,故②错误;
对于③,以C为坐标原点,所在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3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所以,,若,
所以,解得,因为,符合题意,故③正确;
对④,如图4,
取的中点为,则到平面的距离即为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
设所求距离为d,由勾股定理易得:,
则,
,所以.
即到平面的距离为,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16.如图,在菱形中,,将沿折起,使点D翻折到位置,连,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22.5°,如图所示,若E为中点,过C作平面的垂线l,在直线上取一点F,使平面,则的长为__________.
【标准答案】##0.5
【思路指引】
令,根据给定条件证得平面平面ABC,作OzBO,分别以射线OA,OB,Oz为x,y,z轴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计算作答.
【详解详析】
在菱形中,令,如图:
因,平面,则平面,平面ABC,即有平面平面ABC,
在平面内过O作OzBO,而平面平面ABC=BO,于是得Oz平面ABC,
以点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A,OB,Oz为x,y,z轴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过作交BO于M,则平面ABC,直线与平面ABC所成角为,即,
而,则,
因此,,
,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令,得,
因直线l过C且垂直于平面,点F在直线l上,设,于是得,
又平面,则,解得,
所以的长为.
故答案为:
17.如图,已知矩形ABCD,AB=1,BC=a,PA⊥平面ABCD,若在BC上只有一个点Q满足PQ⊥QD,则a的值等于________.
【标准答案】2
【思路指引】
证明平面得到,故与以为直径的圆相切,计算半径得到答案.
【详解详析】
PA⊥平面ABCD,平面ABCD,故,PQ⊥QD,,
故平面,平面,故,
在BC上只有一个点Q满足PQ⊥QD,即与以为直径的圆相切,
,故间的距离为半径,即为1,故.
故答案为:2
18.如图,直三棱柱ABC一中,侧棱长为2,,,D是的中点,F是上的动点,,DF交于点E,要使平面,则线段的长为____.
【标准答案】##
【思路指引】
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确定相关点的坐标并设,进而得到、、的坐标,根据线面垂直有求参数t,即可知线段的长.
【详解详析】
以为原点,为x轴,为y轴,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设,,
∴,,,
平面,
∴,即,
,解得
线段的长为
故答案为:
19.若直线l垂直于平面α,且l的方向向量为,α的法向量为,则实数t的值为______.
【标准答案】
【思路指引】
根据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从而可求出t的值.
【详解详析】
因为直线l垂直于平面α,所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
即,解得.
故答案为:.
20.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O,M分别为AD,DE的中点,四边形BCDO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N在直线AD上,若平面平面,则线段AN的长为_________.
【标准答案】##
【思路指引】
连接EO,证明OB,OD,OE两两垂直,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计算作答.
【详解详析】
连接EO,因,则,而平面,且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于是得平面,又平面,平面,
即有,,而四边形BCDO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以O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因,,则,
则,
设,,,
设平面BMN的一个法向量,则,令,得,
设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则,令,得,
因为平面平面ABE,则有,即,解得,
所以线段AN的长为.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点为棱的中点.证明:
(1);
(2)平面;
(3)平面⊥平面.
【标准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思路指引】
(1)以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把坐标写出,两向量作数量积为零,即可得到垂直;
(2)取的中点,设为,连接,证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得出,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
(3)利用,(线线垂直)推出面(线面垂直),由于面,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推出平面⊥平面.
(1)
证明: 依题意,以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可得.由为棱的中点,得.
(1)向量,故.
所以.
(2)
取的中点,设为,连接, 分别是的中点,且,由题意知,,且,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面面,平面.
(3)
底面,底面,,,,,面,,面,面, 平面⊥平面.
22.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点在上,且平面.
(1)证明:;
(2)求的值;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标准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3)
【思路指引】
(1)根据平面,,平面,得到,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2)取中点,连接,由(1)得四边形为菱形,进而得到,则两两互相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其中,由求解;
(3)由(2)知,再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求解.
(1)
解:因为平面,平面ACM,
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ABCD,
所以,又,
所以平面.
又平面PBD,
所以.
(2)
取中点,连接.
由(1)得四边形为菱形,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两两互相垂直,
以为原点, 的方向分别为轴 轴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其中.
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即.
所以.
解得,即.
(3)
由(2).
因为,.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
,即
令,则,于是.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23.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为线段的中点.
(1)求证:;
(2)求线段的长.
【标准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思路指引】
(1)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可得证;
(2)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点M的坐标,再计算对应向量的模可得答案.
(1)
解: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1),(0,1,0),
(1,1,0),(0,1,1),
所以(1,1,1),(1,0,1).
因为,
所以.
(2)
解:因为点是的中点,由(1)可知(,1,),所以(,1,),
从而.
24.如图,在正四棱柱中,,,分别为棱,的中点,为棱上的动点.
(1)求证:,,,四点共面;
(2)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平面?若存在,求出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标准答案】(1)证明见解析
(2)存在,
【思路指引】
(1)连接,,取的中点为M,连接,ME,根据E为的中点, F为的中点,分别得到,,从而有,再由平面的基本性质证明;
(2)以D为坐标原点,DA,DC,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设,分别求得平面BEF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GEF的一个法向量,根据平面平面BEF,由求解.
(1)
证明:如图所示:
连接,,取的中点为M,连接,ME,
因为E为的中点,所以,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又因为F为的中点,
所以,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所以,
所以B,E,,F四点共面;
(2)
以D为坐标原点,DA,DC,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设,由已知,,,
则,,,
设平面BEF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
取,则;
设平面GEF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
取,则;
因为平面平面BEF,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使得平面平面BEF,DG的长度为.
25.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平面,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设直线与平面交于,求证:.
【标准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思路指引】
(1)以为原点,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和平面的法向量可得答案;
(2)连接相相交于点,可得的交点就是,由 ,可得答案.
(1)
以为原点,所在的直线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所以即,令,则,
则,所以,即平面.
(2)
连接相交于点,则点是中点,连接,
因为平面,故且平面,
而平面,故平面,故平面平面,
所以的交点就是,连接,
又是的中点,所以,,
所以,所以,即.编者学科君小注:
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高中数学课改版沪教版2021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研发,供中等及以上学生使用。
思路设计:重在培优训练,分选择、填空、解答三种类型题,知识难度层层递进,由中等到压轴,基础差的学生选做每种类型题的前4题;基础中等的学生必做前4题、选做5-8题;尖子生全部题型必做,冲刺压轴题。
专题04 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常考点专练(原卷版)
错误率:___________易错题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和是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那么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且,
B.,,且
C.,,且
D.,,且
2.点M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中棱AB的中点,,动点P在正方形(包括边界)内运动,且面DMN,则PC的长度范围为( )
A. B. C. D.
3.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的中点,点P为底面内(包括边界)的一动点,若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4.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以点B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PAB和平面PBC的法向量分别为和,则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点P的坐标为 B.
C.可能为 D.
5.如图,在正方体中,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则下列向量中,能作为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
A.(1,,4) B.(,1,)
C.(2,,1) D.(1,2,)
6.如图,在正四面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则( )
A.直线与垂直,直线平面
B.直线与垂直,直线与平面相交
C.直线与异面且不垂直,直线平面
D.直线与异面且不垂直,直线与平面相交
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平面与所有坐标轴相交 D.原点一定不在平面内
8.如图正方体中,,,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平面平面
B.时,平面平面
C.面积最大时,
D.面积最小时,
9.已知正方体是直线上一点,( )
A.若,则直线平面
B.若,则直线平面
C.若,则直线平面
D.若,则直线平面
10.在正三棱柱中,,点满足,其中,则( )
A.当时,△的周长为定值
B.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不是定值
C.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
D.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平面
二、填空题
11.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所在平面与正方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动点、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和上移动,且.则下列结论:
①长度的最小值为;
②当时,与相交;
③始终与平面平行;
④当时,为直二面角.
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
12.如图,在正方体中,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若平面,则_______.
13.下列命题中:
①若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且α⊥β =0;
②若是平面α的法向量且向量与α共面,则;
③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一定不垂直.
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14.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体,M为BC中点,N为平面上的动点,若,则三棱锥的体积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5.如图,已知在多面体ABCDEF中,平面ABCD是正方形,CE⊥平面ABCD,BF//CE,且AB=CE=3, BF=2,取AB的中点G,点H为线段CE上的一动点.
①当CH=1时,HG//平面ADF;
②直线CD与AE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③存在点H使GH⊥DF;
④AF的中点到平面ABE的距离为.则以上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
16.如图,在菱形中,,将沿折起,使点D翻折到位置,连,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22.5°,如图所示,若E为中点,过C作平面的垂线l,在直线上取一点F,使平面,则的长为__________.
17.如图,已知矩形ABCD,AB=1,BC=a,PA⊥平面ABCD,若在BC上只有一个点Q满足PQ⊥QD,则a的值等于________.
18.如图,直三棱柱ABC一中,侧棱长为2,,,D是的中点,F是上的动点,,DF交于点E,要使平面,则线段的长为____.
19.若直线l垂直于平面α,且l的方向向量为,α的法向量为,则实数t的值为______.
20.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O,M分别为AD,DE的中点,四边形BCDO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N在直线AD上,若平面平面,则线段AN的长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点为棱的中点.证明:
(1);
(2)平面;
(3)平面⊥平面.
22.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点在上,且平面.
(1)证明:;
(2)求的值;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3.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为线段的中点.
(1)求证:;
(2)求线段的长.
24.如图,在正四棱柱中,,,分别为棱,的中点,为棱上的动点.
(1)求证:,,,四点共面;
(2)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平面?若存在,求出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5.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平面,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设直线与平面交于,求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