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8 20: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五年级下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
课文导入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志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那块土地上,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课文导入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课文导入
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
2.标出段落序号。
自读感知
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
躇:踌躇满志 躇足
著:著名 著作 编著
暑:暑假 中暑 暑热
认识生字
黯:黯然 黯淡 黯黑
暗:暗淡 暗示 灰暗
认识生字
学写生字
学写生字
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文朗读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联系上下文
黯然
“黯”偏旁为“黑”,本义是深黑色。“黯然”一般指情绪低落的样子。
踌躇
秘书将电子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 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课文学习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由两个部分组成。
整体感知
说说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吧!
课文学习
第二部分:毛主席面临______
的问题,最终作出了将________
的决定。
第一部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关于
的电报,以及毛主席
看到电报后 。
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
心情无比悲痛
儿子遗体安葬
爱子安葬在朝鲜
两部分的事发生在不同时间。
课文学习
面对爱子牺牲这件事,课文用两个典型场景来体现毛主席既作为父亲、同时又是主席的深切情感和复杂内心。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毛主席的内心的。
课文学习
研读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再读一读。
说说见到电报时毛主席有怎样的表现。
互动课堂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动作描写
写出了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课文学习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描写
从“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悲痛以及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课文学习
毛主席此时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毛岸英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
和毛岸英见的最后一面
深深地自责
……
课文学习
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离多,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如今年纪轻轻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内心十分痛苦。
课文学习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这次怎么会……
心理描写
毛主席内心极度痛苦,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回不来了的现实。
课文学习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
课文学习
从课文第二部分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互动课堂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表现出了毛主席面对艰难抉择时的复杂心情。
课文学习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在想,自己签了字,可能就真的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他除了想到自己的儿子,还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
课文学习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毛主席希望儿子回来,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最真实的情感。
心理描写
课文学习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语言描写
毛主席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
课文学习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黯然”是主席经历悲痛后的表情。
既表现了毛主席此时无比悲痛的内心,又写出了主席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人,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主席既是伟人,也是凡人。
课文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读出毛主席失去儿子后悲痛欲绝的心情,以及他做出抉择时的艰难与不舍。
朗读指导
仿照例句,填上合适的动词。
他弯着腰,两眼溜溜的______,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脚步,_____了篮下,一个虎跳,_____投篮……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来到
转动
转身
课文学习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毛主席因思念儿子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作为慈父对儿子无限的爱与眷恋,他的内心十分悲痛。
课文学习
历史上有无数像毛岸英一样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查找资料,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课文学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句意: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即使不能归葬家乡又有何妨,每一寸土地都是忠烈之士的埋骨之所。
体现了毛主席豁达无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的博大胸襟。
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最终也长眠在朝鲜,他的情况和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毛主席最终作出的决定,也正体现了这句诗的内涵。
课文学习
毛主席,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因为他深深爱着他的儿子;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因为他的心里装着是千千万万的子民。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记住“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课文学习
通过努力,我们有了新收获!请对自己说:“我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