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D.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CO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B.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作化肥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切割大理石
3.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花费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A.运输时注意密封 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施用后立即盖上
4.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可能是水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B.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
C.食品工业上常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
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能提高肥效
6.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量取10mL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7.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Ca(OH)2 B.AgNO3 C.H2SO4 D.NaOH
8.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9.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0.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二、简答题
11.某园林工人配制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4·5H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CuSO4溶液),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用铁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所配的波尔多液中是否还含有CuSO4,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某中和反应示意图。写出图中的阴离子符号;写出一个符合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如下图,在a、b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a处是放有浸泡过_____的棉花。(已知:①NH3与HCl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可用NH4Cl与Ca(OH)2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收集NH3可用向_____排空气法。
三、推断题
14.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的过多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B是相对分子质量为56的氧化物,C、F都属于盐且C常用于制造玻璃和肥皂。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物质E的化学式为 ______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反应②为 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5.A-E为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已知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反应可用于工业上生产烧碱。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实验题
16.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规范操作.
(1)小王同学从实验室拿来了下列实验仪器.用仪器A称量物质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 _____ (填“a”或“b”)盘.用完仪器B后,必须用 _____ 盖灭.要完成过滤操作,除选用上述部分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 .
(2)小华同学按图E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硫酸.请你指出他操作的错误:
错误① _____ ;错误② _____ .
17.甲、乙二个实验用于验证水的性质。
甲:验证水与二氧化碳反应 乙:验证水与生石灰反应
①写出甲实验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步骤二,胶头滴管中试剂名称是________。
②乙实验发生反应时出现现象是________。
③甲、乙实验都使用酸碱指示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8.现有11 g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某纯碱样品,为了测定该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将该纯碱样品全部溶解在100 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 g,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242 g,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 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 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0.某粗盐样品中除NaC1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12。为了测定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60.0g完全溶于水配成200g溶液,并向其中逐渐滴加80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沉淀。请计算:
(1)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D
6.B
7.A
8.B
9.C
10.B
11. 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或Fe+CuSO4===Cu+FeSO4) Ca(OH)2+CuSO4===CaSO4+Cu(OH)2↓ 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波尔多液中,观察铁丝表面是否变红
12.Cl-、OH-;NaOH+HCl=NaCl+H2O(或KOH+HCl=KCl+H2O)
13. Fe2O3+6HCl=2FeCl3+3H2O 出现白雾 产生白烟 浓氨水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向下
14. NaOH 2NaOH+CO2=Na2CO3+H2O 复分解
15. O2
16. b 灯帽 漏斗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17. CO2+H2O=H2CO3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指示溶液酸碱性,从而证明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
18.解:碳酸钙的质量为:11g + 100g + 141g - 242g =10g
设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 ,生成NaCl的质量为y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11.7g +(11g – 10.6g)= 12.1g
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
19.10%
20.(1)解: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9.5g
y=1l.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2)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