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8 16:3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一、单选题
1.“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2.小明外出游玩,发现路边的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他建议田主应该施用一种复合肥料,这种复合肥料是
A.CO(NH2)2
B.KCl
C.KNO3
D.NH4HCO3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
4.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5.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6.敞口留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质,除去相应杂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适量澄清的石灰水 B.可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C.可用适量氯化钙溶液 D.可用适量稀盐酸
7.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8.一些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9.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10.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11.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 B.H2O2、O2、H2O
C.CuO、Cu、Cu(NO3)2 D.NaOH、NaCl、NaNO3
二、简答题
12.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 _______ 。
(2)水由a注入锥形瓶时,气球变鼓,其原因是 _______ 。
(3)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 。
13.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____(填序号)。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三、推断题
14.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_____。
(2)D→A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___;B____;C____.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量取,对实验结果___(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___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___。
四、实验题
16.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李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_____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g.
(2)烧碱与稀盐酸的反应类型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
(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计算步骤)
17.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
(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填序号).
①软塑料瓶变瘪 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瓶内溶液变红.
18.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查阅资料,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还有氯化钙、水,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②是______。
(2)B、C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C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E装置来干燥氧气,则E内应装的干燥剂是______(填名称)。
(3)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用E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c”或“d”)通入。
(5)实验室可以用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计算题
19.某石灰矿运来125t的石灰石,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1t,已知石灰石中杂质不分解,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试求:(写出计算过程)
(1)生成的气体质量;
(2)这种石灰石的纯度。
20.某市售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小张同学取5mL该浓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2所示。
(1)小张同学所取的5mL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克。
(2)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1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A
7.A
8.D
9.D
10.C
11.D
12. 长颈漏斗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CaO+H2O=Ca(OH)2
13. Na+ OH- HCl+ NaOH= NaCl+H2O ①
14. H2O 分解反应
15. 尿素 碳酸氢铵 氯化铵 无 不能 NH3.H2O
16. 由红色变成无色 50g 复分解反应 5%
17. B H2O+CO2=H2CO3 ①③
18. 长颈漏斗 试管 反应不需加热,节约能源 2H2O22H2O+O2↑ 浓硫酸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d CaCO3+2HCl=CaCl2+H2O+CO2↑
19.(1)125t-81t=44t;
(2)解:设这种石灰石的纯度为x
答:这种石灰石的纯度为80%
20.(1)6;(2)不符合
21.解:(1)由质量守定律知,生成CO2的质量为: 。
(2)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生成NaCl的质量为,


解得:=21.2g,=23.4g
样品中NaCl的质量为: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