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同步训练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嗜学( ) ②稍降辞色( ) ③叱咄( ) ④负箧曳( )屣( )⑤四支僵劲( )⑥容臭( )⑦煜然( )⑧缊袍( )
2、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无从致书以观 致: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
(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问:
(5)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
(6)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
(7)援疑质理 援: 质:
(8)或遇其叱咄 叱咄:
(9)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
(10)俟其欣悦 俟:
(11)媵人持汤沃灌 沃:
(12)久而乃和 和:
(13)主人日再食 食:
(14)右备容臭 臭:
(15)烨然若神人 烨然:
(1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
(17)预君子之列 预:
(18)而承天子之宠光 宠光:
(19)缀公卿之后 缀:
(20)无冻馁之患矣 馁:
(21)流辈甚称其贤 流辈:
(22)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
(23)诋我夸际遇之盛 诋:
3、下列句中“以”字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B.俯身倾耳以请
C.以中有足乐者 D.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再食 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C.非天质之卑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3)弗之怠。 译:
(4)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
6、选出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对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7、5.按要求默写句子。
(1)点出自己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
(2)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的句子是: , , 。
(3)写自己生活上艰苦异常的句子是: , ;
。
(4)写出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奢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的句子是:
, 。
8、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阅读下边两个语段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解释加点的词。
(1)余幼时即嗜学( ) (2)录毕,走送之( )
(3)益慕圣贤之道( )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2、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
3、翻译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___________(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三、综合实践
1.分别写出含有“书”和“勤奋”含义的名言警句各一例。
(1)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议论文谈谈自己的见解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③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④之。已而⑤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⑥”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⑦出,坐佛膝上,执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⑨。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⑩若不见。安阳韩性⑾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⑿。
(《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陇:田埂。②窃:偷偷地,暗中。③辄:总是(常常),就。④挞:鞭打。⑤已而:不久。⑥曷不听其所为:为什么不听凭他去做想做的事?⑦潜:暗暗地、悄悄地。⑧执:拿着。⑨达旦:到早晨,到天亮。⑩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⑾韩性:当时著名学者。⑿通儒:博学多识的儒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听诸生诵书 听其所为
(2)冕因去 (3)闻而异之
2.翻译下面句子。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王冕是个什么样的人?
4.从王冕求学的故事中,你发现成才要培养哪些关键因素?
参考答案
一、1.略;
2、得到;借;因此;请教;挤满;言辞和脸色;引,提出;询问;训斥,呵责;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等待;浇;暖;供养,给……吃 ;香气;光彩照人的样子 ;乱麻;参与;恩宠光耀;跟随;饥饿;同辈;拜见;诋毁,毁谤
3、C.其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其他三个“以”字是连词,相当于“而”。
4、C.A中的“再”古义是两次。B中的“县官”古义指朝廷。D中的“博士”古义是官名,国子监的学官兼老师。
5、(1)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2)同他议论、分析问题,语言委婉、神色和悦。
6、C 7.略。8.略
二、
1、(1)爱好、特别喜欢 (2)跑 (3)更加 (4)妻子和儿女
2、A
3、、(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2)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4、、家境贫寒与刻苦读书。 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三、1.(1)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②书籍如朋友,须慎重选择。——赫斯德(2)①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范晔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略。(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四、1.(1)倾听。听任,任凭。(2)离开家 (3)认为……与众不同。
2.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3.热爱学习,不屈不挠,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勇敢无畏。
4.痴迷的态度,坚定的志向,勇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