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版必修1夯基达标练习8 中国当代诗二首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语文版必修1夯基达标练习8 中国当代诗二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23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父fù 田父 渔父 父权 父执
B.和hé 和好 和睦 搀和 和亲
C.干ɡān 干涸 干旱 干预 干才
D.更ɡēnɡ 更新 更衣 更名 更鼓
解析:A项,分别读“fǔ、fǔ、fù、fù”;B项,分别读“hé、hé、huo、hé”;C项,分别读“gān、gān、gān、gàn”;D项,均读“gēng”。
答案:D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年轻 狂风暴雨 迷失 娇生惯养
B.歌颂 融汇贯通 聚敛 心满意足
C.异国 群蜂飞舞 普照 失口否认
D.弹劾 遍体膦伤 烟雾 握手言和
解析:B项,汇—会;C项,失—矢;D项,膦—鳞。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其目的是推动建立由公民筹集资金的社会福利制度,以期最终____________国有企业的福利制度。
(2)2000年秋季,高中教学将使用重新____________的教材。
(3)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将成为一种与美元____________的主要货币。
A.取代 审订 抗衡 B.取消 审定 对抗
C.取消 审订 对抗 D.取代 审定 抗衡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取代”侧重于以甲事物代替乙事物,“取消”侧重于使原有规章、制度、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审订”指审阅修订,“审定”是审查决定;“对抗”强调对立相持不下,“抗衡”强调力量不相上下。仔细分析语境可知,A项最合适。
答案:A
4.海子在《麦地》中借以表现诗歌意蕴的主要意象是( )
A.麦地、麦子、太阳 B.麦地、麦子、白杨
C.麦地、麦子、月亮 D.麦地、麦子、金子
解析:此题考查对本诗意象和主题的理解,结合诗意可知。
答案:C
5.默写填空。
(1)而今我到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
(3)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___________________
(4)麦浪——/___________________/一块麦地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与积累,填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1)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 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2)身上像流动金子
(3)睡在我的双肩
(4)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麦 地
海 子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21世纪教育网
一直没有声响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时
我要歌颂月亮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21世纪教育网
月亮下21世纪教育网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浪——[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月亮知道我21世纪教育网
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而羞涩的情人
眼前晃动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麦秸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收麦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我们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
我们各自领着
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
的孩子在河流两岸
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
准备吃饭
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
让我这样说
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一共有两个人
穷人和富人
纽约和耶路撒冷
还有我
我们三个人21世纪教育网
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一九八五年六月
6.诗一开始扣住题目,写开阔的麦地,月光下的麦地迷人而庄严,披着月光的父亲的形象犹如一尊圣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诗考查对诗歌中重点意象的理解能力。应把握住诗歌意象景中含情的特点。
参考答案:对于农事劳作的一种恒久的激动与欢欣。
7.分析“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这节诗中“睡”字的妙处。
解析:本诗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鉴赏能力。一方面要揭示关键词的内涵,另一方面21世纪教育网
还要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一个“睡”字,蕴涵着“我”与家乡的风云交融,也写出了劳作时的那种奇妙的感觉。
8.诗人把“麦浪”比作“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一块麦地”,你是怎样理解的?
解析: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天堂的桌子”是感恩的象征。
参考答案:暗含对粮食与劳作的感恩情怀,进一步表达了“我”内心的那分激动与欢欣。
9.“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们一起干完活/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请写出对这节诗的简要分析。
解析:紧紧抓住“收麦这天”“握手言和”“心满意足地接受”等重要信息。
参考答案:这一节诗是诗人对于劳作的正面赞颂,正是共同的劳动与此中的甘苦使人群由疏离而趋近,由冷漠而亲和,由此表现了劳作的深远意义及其对人类命运的关系,题旨也由此获得提升。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4题。
渔 暮
熊召政
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
慵困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妖美啊
清香与暮色揉成的江南
小舟从江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
10.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春天的暮色的?
解析:把握诗歌以画写意的特征,阅读第一节抓取相关的重要景物。
参考答案:慵困的孤鹭、放倒的青山、斜映的荷影、湖中的皎月。
11.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渔猎的场面的?
解析:阅读第二节,选出相关的意象。
参考答案:觅草的孤鹭、远去的小舟、戏逐的游鱼、追逐鱼群的渔父。
12.诗人是如何将暮色与渔猎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技巧的鉴赏能力,可从题目、意象、结构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诗题为“渔暮”,而且纳入诗歌中的意象都是和暮色与渔猎相契合的。诗歌分两节,前一小节扣住“暮”,后一小节关照“渔”,两者珠联璧合而在侧重之中又截然分开。
13.分析“剪”和“抹”字使用的好处,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营养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鉴赏能力。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炼字,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结合“剪”和“抹”字的表达效果,可见出中国古典诗歌用词对这首诗的影响。
参考答案:诗歌之中动词的活用,使山野风景情趣盎然,这就是这首诗吸收中国古典诗歌营养的一个方面的表现。诗中不写弥漫山岚的暮色渐次朦胧,而说暮色被孤鹭“剪”乱,不写倒映水中的青山在雾霭里变暗,而说孤鹭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一方面可以见出炼字的用心,另一方面又可见出中国古典诗歌用词对这首诗的影响。
14.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主题?为了吟咏这个主题,作者主要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把握诗歌主题思想的能力。结合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把握诗人笔下景物寄寓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诗人通过浓郁迷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黄昏渔暮图,表现了诗人对于江南水乡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歌颂。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婉约、清丽的美,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宁静、安谧,读来又不失典雅和深邃。
二、语言运用
15.按不同的要求对“燕子飞翔”加以扩展。(每项不少于40个字。)
(1)用叙述的表达方式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审题,要求是扩展“燕子飞翔”,一是要用叙述的方式扩展,所谓叙述方式,就是较平实地讲述一件事,不要求形象生动,但要通顺。(2)所谓描写,则要求在形象生动上做点文章了。
答案示例:(1)在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闷热,觅食的燕子,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在低空中飞翔。(2)天空像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采地垂着头,纹丝不动,人们身上像用水刚洗过一般淌着汗,鸡犬热得吐着舌头喘着气,就连树阴中的蝉也拉长了声音叫着热死了,这时一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向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