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9 18:34:05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最苦与最乐
一、选择题
1.下列加下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契”应读qì。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约 (qiè) 包揽(lǎn) 恩惠(huì) 悲天悯人(mǐn)
B.圣贤(xián) 监督(dū) 坟墓(mù) 逃躲(duǒ)
C.卸却(xiè) 安分(fēn) 纵然(zònɡ) 缠着(chán)
D.达观(ɡuān) 赔礼(péi) 循环(xún) 如释重负(shí)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契约 (qì);C.安分(fèn);D.如释重负(shì)。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滥”为“烂”;
B.“眩”为“炫”;
D.“至”为“致”;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5.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C.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花中四君子”应为“梅、兰、竹、菊”,“松”属于“岁寒三友”之一。
6.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回顾课文有关内容判断正误。B错,根据文中“又说”“还说”两词即可了解作者的引用都是做论据。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
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答案】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A.有错,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8.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义吗?不是。
B.你若是要躲,倒是自头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C.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D.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览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项“失义”应写作“失意”;C项“自头苦海”应写作“自投苦海”;D项“览”应写作“揽”。
9.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答案】B
【解析】
【详解】
B项,运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故选B。
10.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B项正确,本题注意花朵所表现的气质与风度要和它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要做到前后照应。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第五段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项根据文中的“又说”“还说”两词,可知孟子和曾子的话都是做论据。故答案为B。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任重道远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立志为此奋斗终生。
B.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C.这个人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答案】A
【解析】
【详解】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彩等。A项“任重道远”是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的意思,本身包含“责任”的意思。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A.①⑤④②③⑥ B.②④①⑤⑥③
C.④⑤①③⑥② D.④①⑤⑥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②句中的“君子有终身之忧”引出话题,位于句首,④句的“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是对②的解释,所以排序为②④;①句“曾子还说”紧承②④,进一步提出问题,所以排序为②④①。故选B。本题注意根据根据上下句之间意思来排序,引用的每句话,都接着解释意思,注意标志性词语“然则”“因为”“还”“也”“但是”“所以”。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使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
B.能否尽到自己的责任,是一个人在生活上拥有幸福的前提。
C.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D.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让我树立了责任。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缺少主语,去掉“使”。B项前后表达不一致,去掉“能否”。D项缺少宾语,在句尾加上“意识”。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15.本选段内容的观点是什么?
16.读完选段内容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你从尽责中体会到怎样的快乐?
【答案】15.尽责(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的第一件乐事或者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6.答案示例:我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我不聪明,但我每次都会把老师留的阅读、背诵、默写任务认真完成,哪怕比别人多用出一倍或数倍的时间,也绝不偷懒。每当监测这些内容我获得满分时,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不断的阅读与积累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作文也渐渐有了文采,有时还能成为优秀文在班中展示,聪明孩子做到的我也做到了,这时我又体会到了自信的快乐。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论点的概括。
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围绕“什么事最快乐呢?”这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自然”表明作者态度很明确,观点就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16.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的责任是:作为一个好女儿,好好孝敬我的爸爸妈妈。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生活上我应该尽我所能,给他们以最大的帮助。陪他们聊会儿天儿,给他们做一点家务,当我看见爸爸妈妈脸上的笑容时,我的内心是满足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责任就是让我爱的和爱我的人快乐。尽我之责,获我所爱。
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⑤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与“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深深吸引读者。
B.第一段中,作者先否定了一些关于“最苦”的说法,引起读者兴趣,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新奇之感,又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C.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讲尽责任的快乐,再从正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8.下列与文中的“最乐”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狄更斯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C.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
D.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歌德
19.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
【答案】17.C
18.D
19.逃避责任不是解除责任,如果一味逃避不仅不会减轻痛苦反而会备受痛苦的煎熬。
【解析】
【分析】
17.
C.联系第③段中的“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可知,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联系本段中的“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可知,本段运用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不尽责才是痛苦的。故选C。
18.
D.根据第⑤段中的“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只有尽得了责任,才能获得快乐。而本项语句中的观点是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与“尽责”无关。故选D。
19.
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联系末段中的“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可知,作者认为人长成以后,自然就有了责任,是躲不过的。所以责任不能推卸逃避。联系第二段中的“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和第三段中的“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可知,作者认为如果试图逃避责任,不但不会减轻由责任带来的痛苦,反而会让这种痛苦加倍增加,让人无法排解,倍受煎熬。
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小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2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1.说说文中第④段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
(1)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2)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22.本文的语言虽凝重却也十分流畅,请从修辞角度对下面这段话加以赏析。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答案】20.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意思对即可)
21.(1)负责任带来的身心劳苦。(答“负责任的苦处”也可)(2)不尽责任,受良心的责备带来的痛苦。
22.这段话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刻画得相当生动,增强了行文气势,有力地证明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解析】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要概括中心论点,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了解作者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然后通过归纳分析,概括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概括中心论点时还要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文章的论点一般会出现在这些地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论证思路,结合文章标题,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与“最苦”“最乐”“责任”三个词语有关。根据第一段“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来的责任”和第三段“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表明责任未了是人生最苦的事,第四段“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表明责任完了是人生最乐的事。故可将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21.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需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
(1)结合上文内容“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可知,“这种苦乐循环”的“苦”是负责任带来的身心劳苦;
(2)结合句子“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可知,“这些苦”中的“苦”指的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带来的痛苦。
22.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从“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可知,几个“没有”连用,可知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相当生动,娓娓道来,增强了行文气势,更加有力地证明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一观点。
阅读现代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①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②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乙]
①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②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航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③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④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⑤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23.请从甲选文列举一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本文作者语言的“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24.你认为,甲选文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25.从乙选文里,你发现杨利伟遇到了什么意外?此时的他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26.乙选文的作者在第①段中描绘了自己的“痛苦”经历,这里的“苦”与甲选文的“苦”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23.示例:①文中引用曾子的名言,如:“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等,显现出作者身后的文学功底,语言展现书卷气。引用时有对这句话做阐释,写道“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这样的阐发不讲大道理,贴近现实,显示出作者语言的平时风格。
②文中“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语言平实,像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但揭示的道理却让人容易接受,无可反驳。句中连用两个“尽得……就得”,句式整齐,彰显语言功底,彰显书卷之气。
24.“卸却”, 有推卸、除却的意思。“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不必再承担责任的意思。
25.降落过程中杨利伟遇到了难以承受的26秒共振现象。 此时的他极端难受 ,感到痛苦极了,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航天员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进行着航空探险)。
26.二者的“苦”的含义不一样。乙选文的“苦”主要指:指自己身体疼痛苦楚,感到身体不舒服,极端难受。甲选文的“苦”主要指:“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指精神上的折磨,与“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相对而言。
【解析】
【分析】
2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风格的能力。
语言平实是指语言贴近生活,而语言带有“带书卷气”是指语言典雅、富有文学性。考生所选内容必须同时具有这两种特点,且要对其“平实”“书卷气”做具体分析。
例如“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作者用“两三岁小孩”“没有责任”“没有苦”,而长大了便有了责任有了苦进行说明,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显示出作者语言的平时风格。但“人生若能”“那就本来”“如何”“罢了”等词语的使用,使得文章逻辑严密,语言典雅,这又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书卷气。
2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卸却”的意思是推卸、推辞;“解除”的意思是消除。“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的意思是责任不能丢开不管,而只能尽责任,完成责任。所以“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不必再承担责任的意思。
2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可知,杨利伟遇到了难以承受的26秒共振现象。而当时他的心理活动是:极端难受 ,感到痛苦极了,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依据“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可知,乙选文的“苦”主要指:指自己身体疼痛苦楚,感到身体不舒服,极端难受。
依据“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可知,甲选文的“苦”主要指因未尽责任而感受到的精神上的折磨,与“尽责任” 的“乐”相对。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后来被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实用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者,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本文选自《敬业与乐业》,有删改)
2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8.你怎样理解第二段加粗的句子“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意?
29.请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30.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
【答案】27.人生要敬业。
28.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29.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①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作用: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30.(示例)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别;敬业精神,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这几段话首先提出论点:人生要敬业。然后论证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敬业。因此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生要敬业。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就是人类的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靠劳动获得,吃穿住用、衣食住行等都需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而当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满足之后,人类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工作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等。这就是精神生活。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意对即可。
⑶ ①结合语境分析,这段话论证的是为什么要敬业,作者在这里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例子,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②结合语境分析,这句话引用《庄子》中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有力地证明了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
⑷ 结合选文论证的观点分析,选文论证的观点是:①人生要敬业,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据此观点再结合实际谈自己获得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如,: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能从一个侧面来谈即可。
故答案为:⑴ 人生要敬业。
⑵ 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⑶ 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①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作用: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⑷ (示例)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别;敬业精神,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
【点睛】
【点评】
⑴本题考查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论点应满足三点:①作者的观点;②明确的判断;③完整的句子。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⑶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⑷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后面小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 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 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甲】",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乙】"呢 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丙】"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 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3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32.结合文章上下文内容,在选文【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①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君子有终身之忧
③无入而不自得
【注释】①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②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③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3.读完文章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你从尽责中体会到怎样的快乐?
【答案】31.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的第一件乐事或者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2.C
33.示例:我的责任是自觉上好网课。在上网课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我的自律能力,我感觉在这段上网课的日子里成长了,所以很快乐。
【解析】
31.
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结合文章第①段“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可知作者首先提出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观点,第②③段对此观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结合文章第⑤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可知作者接着提出了“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的第一件乐事”的观点,最后点明人应该勇于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的观点。据此可知题目中的表格应填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的第一件乐事或者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2.
考查论据的补写。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给出的语句的意思,然后分析【甲】【乙】【丙】所在段落的观点,最后把观点一致的语句填入相关位置。
分析语句:结合【注释】可知,“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的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君子有终身之忧”的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无入而不自得”的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分析段落观点:结合“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可知【甲】处论述的观点是“快乐之权操之在己”,与“无入而不自得”观点一致;结合“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可知此处表达的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与“君子有终身之忧”表述的观点一致;结合“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可知此处论述的是仁人志士、诸圣诸佛等人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与“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观点一致。
故选C。
33.
考查感悟启示。根据题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点明自己的责任是什么,然后论述尽责中体会到怎样的快乐即可。
示例:我的责任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得到了老师和父母的表扬,我感到很快乐。
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34.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
35.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观点。(10字以内)
36.梁启超先生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之内涵相符的一句话。
【答案】34. 知足 安分 达观
35.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尽责最乐”)
36.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解析】
34.考查对文章内容梳理与提取。此题简单,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第②段的句子“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提取对应的答案即可。
35.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文中“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这些语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可据此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每个人都要尽责任”。
36.本题考查对前后照应文字的理解。对前后照应的文字的把握,需要明确各自的意思,意思一致,便是相互照应。解答此题,需要弄清“快乐之权,操之在己”的意思,即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把握。对照最后一段,很容易找到“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讲的便是这个意思。
课内阅读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37.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38.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⑴“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⑵“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39.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0.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答案】37.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 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8. (1)“卸却”责任指_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 (2)“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39.责任未了是人生最苦的事,责任完了是人生最乐的事。(或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40.答案有三个要点: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解析】
37.此题考查对句子深刻含义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时可结合文中前一句来理解,再到最后一段找出与其内涵相符的句子。
38.此题考查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应结合语言环境去体会其独特的内涵。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不同。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正确答题。
39.此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解答时应很好地把握全文的内容,选文先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应尽责任没有尽”,进而论述人生最快乐的事是“尽了责任”,最后强调责任只能“解除”不能“卸却”的道理。
点睛: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40.此题考查拓展知识的迁移能力。答案是开放性的,回答本题,需要通读全文,把握作者在文中表明的基本观点,然后进行语言的组织,言之成理即可。
三、字词书写
41.词语理解。
(1)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入而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___________: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答案】 (1)任重而道远: (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 (2)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离开语境可能意思就改变了。相对来说,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要比解释词语要简单些,需要平时多积累常用的成语熟语。
42.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
那仁( )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 )圣诸佛的悲天悯( )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答案】 rén zhū mǐn
【解析】
【分析】
【详解】
需要注意“仁”的韵母是“en”不是“eng”;“诸”的声母是“zh”不是“z”;“悯”的韵母是“in”不是“ing”。
4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恩惠( )   
缠着( )   
契约( )   
招lǎn( )   
循环( )   
xiè( )却 
监dū( )
死而后yǐ( )
【答案】 恩惠(huì) 缠着(chán) 契约(qì) 招lǎn(揽) 循环(xún) xiè(卸)却 监dū(督) 死而后yǐ(已)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揽。
4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ì( )约 悲天mǐn( )人 如shì( )重负
死而后yǐ( ) rén( )人志士
【答案】 契 悯 释 已 仁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契”不能写成“锲”;“已”不能写成“己”。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最苦与最乐
一、选择题
1.下列加下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约 (qiè) 包揽(lǎn) 恩惠(huì) 悲天悯人(mǐn)
B.圣贤(xián) 监督(dū) 坟墓(mù) 逃躲(duǒ)
C.卸却(xiè) 安分(fēn) 纵然(zònɡ) 缠着(chán)
D.达观(ɡuān) 赔礼(péi) 循环(xún) 如释重负(sh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5.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C.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
6.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
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8.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义吗?不是。
B.你若是要躲,倒是自头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C.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D.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览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9.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10.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第五段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任重道远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立志为此奋斗终生。
B.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C.这个人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1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A.①⑤④②③⑥ B.②④①⑤⑥③
C.④⑤①③⑥② D.④①⑤⑥②③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使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
B.能否尽到自己的责任,是一个人在生活上拥有幸福的前提。
C.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D.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让我树立了责任。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15.本选段内容的观点是什么?
16.读完选段内容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你从尽责中体会到怎样的快乐?
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⑤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与“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深深吸引读者。
B.第一段中,作者先否定了一些关于“最苦”的说法,引起读者兴趣,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新奇之感,又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C.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讲尽责任的快乐,再从正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8.下列与文中的“最乐”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狄更斯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C.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
D.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歌德
19.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
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小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2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1.说说文中第④段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
(1)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2)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22.本文的语言虽凝重却也十分流畅,请从修辞角度对下面这段话加以赏析。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阅读现代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①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②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乙]
①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②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航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③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④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⑤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23.请从甲选文列举一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本文作者语言的“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24.你认为,甲选文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25.从乙选文里,你发现杨利伟遇到了什么意外?此时的他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26.乙选文的作者在第①段中描绘了自己的“痛苦”经历,这里的“苦”与甲选文的“苦”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后来被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实用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者,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本文选自《敬业与乐业》,有删改)
2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8.你怎样理解第二段加粗的句子“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意?
29.请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30.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
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后面小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 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 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甲】",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乙】"呢 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丙】"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 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3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32.结合文章上下文内容,在选文【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①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君子有终身之忧
③无入而不自得
【注释】①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②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③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3.读完文章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你从尽责中体会到怎样的快乐?
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34.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
35.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观点。(10字以内)
36.梁启超先生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之内涵相符的一句话。
课内阅读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37.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38.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⑴“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⑵“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39.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0.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三、字词书写
41.词语理解。
(1)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入而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___________: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42.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
那仁( )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 )圣诸佛的悲天悯( )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4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ì( )约 悲天mǐn( )人 如shì( )重负
死而后yǐ( ) rén( )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